浅析高职健美操课程改革推进健身产业社会化

2018-07-03 07:34徐文峰
学周刊 2018年21期
关键词:健美操社会化高职院校

徐文峰

摘 要:健身产业社会化是全面体育下的基本需求,也是高职健美操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高职可根据自身的能力,建立健美操体育馆,为学生提供学习场所,同时为校外人员提供学习机会,采用适当的有偿教学的方法使高职院校获得发展资金。此外,通过高职院校的健美操人才培养,为社会输送专业人才,实现高职教学与社会产业化的联系。

关键词:高职院校;健美操;健身产业;社会化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21-000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21.001

健身是目前人们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作为健身的基本项目,健美操具有较好的效果,因此目前高职院校开设健美操课程,并得到不断完善。未来,要促进高职院校健美操教学的全面与可持续发展,实现其社会化是关键。实现社会化就是通过传统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改革使其与社会需求接轨,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观,并使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走向社会,了解社会,使教学更具特色。职业院校的健美操课程应具有发展特色,在校企合作和社会对人才需求模式转变的前提下,应重新审视自身的发展目标。通过改革,高职院校健美操课程教学自身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机会,为社会培养了专业和非专业人才。此外,正确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有助于扩大体育的宣传力度。而目前的高职健美操课程过于单一,主要以技术的教授为主,学生缺乏创新能力。未来,这样课程的改革应从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创新性入手,实现健美操课程与建设产业化之间的结合。

一、高职健美操课程改革可促进健身产业的发展

体育健身不仅可以提高身体素质,还可以满足人们的娱乐生活需求。体育产业是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综合。同时,体育健身不仅具有经济价值,更具有社会价值。体育项目促进全民健康,这也是其发展的宗旨之一。近年来,强调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之间的融合,尤其是职业院校的体育教学与社会小微型体育建设项目之间的融合。通过二者的融合实现全民体育,完成高职体育个体化向社会化转变的目标。高职健美操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它对健身产业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高职拥有天然的实训基地,可以满足众多业余体育爱好者的需求,同时为高职自身带来长久发展的机遇。其次,高职院校具有较好的软件资源和硬件资源,并且形成独特的教学体系,与校外健身俱乐部的体育教学相比,不仅具有专业知识,还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教学方法自成体系。健身产业可充分利用这一资源,打造以高职为中心的健美操课程中心,为现代健身产业降低成本,推动我国健身事业的发展。此外,高职与健身产业之间的结合还体现在健身产业对于高职院校的影响,健身产业直接为人民群众服务,具有较高的人气,对民众的需求了解更深刻。了解俱乐部体育教学体系有助于大学生树立健康理念,增加健身机会。健身产业主要是由健身俱乐部、建设器材、健身教练组成。健身产业社会化可以从健身器材进入民众视线和家庭角度进行分析。健身器材进入家庭,是实现全民健身的一个标志。从健身俱乐部发展角度分析,还具有极大的经济效益。而从实现国民身心健康、提高社会适应程度角度分析,健身器材进入家庭有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虽然人类的整体寿命提高,但是在重压力的生活下,人们的体质实际上已经在下降,缺乏运动成为其主要问题。目前,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这一点,主动参加体育锻炼,全民体育的实现成为一种可能。而从高职健美操课程与健身产业社会化的结合角度讲,锻炼者是二者共同的客户,是二者沟通的桥梁。

但是,在健美操课程促进健身产业发展的同时,我们还应认识到健身产业在中国的发展尚处于不成熟期。健身内容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特征,缺乏完整的规章制度。小微健身产业作为非公有制的一部分,是弥补大健身产业的重要手段,应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但个人和小集体不足以成为健身行业的支柱。因此,在高职体育的推动下,我国体育健身项目应从小规模的发展逐渐转向完善化发展模式,认识到不足与差距,并不断缩小差距。

二、高职健美操课程改革与健身产业社会化的结合

在电子科技等一系列科技条件的引领下,高职健美操课程可以与社会接轨,并实现社会化。例如,建立基于电子信息技术的健身实习基地,健身物联网,使健身行业走入信息化行业模式,其中物联网电子秤的应用,实现了传统电子秤向无线模块转变的过程。通过手机或者计算机网络链接,获得个人健身模型和健身意见,是健身项目个性化和针对性强的重要手段。高职健美操课程在健身产业现代化的实现中具有推进作用,其主要原因在于学生不仅对于健美操有一定认识,对网络的发展和使用有更深刻的认识。通过组织和努力,学生可以将健美操现代化教学方式推广到社区,如建立居民健身俱乐部,成立小微型健身体系,引入人才,对居民健康指数进行分析,并提出健康运动计划。

