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中小学武术运动开展现状研究

2018-07-04 09:39李广夏荆治坤
关键词:禅城区顺德区佛山市

李广夏,荆治坤

(1.佛山市体育运动学校,广东佛山52800;2.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人文与教育学院,广东佛山528000)

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其在立德树人、强健体魄、完善人格以及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方面等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武术一直以来都是学校重要的体育项目之一,2015年教育部将武术列为七大重点扶持项目之一。然而,学校武术开展的现状却差强人意。许多学校没有开展武术课;有些学校的武术课却被跆拳道取代,校园武术处在名存实亡的状态。

佛山是目前我国唯一获得“中国武术之城”称号的城市,具有浓郁的文化氛围。佛山的学校武术历来受到佛山市政府、市教育局、体育局的重视,并将武术进校园列为《佛山武术文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在全国学校武术举步维艰的大背景下,佛山中小学武术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因此,本文针对佛山中小学武术发展现状,深入剖析影响佛山中小学武术发展的内因,为佛山校园武术更好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意见和建议,为全国校园武术的繁荣发展提供案例支持。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佛山市中小学武术运动开展现状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本研究通过百度学术、中国知网等学术平台,以校园武术关键词进行检索,共检索到4 700多篇相关文献,并筛选了30篇文献进行了深入分析,为本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1.2.2 访谈法

本研究通过走访佛山市教育局及禅城区、南海区、三水区、高明区、顺德五区教育局了解佛山市中小学武术开展基本情况,并针对市、区两级教育局的学校体育负责人进行访谈全面了解佛山市校园武术开展现状。然后,通过随机抽样的方式,选取了20家中小学进行实地调研,并与其体育学科组组长进行访谈,详细了解校园武术开展的情况。本研究共对31人进行了访谈,其中教育局负责人6人,学科组组长25人,并将相关问题进行了整理、分析。

1.2.3 数理统计

本研究运用Excel软件对问卷进行数理统计。

2 结果与分析

2.1 佛山市中小学武术课开展情况

从表1中可以看出,佛山共有中小学639所,其中71所学校开展了武术课,占比11.11%。佛山虽然是“武术之城”,但依然有大部分学校(88.89%)没有开设武术课,武术在中小学的开展并不乐观。这主要有以下因素造成:1)缺乏师资。在调查中发现师资是影响武术课开展的重要因素。中小学的体育教师要身兼数个运动项目,较少学校有专业的武术教师。此外,体育在中小学并不是重点学科,体育教师总数相对较少,有一定武术基础水平的教师更少。这就造成了许多学校想开展武术课,但是无法开展。2)校领导的重视程度。许多校领导并不重视武术课程的开展,将武术列为可有可无的项目,甚至有的学校因为校领导的调动停止了武术课的开展。3)缺相应资金支持。资金也是影响学校武术课顺利开闸的重要因素。许多学校缺乏资金,正常的武术教学活动都无法维持。4)场地器材和设施的不足。在体育场馆、器材设施等方面,绝大部分的小学都有田径、篮球、排球等场地和器材,但是却很少有小学拥有武术专用的场地和器材设施,这些都严重地影响了学校武术的开展。

表1 佛山市中小学武术课开展情况表

小学阶段是武术课开展最好的阶段,有57所小学开设了武术课,占比14%;这与小学的特点有关,小学阶段学生相对学习压力较少,家长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学校的课外活动较多,学校能够有较多的时间、精力开设武术课,这一点在其他的研究结果中也得到了印证。小学生是武术的主要学习人群,也是武术传播的主要人群。

初中有11所开设了武术课,占比7.9%;高中(含高职)有3所开设了武术课,占比3.1%。这主要是因为初、高中阶段学生课业较重,并且面临着中考、高考压力。大部分学校较少开始特色课程,通常多数体育课也形同虚设,被其他主要科目所占用。虽然教育部出台了相关的措施,但中考、高考依然是决定学生命运的重要时刻,文化课的成绩比重要高于体育成绩,因此绝大多数学校不开设武术课。这也造成了中小学武术课的脱节,许多小学阶段武术较好的学生到了中学多半会放弃武术,而把更多的实现投入到学习之中。

2.2 佛山市各区中小学武术课开设情况

从表2中可以看出禅城区有34所学校开设了武术课,南海区有11所,顺德区有15所,三水区有5所,高明区有6所。禅城区是佛山武术氛围最为浓厚的区域,这主要是因为禅城区是老佛山的所在地。在清末期至解放前,禅城区的锦华路、升平路、筷子街等街道武馆遍布,梁赞、张炎、叶问、姚才等人都在这里传授武术。梁赞在佛山筷子街教授咏春拳,叶问在莲花路附近收徒,张炎于1851年创办的鸿胜馆现今依然屹立在禅城区祥安街,至今已有166年的历史。鸿胜馆在民国时期达到了鼎盛,分馆遍布广东各地,弟子达万人之众,成为当时最大的武馆,也使得蔡李佛拳成为岭南第一大拳种。现今,鸿胜馆与佛山市深村小学、第十三小学、第二十七小学、城南小学等学校联合开展武术课,并设立了蔡李佛拳培训基地。南海区、顺德区开设武术课学校的数量虽然没有禅城区多,但南海区、顺德区的中小学比较有特色。如南海平洲中心小学、顺德李介甫小学,都多次在省级武术比赛中获得较好成绩,为佛山市体校、广东省武术队输送了多名运动员。民乐小学将“狮艺武术”作为特色教育,曾接受中央电视台、广东电视台等媒体的多次专题报道。

