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探究之门 提升数学能力

2018-07-04 02:09杨加干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18年6期
关键词:三视图图形数学知识

杨加干

众所周知,数学是一门富有“综合性、多样性、灵活性”的学科,所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单纯的讲授法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学习和思维发展的需要.因此,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教学中,教师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选取不同的探究方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学到知识,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一、合作—交流式探究

合作—交流模式是初中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探究方式,它是把具体的数学知识学习与互动、交流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交流探讨,完成对知识的梳理和把握.这不仅有效地锻炼和提升了学生的探究能力,而且促进了数学课堂教学的顺利展开,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

比如,在初中数学“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的教学过程中,因为这一部分知识具有很强的抽象性,所以在探究时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首先,把班级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并把正方体、长方体、圆锥、圆柱等图形,分别分配给不同的学习小组,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对不同图形三视图的探究学习,让学习小组的成员从不同的视角来观察图形,整理出每个图形三视图的具体形状,并结合自己小组的结论,进行三视图这一部分知识的总结和提炼,然后让每一个小组派出一个代表,进行小组学习成果的汇报和发言.在听取学生的发言情况后,针对学生探究中忽视或易错的知识,再进行强调和讲解.最后教师说不同的图形,让学生通过抢答的形式说出这个图形的三视图分别是什么,从而来检验学生的合作探究学习情况.

合作—交流探究式教学方法的运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能动作用,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二、引导—自主式探究

引导—自主式探究模式就是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完成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这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符合新课改提出的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比如,在初中数学“余角、补角、对顶角”的教学过程中,首先,我会引导学生对之前学过的角的有关知识进行回顾,复习直角等于90°,平角等于180°等基礎知识,然后让学生根据教材的提示,完成对余角、补角和对顶角知识的自主学习探究,并在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积极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帮助,为学生的探究指引方向,监督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是否注意力集中,帮助学生克服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当学生总结出余角、补角、对顶角的相关知识后,我会及时地进行肯定和引导,帮助学生更好地内化新知,完成知识构建.

引导—自主式的探究学习方式,在发挥学生课堂主体作用的同时,教师也要重视教学中的引导和帮助作用,通过对具体数学知识的引导、点拨和学生的自主探究,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从而完成从知识接受到知识内化的过程,提高学生的探究知识能力.

三、实验—操作式探究

数学知识的变化性与灵活性较强,所以要想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变化性,就需要让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探究.实验—操作式探究方法,就是让学生参与到数学知识的具体操作中,让学生通过学习体验和真实的感受,完成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同时也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增强.

比如,在初中数学“图形的旋转”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能更加直观、生动地了解到数学知识,可以首先在课堂上利用不同的图形模型,进行顺时针、逆时针的旋转操作,让学生先直观地感受一下图形旋转的样子,激发起学生课堂参与的兴趣.然后让学生亲自制作不同的图形,进行实验操作演示,并让学生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思考图形旋转的特征等知识.在学生完成实验操作后,让他们结合自己的操作过程和真实感受,对这部分知识进行总结,让学生在总结中大胆地说出自己在这部分知识学习中的不足之处,最后把学生反馈的难点和易错点进行总结和集中教学,进一步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实验—操作式的探究模式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充分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发挥指尖智慧,收获学习中的情感体验.与此同时,让学生通过具体的实验操作,感悟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提高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

总之,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需要一个长时间、持续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针对不同的数学知识内容,开展不同的探究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自觉、自愿参与数学课堂学习的热情,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促进探究能力的提高,实现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三视图图形数学知识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借助长方体巧解棱锥的三视图问题
分图形
找图形
图形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