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2018-07-04 02:09王立广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18年6期
关键词:物理现象实验教学物理

王立广

初中物理是中学阶段的重要课程,它与现实生活息息想关.由于学习物理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并且物理知识是较难理解的,初次接触物理的学生会感到陌生和畏惧,激起他们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是至关重要的.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从他们的心理、兴趣、思维模式等方面去考虑教学的方式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促使学生自觉地学习物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利用物理實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对于一件事物产生了兴趣,人们就会主动花费精力和时间去学习探究.对于初中物理教学也是一样的.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利用物理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物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物理学科中有很多奇怪的现象,这些奇怪的物理现象背后隐藏着许多物理知识.由于初中生对于一些奇怪有趣的现象特别好奇,教师要从学生的好奇心着手,在物理教学中放大这些有趣的物理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分析能力.例如,在讲“观察有趣的物理现象”和“初步感受物理现象的奇妙”时,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增加一些有趣的物理实验以及物理故事,将学生带入一个神奇的物理世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这样的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应用情境教学的方法讲解物理知识,在课堂上建立与学生相关的情境模式,将抽象的物理知识具体化,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例如,在讲“探究声音的产生”和“声音能在固体、液体、真空中传播吗”时,教师可以创设教学情境,先邀请班上的一个男生和一个女生分别唱一首歌曲,在他们唱歌的过程中,要求其他同学仔细聆听,并在两个学生表演结束后立即问:他们唱得好不好听?在课堂气氛最活跃的时候,顺势提出问题:想一想,男生和女生唱歌的声音有什么不同之处?学生围绕这个问题展开激烈讨论,得到结果.然后对于学生的结果给予评价.在这样浓厚的学习氛围中,学生积极参与问题的思考和讨论,培养了自主学习能力.

三、开展实验探究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自主分析能力

物理中一些伟大的发明以及一些定律的发现,都是经过科学家反复地实验探究得到的.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验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开展实验探究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自主分析能力.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可以分成两种教学模式,一种是教师演示实验教学,另一种就是学生分组实验.这两种实验教学是分场景的.教师的演示实验教学主要是针对物理教学中一些不适合学生分组实验或者比较危险的实验.而学生分组实验主要是针对一些危险性较低且便于分工合作的实验.演示实验教学,需要教师在实验前充分了解实验的步骤以及实验中会发生的物理现象,然后针对这些物理现象提出一些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学生分组实验,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推导能力.

例如,在讲“观察水的沸腾”时,教师可以在实验前将实验中可能会出现的一些现象列举出来,并提出问题:水在快要沸腾的时候,气泡上升的过程是怎样的?水沸腾时,气泡在上升的过程中发生什么变化?水沸腾时,温度计有什么变化?继续加热,温度计会有什么变化?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又如,在开展“装满水的杯子里还能放多少回形针”学生分组实验时,先让学生掌握实验器具的使用方法以及实验步骤.在实验过程中,学生记录实验数据,根据数据加以思考和分析,然后得出实验结论.让学生实验,能使学生在实验中提高动手能力以及综合分析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总之,物理是一门需要学生不断探索和研究的课程,需要学生积极思考、自主探究、综合分析.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思维模式精心设计物理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自主分析能力.

猜你喜欢
物理现象实验教学物理
只因是物理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我不是教物理的
微重力作用下的物理现象
类比和联想在中学物理中的应用
物理教学应加强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
运用类比法巧解物理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