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的课堂学生做主

2018-07-04 02:09尹秀辉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18年6期
关键词:机械能探究性物理

尹秀辉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基础教育越来越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探究性实验作为物理课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的高考模式却制约着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开展,教师往往只关注实验的结果而忽视了探究的过程.本学期,我与李彦老师就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个问题上,试行了一条新思路.

海门市教育局为学校引进了苹果公司的教育软件和产品.我们接受了包括imovie,keynote,ibooks等软件的应用培训,感觉这些软件制作简单,功能强大,因此决定在本学期两节连上的选修课上,开展基于iPad软件下的物理探究性实验微课制作教学.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物理实验,同时通过ipad的强大功能将自已的探究过程制作成微课,形成丰富的学习资料,将新技术和物理探究实验相结合,一举多得.下面以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为例,介绍我们的做法.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是高中物理《必修1》上的学生探究性实验,书本上采用重物的自由下落运动来验证.但机械能守恒的运动过程还有很多,平时课堂上时间有限,不能一一演示,往往我们只是以题目的形式呈现在试卷上,枯燥乏味.所以,我们利用选修课,引导学生将原本无法开展的物理探究性实验重新整合、开发,让学生参与设计实验、做实验,用ipad拍摄全过程,后期制作,打造学生自己的探究性实验微课.学生分组合作,自主选择学习内容,从而使探究过程不再因为有限的课堂时间而流于形式.同时能够解决实验资源不足的问题,使有限的实验资源能够得到最大化的利用,从而促进探究性实验的有效教学.具体实施如下.

第一课教学任务:imovie软件的使用.学生人手一台ipad,熟练掌握视频编辑软件imovie功能,演示文稿keynote编辑制作流程.高中学生对计算机应用、PPT制作都有一定的基础,对于新软件的学习得心应手.

第二课教学任务:设计和拍摄“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教师带学生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教师为3组学生提供可选器材:铁架台,重物,点火花打点计时器,纸带,滑轮,气垫导轨,滑块,螺母、天平,平抛斜槽,重锤线,复写纸……

学生先讨论实验原理方案、分工操作实验、数据处理、实验结论、误差分析并用ipad全程拍摄.这是一种基于问题式的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简称PBL),一种建构主义,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它将学生置身于一个映射真实情境的结构不良问题之中,以积极的问题解决者的身份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同时使学生掌握课程要求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这种教学模式的作用和影响下,学生在学习中思想活跃、大胆质疑,积极提出问题,然后开始进行查询,一直持续到发现正确的方法為止,学生在解决复杂的问题过程中获得知识、形成与发展直观体验,同时也能较好落实学生情感方面的体验.

第三课教学任务:利用imove软件编辑视频,裁剪、添加字幕、配音、加快、放慢速度,突出探究实验的原理、步骤、数据处理、误差,以达最优化效果.

第四课教学任务:观看其他小组实验微课,分析比较各组实验方案、结论、误差及减小措施等,对实验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和提升.另外,对其他小组的微课制作编排做出客观的评价,提出建议,互相学习,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审美能力.

活动中,学生一边要像科学家一样学会使用各种先进的仪器,如传感器、气垫导轨光电门等,还要研究机械能守恒原理和运动,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一边又要像普通劳动者一样搭脚手架、铁架台,拉线,搬运器材,布置微课拍摄的背景,从事普通的体力劳动.另外又是艺术家,掌握ipad的拍摄技巧、画面布局,利用imovie软件制作视频.在这种智慧和双手艺术和谐融为一体的、有趣的令人鼓舞的创造活动中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己,发现真理.干活时思考、思考时干活,孩子们成为劳动者、思考者、探索者、艺术家,点燃了他们未来的幻想火花!

实践表明,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开发设计微课程,就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反复思考、找寻解决的方法与途径的过程,需要师生共同的智慧才能完成,真正达到教学相长的境界.制作成的物理微课短小精悍、以视频为主.在呈现形式上由文字、画面、音乐等组成,它能够调动学生所有感官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制作好的微课形成体系后可以放到专门的网站,有利于师生间的相互交流、资源共享.对于制作微课的学生来说,微课是自己制作的,使他们获得成功的荣誉感.对于看微课的学生来说,通过网络随时随地学习同龄人自编自演的微课,更加容易理解,更加感同身受,是传统课堂的有效延伸.

猜你喜欢
机械能探究性物理
只因是物理
高中英语探究性学习的初步实践
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
我不是教物理的
浅谈探究性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