表2 佛山市各区中小学武术课开设情况表

2.3 佛山市中小学武术课程的教学内容设置情况

依据武术在佛山市中小学开展的具体情况,将武术课的教学内容划分三个大类:传统武术、竞技武术套路(包括基础套路)、散打三个大类。传统武术是指蔡李佛拳、咏春拳、洪拳、白眉拳、龙形拳、鹰爪拳、螳螂拳、少林南家拳、传统太极拳等拳种的练习内容。竞技武术套路(包括基础套路)主要是24式太极拳、规定拳、南拳、长拳、竞技太极拳等国家规定或竞技武术套路延伸的练习内容。散打主要指20世纪80年代开始推行的散打项目,不包括传统武术的对抗练习内容。

从表3中可以看出佛山市传统武术的开展要好于竞技武术套路(包括基础套路),这主要与佛山传统武术氛围有关。在影视作品的传播下,佛山功夫享誉世界,佛山功夫成为佛山城市的名片。当人们提起佛山可能最先想到的是黄飞鸿、叶问、李小龙,他们都是传统武术的代表。此外,蔡李佛拳、咏春拳、洪拳、白眉拳、龙形拳、鹰爪拳、螳螂拳等传统武术拳种在佛山较为普及,其拳馆随处可见,武术资源较容易获得,便于开展。而相对于竞技武术套路(包括基础套路)缺乏高水平的师资。一般中小学体育老师都可以教授武术基础套路,但是由于这些老师缺乏武术基础,无法更深层次讲解动作的内涵。竞技武术套路的教学对师资要求较高,要经历过一定的竞技武术培训,参加过市级或省级、国家级武术比赛的教师才能胜任,而这部分师资恰恰是中小学最为匮乏的。相对而言,顺德区的竞技武术套路在中小学开展的较好,这主要得益于顺德区对于高水平教师的重视。顺德区15所中小学的大部分武术教师是曾经从事过市级、省级、国家级竞技武术套路比赛的运动员或者裁判员。这些师资在教学中能够快速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使武术成为学校的一大特色。这一点在佛山市青少年武术比赛(学校组)中特到了很好的体现。

绝大多数学校都不开设散打项目,这主要是因为散打是对抗性项目,担心校园暴力上升,且容易损伤,许多家长也担心孩子受到损伤。这些观念严重影响了散打项目在学校中的开展。

表3 佛山市中小学武术课程的教学内容设置情况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佛山市小学武术运动的开展要好于初中和高中,初中和高中开设课的学校较少。

(2)禅城区、南海区、顺德区是佛山市中小学武术开展较好的地区,禅城区中小学开展武术课的学校最多。

(3)在佛山中小学武术课的教学内容方面,传统武术要好于竞技武术,而散打较少开展。禅城区传统武术开展较好,顺德区竞技武术开展较好。

3.2 建议

(1)学校武术的广泛开展离不开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教育主管部门要出台系统性的政策措施,如学校武术的奖励性政策、考评机制、资金的支持等,鼓励中小学开展武术课,对于学校开展武术中存在的问题要妥善解决。

(2)中小学武术师资问题一直是困扰学校武术发展的重要问题。而每年各高校的民族传统体育与武术专业会毕业大批的二级、一级、武英级运动员,却无办法进入中小学执教。这需要教育主管部门统一考虑,出台切实可行的政策文件,解决中小学缺乏高水平师资的问题。

(3)中学阶段的武术需要教育部统筹考虑,将武术列为高考、中考的项目,解决习武中学生的出路问题,使小学、中学、大学的武术得以衔接,使高水平学生得到进一步深造的机会。

[1]《关于学校武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研究》课题组.我国中小学武术教育状况调查研究[J].体育科学,2009,29(3):83-89.

[2]张强,孟涛,汤铁军.“武术进校园”推广模式的多路径分析[J].中华武术(研究),2016,5(1):58-63.

[3]刘彬,蒋亚明.哈尔滨道里区武术进校园全面展开[G].中国体育报,2014-04-03(7).

[4]毛天春.推进大中小学武术段位制的普及教育[J].中华武术(研究),2012,1(4):94-96.

[5]高贯发.北京市推广《全国中小学生系列武术健身操》状况与策略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2.

[6]荆治坤,刘永峰,张志坚.蔡李佛拳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发展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14,11(4):35-37.

猜你喜欢
禅城区顺德区佛山市
在公园观昆虫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君兰中学
4S2佛山市沾喜智能家居科技有限公司
3KC佛山市顺德区展翼家具有限公司
基于SWOT分析的佛山禅城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研究
城区公共自行车投放和使用状况调查与分析
佛山市巨晨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社会变迁与青年群体消费转型的调查研究——以佛山市禅城区为例
运用极坐标探究圆锥曲线的若干定值问题
广东省第六届留守少年儿童佛山市福彩夏令营顺利开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