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前顾后补连贯

2018-07-05 17:19曹芳贵
语文教学之友 2018年6期
关键词:逻辑语境

摘要:高考语文全国卷语言文字运用中的补写句子题型备受命题者青睐,但考生在复习备考中时常感到无从下手,高考时此题的平均得分率也偏低。教师应引导学生抓住中心、明晰层次,把握选段大意;再结合前后语句分析,关注细节提示,补写出贴近语境的句子,旨在落实语言文字运用的语意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的考查要求。

关键词:句子补写;观前顾后;语境;逻辑

高考语文全国卷语言文字运用部分的补写恰当的语句题,在2014年至2016年三年的命题赋分均为5分,要求补写的内容均为三处,2017年全国卷三套试题此题赋分均为6分,这一方面是为了评卷给分的方便,即一处两分,另一方面也显示出语言运用中连贯、完整、准确、严密的重要性。看似不足轻重的增加一分,实则对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考查有大推动。虽然分值增加了,但学生在此题的得分率并未真正提高,很多考生面對补写题依然感到无从下手,有些考生即使答了也只是凭主观感觉作答,以致考生在该题得分普遍偏低。福建省2017年高考评价报告显示,该题全省平均得分理科为4.47分,文科为4.33分。究其原因主要是“考生准确、连贯的语言表达能力不足,或者是不能从语段的核心话题和上下文语境以及表达逻辑来推断补写出大致的内容,或者表达不当,出现语病。”基于上述原因,结合高三备考实际,在此结合2016、2017年全国卷补写试题来谈谈答题策略,望对高三师生备考有所启发。

一、 抓住中心,明晰层次

语句补写题所选取的文段内容一般是科普类、社科类的,这些内容逻辑性、实用性较强。一般选取的文段不会太长,若以句号为句计算,多在两到五句之间,文字量在120-180字之间。在这些选段中,语段的中心是集中的,层次是清晰的,若能抓住文段中心,理清句意层次,补写出逻辑严密的句子便有了突破口。以2016年全国Ⅰ卷第16题为例,这个语段的中心是讲花青素对花朵颜色变化的作用,文段首先介绍花青素的性质、分布和对花朵颜色差别的决定作用,接着概括了形成这种颜色变化的原因,并列举了三种不同的溶液环境下花色的不同,这是语段第一个层次意思,总说花青素对花朵颜色的变化有决定作用。接着第二个层次举了一个特例来说明花色不是一成不变的,如牵牛花的颜色可以一日多变,并将其概括为“花瓣表皮细胞的液泡内PH值发生了变化”,使得花青素随之变化,形成花的颜色的变化结果,又回到了文段的主题上来。

可是有些补写句子的选段内容,语意上并不是一以贯之的。如2017年全国Ⅰ卷第20题,该语段文字主要讲药品对人体的作用问题。由于药品对人体的作用有利有弊,所以该段文字的介绍层次就从这两个方面来谈。这个语段共四句话,第一句是总说药品对人体的利与害,接着第二三句以口服药为例介绍药物进入人体胃肠道后发挥疗效,第四句话又转向对人体危害这一角度来写。文段的结构就是先总后分,语意上有正有反,层次清晰,主题突出。

对这种句子补写题,首先是要完整地读完文段,整体把握文段的中心意思,明晰各层次内容和逻辑关系,这样,补写出的语句才能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二、 观前顾后,贴近语境

抓住中心,明晰层次,是客观上把握语段大意,是从整体上着眼补写出贴切恰当的语句。具体到准确地补写出每一处空缺,就得将问题具体化,将补写语句语境化,这就要注意句子内部的关联、前后句在语意方面的逻辑关系、单个句子与文段整体的关系,此之谓观前顾后,这样才能补写出贴近文段语境的句子。

