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初中信息技术有效课堂教学策略

2018-07-05 08:02邓明蓉
读写算 2018年1期
关键词:提高效益初中信息技术

邓明蓉

摘 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离不开信息技术。初中信息技术的学习是为了让我们适应社会,和社会共同进步的基础。只有学好初中信息技术最基本的东西,我们才能学习更多的知识,得到更大的进步,提高信息技术素养。

关键词 初中信息技术;优化教学方法;兴趣的激发;提高效益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1-0005-01

信息技术是一门随着社会潮流进行的课程,它有着时代潮流的气息。初中是学生奠定信息技术基础,培养信息技术素养,提升信息技术能力的关键阶段。初中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非常重要,怎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知识的同时,培养信息技术素养,适当的教学方法非常重要。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采用了以下的几种教学方法,并取得可喜效果。

一、优化教学情境让课堂充满吸引力

优化教学情境是让课堂充满吸引力的关键。优化课堂情境,在活跃的课堂当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自主学习。例如:在学习Word的图片处理过程中,对于如何应用相关的复制、粘贴、剪裁、旋转、尺寸和添加备注等工具,教师可以设置一个对比两张图片“找不同”的竞赛学习情境,以比赛竞技的形式,让学生尽快找出两张图片之间的区别。随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去动脑筋思考,如何才能使两张图片变得一模一样。比赛的情境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会自主探究图片处理命令及工具的应用,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通过上述情境的设置,学生的求知欲望被激发,能够在兴奋状态下进行自主学习,提高课堂效率。

经过精心优化的教学情境,能孕育出恬静与活跃统一、宽松与严谨统一的良好的课堂氛围,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教师在优化课堂情境是应做到:(1)遵循首因效应的心理规律,全力上好第一堂课,教师在教的第一堂课时是最重要的,教师应该发挥自己的优点,把最好的一面给孩子当做第一印象。(2)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在尝试学习中获得成功。初中生在学习计算时应该算是初学者,即便是家里有网络,当时毕竟学的知识不同。初中生刚接触计算机时充满好奇心,具有强烈的探索欲望,若学生在尝试学习中获得成功,得到老师的认可,能满足学生的成就感,又能很好地强化学生学好信息技术的动机。学生在刚开始学习时,教师给予一定的认可是很关键的。

二、多元引导培养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每一位教師首先考虑的。兴趣是学生求知欲的源泉,也是启迪学生积极思维的手段。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抓住时机,加以引导、扶植、培养,使学生对信息技术形成真正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学生的内在动力,他可以提醒学生学习,促进学生学习。要注意启发学生的好奇心,耐心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鼓励学生的每一点进步,点拨学生的每一个困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学会和会学中不断取得进步。理论是用实践来检验真理的,学生也能够在实践中学习,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还能够掌握知识的原理,从而更好的掌握知识。教师在学生学习时应该不断鼓励学生。这样,不仅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传授可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内容,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学生在浓厚兴趣的推动下学习,一旦取得一定的成绩,就会产生学习的价值感、荣誉感和喜悦感,学习兴趣得到进一步深化,形成良性循环。

三、结合教材用好“任务驱动式”教学

要正确认识任务驱动中“任务”的特定含义,使用中要坚持科学、适度、适当的原则,避免滥用和泛化,切记将任务等同与练习,把传统讲授课的作业当作任务,使任务庸俗化。同时也要注意任务的情境性、有意义性、可操作性。另外任务的大小要适当、要求应具体、各任务之间还要相互联系,形成循序渐进的梯度,组成一个任务链,以便学生踏着任务的阶梯去建构知识。

结合教材、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密切的和学生结合起来,优化初中信息技术。任务教学模式就是在学习告一段落后,给学生布置相应难度的任务,要求学生在一定期限内完成,并组织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讨论,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时教师应该注意学生学习的过程,为学生布置作业时,应该注意学生在学习时出现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要充分利用教材上或师生共同收集的一些富有趣味性的信息和内容,由教师巧妙设置任务,把教学内容融合实际任务中去,让学生在实际上机操作中去学习新知识,感受新方法,形成新技能,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教师在教学时应该注重一定的技巧,留有价值有意义的作业。而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的任务则是指导学生如何去完成任务,并适时向学生介绍需要了解、掌握的概念、思想和方法。

四、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教学方式,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采 取互动的方式,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信息技术课是富含创新意识的一门学科,是非常适宜实施互动式教学的一门中学新课程。首先,现有的计算机软、硬件技术条件可以很容易地实现互动式教学,特别是网络技术的成熟,更为互动式教学插上了翱翔的翅膀。在教学时教师也应该多注意学生的需要。信息技术教学的互动性能体现教学双方互通信息,共同发展的交互作用,在发展的过程中,互动式教学能过促进学生与教师的关系,让教师能够真正的走进学生的心里。互动式教学是教师在优化课堂时必不可少的方式。

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欲望,想从展示活动中表现自己。其实学习也是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成果交流展示,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其学习和发展为评价目的,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通过自身努力创作一个作品,在学习时可以相互的交流,在交流的在的过程中,汲取别人的经验来丰富自己。交流评价中希望得到肯定,教师在评价作品时,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综合处理能力和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为宗旨,同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性,在适当的条件下,把评价权交給学生,让他们自评、互评,得出评价结果,充分调动学生团队学习的精神,在成果交流展示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总之,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我们应以素质教育为已任,把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将信息技术作为今后学习的一种工具为目标,将信息技术教学落在实处。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要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践中去,进而实现信息技术教育的总体目标,适应时代的要求。

猜你喜欢
提高效益初中信息技术
浅析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控的措施
对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探讨
让“激趣”开启识字教学的大门
数形巧结合,构建实效数学课堂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