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产后再孕安全教育对剖宫产术后产妇再次妊娠选择的影响

2018-07-04 06:02计娟利张立环
军事护理 2018年12期
关键词:产科瘢痕产后

计娟利,张立环

(1.陕西省核工业215医院 产科,陕西 咸阳712000;2.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妇产科,甘肃 兰州 730020)

瘢痕子宫是由剖宫产术后切口形成。研究[1]证实,瘢痕子宫可大大增加再次妊娠的孕期、分娩及产后过程中的风险;同时,瘢痕子宫产妇再次妊娠时间过早,还可导致子宫破裂、产后出血、前置胎盘等并发症的风险增加[2-3]。随着二胎政策的实施,有生育意向的妇女日益增多,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人数也日趋增加,再孕产妇安全妊娠、安全分娩等问题日益受到学者关注。目前,现行涉及瘢痕子宫产妇再孕健康教育形式单一、内容简单,并未引起瘢痕子宫产妇对再次妊娠风险的重视,难以提升其自身防护意识[4]。本研究旨在通过制定产后再孕安全教育全面指导剖宫产术产妇掌握再次妊娠相关知识,以提高其对再孕认知、增强安全防范意识。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方便取样方法,选择2013年4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产科行剖宫产术的产妇12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首次行剖宫产初产妇;无产科妊娠、分娩并发症或合并症;在本院建卡的本市常住人口;均签属知情同意书,并愿意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自然分娩者; 经产妇;有妊娠、分娩严重并发症者(子痫、产后出血、子宫破裂等);死胎或围产期新生儿死亡。将符合纳入标准的产妇依据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与对照组(2014年4月至2015年3月),两组均为60例。观察组:年龄21~39岁,平均(28.03±1.67)岁,孕周36+1~40+2周,平均(37.31±0.76)周;剖宫产原因:有手术指征者17例,社会因素43例;学历:初中及以下13例,高中或中专22例,大专及以上25例。对照组:年龄22~38岁,平均年龄(28.43±1.82)岁,孕周36+2~40+6周,平均(38.09±0.84)周;剖宫产原因:有手术指征者20例,社会因素40例;学历:初中及以下16例,高中或中专21例,大专及以上23例。两组产妇在年龄、孕龄、学历、剖宫产因素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产后宣教,包括母乳喂养方法、新生儿疫苗注射、均衡饮食、产后随访等内容;观察组在基础上增加产后再孕安全知识宣教,具体如下。

1.2.1 开设“好孕大讲堂” 病房电视屏幕滚动播出课程表、讲教内容、授课教师信息等。讲堂邀请院内外产科、生殖科、助产士(工作年限>10年,副高或正高以上职称)担任主讲教师。主要内容包括:瘢痕子宫对妊娠、分娩的影响、瘢痕子宫再孕风险及并发症、再孕时机及分娩方式选择、常用避孕方法、性生活保健重要性。每周二、四下午在病区示教室进行45~50 min讲座,课后设置10~15 min互动环节,由孕妇或家属向资深主讲教师提问或咨询,每次讲座时间控制在60 min内。要求观察组患者至少参与2次讲座。

1.2.2 发放“再孕安全册” 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并经产科、护理、医疗等多名专家反复审核修订,在征询20名产妇反馈意见后,制作《剖宫产妊娠安全册》。该手册分为“好孕大讲堂”授课内容和“排卵监测卡”两部分。其中,监测卡部分用于指导产妇计算排卵期,以监测排卵并判断有无受孕,以防止意外妊娠;监测卡背面附12个月记录表格及卡片具体使用方法。

1.2.3 建立“孕妈微信交流群” 由产科专家、资深助产士编写剖宫产后性生活保健、正确避孕方法相关知识,每周定期发送至微信群。助产士作为微信群管理员及时回答群中成员提问,指导孕妇健康产后生活。

1.3 效果评价

1.3.1 再孕相关知识知晓程度 出院前,由助产士对产妇进行产后再孕相关知识知晓程度的调查。调查问卷是在参阅大量文献基础上,根据授课内容自行编制并修订。问卷内容包括:再孕时限、再孕风险、常用避孕方式、性生活保健、如何监测排卵等5方面,按知晓程度分为完全掌握、部分掌握和完全未掌握3个等级。

1.3.2 再孕情况 记录患者2年内再孕率(单位时间内发生再次妊娠率,包括意外妊娠、计划妊娠率)、人工流产率,以及再孕时间。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剖宫产再孕知识知晓程度比较 见表1。观察组产妇对再孕时限、意外妊娠风险、避孕方式选择、健康性生活、如何监测排卵掌握程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2.2 两组产妇再孕情况比较 见表2。 2年内,观察组产妇再孕率为5.0%(3/60),人工流产率8.33%(5/6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平均再孕时间(1.93±0.49)年,短于对照组。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3 讨论

