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层次性习题教学策略

2018-07-04 02:09张艳宾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18年6期
关键词:周期律基础知识习题

张艳宾

学生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不同,对新知识的接受程度也不一样.在统一教学模式下,既无法满足学习能力较强学生的学习需求,也无法促进学困生的转化,难以提高整体教学水平,对实现课堂教学目标造成不利影响.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新课程标准要求课堂教学必须展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落实因材施教教学策略.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按照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能力等因素对其划分层次,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的实施教学活动,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并为不同层次学生合理设置作业习题,让学生在学习中有所收获,从而实现高中化学教学目标.

一、重视基础训练

基础知识来源于教材,也是奠定学生知识基础的关键,无论何种学习水平层次的学生都需要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要想通过设置层次性习题满足不同学习水平学生的学习需求,就必须重视基础训练,实现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为学生开展后续学习活动提供保障.

例如,在讲“元素周期律”时,由于“元素周期律”是高中化学教材中的简单知识点,也是学生学习高中化学的基础知识,有些教师通常会让学生熟记元素周期表,但是没有引导学生深度解析,导致学生对于元素周期律通常是“知其一,不知其二”,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仅限于表面,从而对学生继续展开深层次化学学习造成了不利的影响.为了吸取传统高中化学教学经验,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全面贯彻落实因材施教基本教学策略,重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教师要根据教学要求,对不同能力和水平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其中,对于“学困生”,仅要求他们完成记忆元素周期表的学习任务,而对于化学水平较高的学生,则要求他们深入探究元素周期律,这样的教学形式,不仅满足了不同水平学生的学习需求,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由此可见,因材施教教学策略在课堂教学中的贯彻落实是打造高效现代化课堂的基本要求.为了改善高中化学教学现状,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通过分层次布置作业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必须重视基础训练在学生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二、加强综合训练

由于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不同,对于作业难易程度的接受度也不同.从常见的试卷可以看出,試卷注重对学生的全面考查,不仅要求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深刻理解,还要求学生灵活应用基础知识解决综合性实践问题.基于此,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全面贯彻落实因材施教基本教学策略,通过布置分层次作业满足不同水平学生对学习的需求,在重视对学生基础知识巩固训练的同时,还要对学生加强综合性训练.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能清楚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水平,还能促使学生对化学知识形成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从而有利于展开后续针对性训练.

例如,在讲“元素周期律”时,为了弄清楚学生的学习水平,教师要设置综合性学习任务,加强对学生的综合性训练.如,对于“最高价氧化物所对应的水化物的酸碱性”这个问题的讨论,就需要学生先对元素周期表中对应的氧化物形成基础的认识,然后通过逐一实验的方式,检验每一种氧化物所对应的水化物的酸碱性.综合题涉及的化学知识点比较多,学生用单一化学知识点和思维代入问题,就容易在回答问题中遇到阻碍.只有将化学知识进行整合,灵活应用所学知识,学生才能找到解题的突破口.

三、适当拔高训练

在高中学习紧张阶段,教师要在短时间内提高学生的化学水平,使学生轻松地应对考试.在前期训练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对学生的基础训练,还要满足更高学习水平学生的学习需求,适当进行拔高训练,通过对重难点问题的解析,提高学生的化学水平.在高中化学层次性习题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拔高训练,通常以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

例如,在讲“元素周期律”时,教师要深层次解析教学内容的内涵和本质,联系化学重要知识,实现化学知识与新课教学内容的融合,为学生设置难度系数较大的学习任务,由学生自主探究解析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针对化学问题进行深度思考,尝试用多个化学知识点解析问题,加深了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由此可见,在高中化学层次性习题教学中,以层次性习题满足不同学习水平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就必须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方法.只有这样,才能贯彻落实因材施教教学策略,进而实现高中化学教学目标.

猜你喜欢
周期律基础知识习题
从一道课本习题说开去
元素周期律思维导图
抓住习题深探索
清律的基础知识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掌握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互联网+”的基本概念
打破作风建设周期律的深层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