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研究

2018-07-04 02:09李建江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18年6期
关键词:独立思考探究性高中物理

李建江

探究式教学是一种针对灌输式教学而提出来的教学方式.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现阶段很多教师采用的都是“填鸭式”教学,力求将尽可能多的知识填到学生的脑子里.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标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引导学生在生活、学习中养成批判性观察的习惯,提高学生理解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新时期需要学生具有独立的思考能力和摆脱成见与偏见的探究精神.开展探究性教学,能够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独立思考的能力.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推广探究性教学模式,以便学生理解重点和难点知识.下面对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进行研究.

一、明确课堂主体,以学生为中心

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理解物理知识.因此,教师必须明确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一切教学手段都要围绕学生展开.在物理课堂上的探究活动,都是包含在教学目标以及教材要求的范围内的.在明确了探究目标之后,学生可以根据目标提出相应的问题,然后根据问题提出观点,设计解决的方案以及验证结果的方案等,自主开展实验进行研究,并根据科学、合理的逻辑性分析得出正确的结果.虽然说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是进行探究性教学的主角,但并不是说教师就没有作用.相反,在探究性教学中,教师的引导为探究活动的质量和效率都提供了重要保障.在探究性教学中,教师要发挥自己的作用,既要为学生预设整个探究过程,又要保证学生的思维得到锻炼.

例如,在讲“电磁感应”时,探究动生电动势的基本规律是一个适合进行探究性教学的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研究.经过前面电学基本知识的学习,学生自然想到影响动生电动势的因素可能有磁场以及金属杆的运动.学生自主探讨研究发现,磁场的强度和方向、金属杆运动的方向和速度以及金属杆的有效长度都会对动生电动势有影响,但是很难得出一个归纳性的结果.这就需要教师对相应的内容进行解读,引导学生总结规律.这样,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经历形成知识的过程,加深了对动生电动势相关知识的印象.

二、加强自主探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需要一个过程,必须要通过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来实现.只有自己去經历整个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才能提高应对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能力,而不能过度地帮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明确了问题之后,学生通过假象、推理、验证以及归纳等对问题形成一个明确的答案需要一个过程;对已有的结论和公式进行探究学习、推理需要一个过程;对自己得出的结论进行验证、推理同样需要一个过程.也就是说,学生在进行探究性学生的时候有一个学习、反思的过程,而教师过度的帮助可能会弱化这个过程,使学生失去通过自主探究学习提高实践能力的机会.

例如,在讲“光的速度”时,有些教师可能会一口气将下面一段话念完:在下雨打雷的时候,我们观察到闪电总是比雷声快,这是因为光的速度比声音的速度快很多,光在真空中的速度可以达到3×108m/s,但是光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也不同,如在水中只有在真空中的四分之三,在玻璃中只有在真空中的三分之二等.当教师将这一段话念完之后,关于光的速度的知识也就差不多说完了,而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只能被动地听,而不能进行自主思考.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先提出下雨天雷声和闪电快慢的问题,让学生思考是怎么回事,在学生探究之后进行讲解,然后提出光的传播速度是否相同,引出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的观点.这样的教学方式,能使学生对光速的知识有深入的认识以及深刻的印象.

三、营造探究式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浓厚的课堂学习氛围,能使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营造探究式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解热学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提前将实验的设备准备好,引导学生进行初步的实验,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然后让学生对自己使用的器材以及进行的实验进行评价和讨论,使学生在活跃的学习氛围中学习知识,提高能力.

总之,探究式教学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教学模式,着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以及合作探究的能力,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提高.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情开展探究式教学,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猜你喜欢
独立思考探究性高中物理
教育的目的是独立思考的培养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谈独立思考
高中英语探究性学习的初步实践
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
高中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
谈独立思考
浅谈探究性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