目前,我国高剖宫产率导致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随之增加。剖宫产术后子宫壁切口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完全愈合,由于平滑肌细胞再生能力较差,切口愈合主要通过结缔组织增生形成瘢痕连接。研究[5]证实,剖宫产术后3个月切口瘢痕开始成熟,在术后6个月才完成;但是切口肉芽组织吸收、瘢痕机化所需时间更长,即便子宫瘢痕完成机化,其弹性远低于正常平滑肌细胞。因此,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发生子宫破裂、产后出血,甚至危及母婴安全的风险均明显增加。

表1 两组产妇剖宫产后再孕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比较[n(%)]

表2 两组产妇再孕情况比较

3.1 再孕安全教育有助于提高剖宫产术后产妇再次妊娠相关知识知晓程度 表1结果显示,观察组产妇对再孕时限、意外妊娠风险、避孕方式选择、健康性生活、如何监测排卵的知识掌握程度均高于对照组。文献[6]报道,有再次妊娠意愿产妇达70%以上,而55%产妇认为1年是再次妊娠适宜时间。而产妇具备一定再孕相关知识对其术后健康性生活、妊娠行为产生正面影响,不仅利于个体生理健康,甚至决定了产妇能够采取最佳的避孕应对方式和合适的再孕时间[7]。因此,本研究通过开设“好孕大讲堂”、发放“再孕安全册”等形式,让其了解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对再孕的影响及意外妊娠的风险,使其树立“剖宫产后2年为最佳再孕时限”的观念,引起产妇对术后正确避孕的重视,从而提高其预防意外妊娠警惕性,这也是再孕安全教育的出发点。本研究结果也表明,以上措施提高了剖宫产术后产妇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而也对其保证避孕安全及性生活健康发挥了积极作用。

3.2 再孕安全教育有助于减少剖宫产术后产妇2年内再孕率及人工流产率 剖宫产切口修复后瘢痕主要由结缔组织组成,子宫弹性降低,且子宫壁切口亦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愈合。若在短期内再次妊娠,增大的子宫拉伸肌纤维使宫壁变薄,尤其手术切口瘢痕组织弹性不足极易因分娩时强烈收缩而破裂[8]。有文献[9]报道,术后2年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理想时间。表2结果显示,观察组有5.0%产妇2年内再孕、8.33%产妇进行过人工流产,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产妇平均再孕时间为(1.93±0.49)年,也长于对照组,说明再孕安全教育对减少剖宫产术后孕妇短期再孕率及人工流产率具有明显优势。目前,产妇的产后知识主要通过孕期孕妇学校、产前指导、产后出院宣教等途径获取,孕妇学校、产前指导途径均在孕期,更关注胎儿健康及分娩过程;而出院宣教以产后恢复和婴幼儿的喂养为侧重点,对再孕安全知识亦涉及较少且未引起足够重视。本研究中,将再孕安全教育通过产后讲堂、安全手册、微信群交流等多种教育方法提供给剖宫产术后产妇,弥补了一般产后宣教中再次妊娠、避孕等内容的缺失,使患者能正确权衡再孕的利弊,选择合适的再孕时间,以最佳生理状态进入再次妊娠,减少非意愿妊娠和人工流产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张丹丹,程蔚蔚.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孕期管理[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6,13(6):1-4.

[2] 刘春.瘢痕子宫再妊娠孕妇经阴道分娩的临床产程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18):56-56,58.

[3] 张贤红.瘢痕子宫再妊娠的临床特点及处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3,8(4):91-92.

[4] 文安笑,周丽华.健康教育干预对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5):183-185.

[5] 崔雪梅.瘢痕子宫再妊娠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1,6(2):113.

[6] 刘俊华,朱红丽.瘢痕子宫再妊娠的终止方法和时机[J].当代医学,2015(20):10-11,12.

[7] 张巧玲.瘢痕子宫再妊娠分娩方式选择的临床研究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32):681-682.

[8] 李晓丽.瘢痕子宫再妊娠围生期的护理干预[J].当代医学,2012,18(18):124-125.

[9] 王冬玲,李建英,黄秋红等.B超检测子宫下段厚度对剖宫产术后患者再妊娠阴道分娩的意义[J].中外医学研究,2013(4):63.

猜你喜欢
产科瘢痕产后
手指瘢痕挛缩治疗的再认识
手术联合CO2点阵激光、硅胶瘢痕贴治疗增生性瘢痕的疗效观察
助产士主导镇痛分娩管理模式在产科中的应用效果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当子宫瘢痕遇上妊娠
女性产后便秘怎么办
模拟急救演练在产科住院医师综合培养中的应用
探讨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作用
产后出血并发症的输血治疗及预后
探讨产科护理中常见风险与预防和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