如何才能补写出贴近文段语境的“恰当语句”呢?对空缺处作观前顾后的分析是一法。以2017年全国Ⅰ卷第20题为例,第①处空缺是承接上句“但若使用不当”,这明显是对“药品可以帮助我们预防、治疗疾病”的反说,因为前句的“但”字已将语意转向反向的一层意思,即药品对我们的不利作用,此处应该是讲药品使用不当带来的危害,这是观前文。要补写出准确的答案,还得阅读后文。这个节选语段的最后一句话“超过一定限度就可能产生毒性,危害身体健康”,这句话中已将药品对人体的不利作用概括为了“危害”,因此通过观前顾后分析,补出第①处的空缺的答案是:也可能对身体产生危害。可是从评卷现场考生实际答题情况来看,考生们并未能如此准确地表述。考生的答案诸如:也会产生问题;就不会发挥药物效果;药品就会产生问题;药物效果就会大打折扣等等。这些答案未顾及文段整体意思,此处要有的核心词是危害、损害。如有考生答案为“也会对身体产生危害”,这个答案已经贴近文意了,但仍不准确,“也会”一词说得太绝对,前文语句是“但若使用不当”,“若”字表明这是假设情况,实际使用过程中有些药物使用不当时也并没有对身体产生危害,再者文段末尾也说“超过一定限度就可能产生毒性,危害身体健康”,用“可能”表推测,并不绝对。此处补写用“也可能”就更贴近语境,更准确恰当,逻辑上也更严密。同样的,补写此题的第②、③处也要观前顾后,注意语境。分析第②处首先要注意前文的“药物进入胃肠道后逐渐被吸进血液,随着时间推移”一句,此处陈述的对象是血液中的药物,再顾及后句的“当药物浓度高于某一数值时就开始发挥疗效”,就能确定此处应陈述的内容为“血液中的药物浓度会怎样”,从这前后句的分析中还可以得知血液中的药物浓度是“随时间推移”的。那么,血液中的药物“随着时间推移”之后会如何,也就是“逐渐升高”了。因此,准确补出第②处的答案为“血液中的药物浓度会逐渐升高”。此题第③处补写同样要顾及前文的“发挥疗效”是在“当药物浓度高于某一数值时”,此处空缺前已有“然而”一词来表语意的转折,后句则紧接着写“超过一定限度就可能产生毒性”,这种可能性是基于前文的药物浓度不断升高的结果,通过观前顾后分析之后得出第③处的答案为:药物浓度并不是越高越好。

由此可见,要能补写出贴近语境、准确表达语段文意的句子,必须做到观前顾后,抓住语境特点来填补,使前后语句衔接连贯,逻辑紧密。

三、 关注细节,准确补写

在评卷过程中,阅卷教师经常发现考生的答案和参考答案在大意上贴近,但总感觉有点缺憾,表述不够严密,用语不够准确,这也使得考生在不经意中失分。要使学生补写出的答案与参考答案从“形似”转向“神似”,考生答题时就得关注选文的一些细节提示,如关联词、标点符号、语句隐含的信息等。这些细节是考生补写出恰当语句的关键,是考生答题从答完到答好、答美的关键。

关注关联词语在语段中的关联作用,以2017年全国Ⅰ卷第20题为例,第①处空缺的补写就应注意前句的“但若使用不当”一句,这个“但”字将语意转折了,“若”字表假设,由“但”引出“危害”这个核心关键词,由“若”引出“可能”的结果。此题第③处的补写也一样,空缺前的“然而”已经将语意转向反方向,转向危害的一面来说了。关注关联词语的运用,能使补写的内容逻辑上更严密、准确。

关注标点符号细节,使补写出的语句语意更明确、恰当。在补写句子的语段中,特别要注意补写句子所处的位置与作用,有些标点符号的暗示能帮助考生准确答题。以2016年全国Ⅰ卷第16题为例,要补写的第①处句末是冒号,在这之后介绍了花青素在三种环境下呈现的不同颜色,由此可知该处要补写的语句为总括性语句,内容上要概括后面三种情况所产生的原因,因此参考答案概括为“这是因为花青素在不同的环境中会形成不同的颜色”。题中的冒号暗示意味很浓,提示考生得重视冒号的作用,注意冒号作用,便能更准确答题。在答补写句子题时,文段中出现了问号、分号等,也是关注的重点。

考生要注意语句隐含的信息,避免补写出的句子在语意上和前后文内容形成重复或矛盾。如2017年全国Ⅲ卷第20题的第③处补写内容,很多考生就补写为“白天由太阳能发电装置发电”,这个答案是很容易补写出来的,只要整体把握了语段意思就能补写的,但这个答案是不准确的,这“白天”虽和前句“夜间”形成了相对关系,但与前句的“阴天”构成了重复与交叉,要使表述严密而准确,在这“白天”前应加上“晴朗的”来限制,故此处补写的参考答案为“晴朗的白天由太阳能发电装置发电”,这个答案就能避免前述问题。

全国卷语文试题的补写句子题从2012年出现至今,一直在考。答好补写题,客观上要充分理解语段核心意思、明晰层次,微观上要观前顾后、关注细节,写出贴近语境的语句,确保语意准确,逻辑严密,就能达到考试大纲“连贯、准确、逻辑严密”的考查目标。

作者简介:曹芳贵(1977—),男,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第二中学一级教师,主研方向为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与高考改革评价。

猜你喜欢
逻辑语境
逻辑
2021年高考“集合、简易逻辑”经典问题聚焦
语境与语境教学
我们还能有逻辑地聊天吗
主题语境八:语言学习(1)
主题语境九:个人信息(1)
基于语境的初中英语词汇教学实践探析
女生买买买时的神逻辑
女人买买买的神逻辑
从逻辑隐喻看培根《散文集》翻译的隐性逻辑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