健美操网络课程体系在高职院校学生的引领下,可以与社区、医院等多个行业结合。互联网基地可建立于高职院校内部,与校外俱乐部联合办学,实现高职健美操资源与社会资源的融合,最大程度上提高健美操的教学效率。充分利用健身俱乐部的所提供的硬件资源,结合高职院校的网络科研技术,对健身会员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具体过程为将芯片植入各个健身器械中,获得回馈信息,通过健身教练的指导调整健身计划。高职互联网健身体系的建立便于了解学生与教师的健康状况,并且将其导入到网络系統中,成为阶段性教学的参考意见。智能手机的出现使这一成果的使用更加灵活,将信息从系统传导到个人手机,使学生和教师随时可以认识到自身的身体状况,并且可以实现互相交流与鼓励。可以说,网络条件为高职健美操课程的社会化提供了技术支撑,健康成为人们的终身理念将得到实现。因此,高职院校应重视健身产业与体育健身指导人才的培养,而这一过程中最稳妥的方法就是将校内健美操等体育课程与校外健身俱乐部相结合,做出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方法调整。

三、高职健美操课程改革与健身产业社会化的进展

要实现高职健美操课程改革与健身产业的社会化,政府以及高校等部门要发挥各自的作用。健身产业社会化应得到政府的重视,由政府出面组织建设社会体育指导员实践队伍,提供小微健身产业的政策支持,降低税收,提供惠民政策。同时,发挥高职院校和校外健身俱乐部的融合作用,建立理论平台,同时提供健美操教学实践课程,使居民能够获得健美操认知平台,了解体育健身研究成果,促进高职健美操社会化的发展。就健美操项目的发展而言,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高于很多体育项目,这对于其进一步的推广是有利的。

在高职健美操课程改革过程中,要时刻与社会化的实现为目标。在校企合作中,依据社会变化和需求调整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上,引入健身媒介,提高宣传效果。信息化社会,健美操课程及其附加值的宣传手段较多,电视、媒体、网络和报纸等均可以作为宣传工具。通过大力的宣传可以使健身行业和高职院校始终了解最新的体育信息,了解社会发展需求,使课程目标设置更加合理。总之,在健身产业化过程中,高职院校应以市场为导向,建立完善的竞争机制,提高其市场竞争力。目前,高职院校健美操课程改革与健身产业社会化实现的目标未被完全激发,要促进其发展,应统一高职健美操和健身产业产品服装、器械的规格,使其朝着一致的方向发展。这就使高职整体上与健身俱乐部之间联系在一起,在服装设计上,可由高职院校服装设计专业来完成,而健身器材的维修则可以由健身俱乐部的专业人才完成,实现人才的最优化利用。

四、结语

总之,高职健美操课程改革对健身产业社会化的推进作用毋庸置疑。在全民健身大背景下,调整高职健美操课程,实现其改革过程,使其与社会健身接轨将是其高职院校的主要目标。而对于改革者而言,要看到机遇,也要面对挑战。发挥政府、高校、健身俱乐部和居民的积极作用。在政府的指导下,建立正确的发展方针,并进行大力的宣传,使全民健身理念得以形成。增加科研力量,在高职院校中,利用教师和学生对于网络技术的了解,将高职健美操课程推向社會,并建立校内健美操体育场馆,实现其与俱乐部之间的融合。加快人才培养速度,推进健美操课程改革与健身产业社会化。

参考文献:

[1] 李凤玲.对河北大众健身体育产业发展背景的分析[J].中国商贸,2014(2).

[2] 董伦红.深圳市健身市场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J].经济师,2016(2).

[3] 蔡军,周锋,等.开发西北体育健身产业的对策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1,18(4).

[4] 李祥晨,等.“健身物联”改变未来健康生活方式[J].电信网技术,2012(1).

猜你喜欢
健美操社会化高职院校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行政权社会化之生成动因阐释
2008—2015我国健美操科研论文的统计与分析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
公共文化服务亟须推进社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