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2018-07-04 02:09谢海发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18年6期
关键词:教具课堂气氛师生关系

谢海发

学习兴趣指的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可以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在教学实践中,兴趣对学生的学习会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了兴趣,他们就会积极调动自身的学习积极性以及主动性.因此,高中物理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就在于提高学生学习高中物理的兴趣.那么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怎么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作者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总结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仅供大家参考.

一、利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指导学生操作物理实验,培养他们的物理兴趣.对于高中物理课本中的实验,教师一定要要求学生认真对待,鼓励学生参与到实验中,自己动手操作,培養他们的动手能力.例如,教师在讲解“光的折射”这一节内容时,可以先向学生提出以下几个问题:夏天,我们在用鱼叉扎鱼的时候,是扎得比我们所看到的位置要深些还是要浅些呢?用老花镜看远处的东西有什么变化呢?筷子放在装满水的杯子中为什么会看起来是弯曲的呢?在上课前给学生提出这几个问题,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在上课时就会认真听讲,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此外,教师也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依据每个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心理特征来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指导学生进行一些小制作、小实验,这不仅能够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所学的物理知识,同时也能让他们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以及独立操作能力得到有效提高,进而也提高他们的探究能力,调动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2.运用直观形象的教具,全面演示物理过程.众所周知,在高中物理中有一些非常抽象的概念和规律,教师如果不利用一些教具进行辅助讲解的话,学生是很难理解的.因此教师可以收集或者自制一些相关的教具和学具,在上课时演示给学生或者让学生自己来操作,把原本抽象难懂的物理概念和规律通过教具和学具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这样做,教师不仅减轻了学生的学习困难,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也让学生在观察和操作的过程中理解了所学的概念或规律,体验到了理解后的快乐,进而培养了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

3.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指导学生的课外实验.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很多物理概念和定理需要借助实验来验证和理解,通过实验操作能够让学生对物理知识有具体而明确的认识,观察和实验对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学习兴趣来说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在做演示实验时,可以边讲解边实验,这样可以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观察和理解实验现象,进而提高他们的实验能力.

二、营造全新师生关系,巧妙运用情感激励,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融洽的课堂气氛,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在融洽的课堂气氛中可以愉快放松地学习,勇敢地回答和提出问题,没有必要担心老师的指责,更没必要担心同学的嘲讽.在这种环境下,学生回答问题的效率以及准确率都会很高,也很容易产生灵感.相反,如果教师在上课时,一脸严肃,甚至有时一脸“凶相”,这样的课堂气氛一定会很沉闷,师生之间的关系也会很紧张.这时学生生怕会惹着老师,注意力肯定不能集中在教师所讲的知识上,更谈不上起立发言了.兴趣和我们对事物的态度息息相关,当所接触到的事物让我们产生愉悦的体验时,我们就会对其产生心向往之的心理,从而对其产生兴趣.如果没有这种情感体验,那就不可能会对其产生兴趣.因此,作为高中物理教师,一定要放下教师的身份,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同他们打成一片,尊重他们的人格,充分利用一切方法来激发他们对物理的热情.

2.巧妙运用情感激励,帮助物理教学成功.众所周知,高中物理内容的难度是依次递增的,物理的学习不可能一帆风顺,或多或少都会遇到一些学习方面的困难,物理成绩出现起伏也在所难免.作为高中物理教师,应当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及时对他们加以表扬,肯定他们已经取得的成绩;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及时发现他们学习中的不足,对学生进行适度批评的同时,理应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和帮助,使他们能够体验到取得进步后的快乐.

总的来说,对于高中物理的教学,教师应发挥自身的优势,充分挖掘物理课本中的教学内容;利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巧妙运用情感激励,以此培养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进而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猜你喜欢
教具课堂气氛师生关系
自制玩教具《拼拼乐》
初中物理自制教具应用探讨
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气氛的营造方法
高中英语课堂气氛的活跃优势研究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浅谈技校的师生关系
浅谈课堂教学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