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阅读”,在旅途中寻找“诗与远方”

2018-07-05 09:03谢伟锋
求学·素材版 2018年6期

谢伟锋

【关键词五】“高铁阅读”

高铁是“一带一路”倡议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铁阅读”的推行,宛如流动的“文化驿站”,将有利于文明对话和文化交流。

——导读语

【赏析点评】选取角度精准、采用设喻论证是本篇时评文突出的特点。扶贫还要精准扶,文章紧紧围绕“精准”二字,从标题到正文,设喻贯穿始终,形象生动。标题“脱贫如何不‘脱靶”,两个“脱”字形成跌宕语势,读起来让人耳目一新,而“脱靶”这一设喻,使用精准生动。开头以竹竿进城的故事为喻,引出思想方式改换之重要性。文中出现了很多比喻,如“活水”“种子”“久旱的田地”“造血”“领头雁”,如此形象生动的表达又怎能不打动读者呢?另外,本文就“脱贫如何不‘脱靶”的焦点论题进行了严谨的阐述,从精准指导,到转变思路,再到带头示范,政策保障,全文论述深入、说理透彻。

村上春树在《1Q84》中,有一处关于旅途阅读的描述:列车驶出东京站后,他拿出随身带着的文库本阅读。

文库本,是备受日本“通勤族”追捧的纸质读物,也是这个国家在国民阅读中的缩影。在公共交通上读书的场景,在欧美也很普遍。相比而言,国人出行时更喜欢掏出手机玩游戏、刷微信,化身“低頭族”。很难想象,如果没有电子产品,国人将如何打发旅途的漫长时间。

为提高国民阅读的积极性,政府、社会多方都在使力,“全民阅读”也连续多年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高铁阅读”就成为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副院长朱永新提案里的关键词。他认为,高铁不仅能订餐,还应能“订书”。客观地说,这是很有意义的可行方案。

人在旅途,时间往往成了被打发的附属品,但高效率的人却不这么看。从国际惯例来看,公共交通场所一直是读者扎堆的地方,譬如地铁就是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图书和报刊销售的主要场所,一些畅销书和有影响力的报刊,都不会放弃这样重要的传播渠道。不过,这个方式的可行性在国内并不高,国内地铁在高峰时,人流密度几乎都是超限的,很难为人们提供宽松的阅读环境。

相比而言,高铁就完全不同。高铁对乘客人数有严格的限制,而渐成主力的“复兴号”,其加高加宽的尺寸更给乘客提供了优越的阅读环境。除了良好的硬件条件,“高铁阅读”的实现还有很多现实基础:从客流量上看,高铁动车组2017年全年发送17.13亿人次,预计未来每年的客运量将超过30亿人次,巨大的客流量,足以支撑起“高铁阅读”;高铁准时准点,时间相对固定,乘客的时间可以得到充分的安排;此外,高铁是“一带一路”倡议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铁阅读”的推行,宛如流动的“文化驿站”,将有利于文明对话和文化交流。

阅读的关键,是人。乘坐高铁的旅客,多是经济较为独立的消费人群,他们对知识改变命运有着高认的同度。这让“高铁阅读”不仅有了公益的落脚点,更有了市场的赢利点。

客观而言,培养国人的阅读热情,还是要政府和社会在背后轻推一掌。这就需要更多社会力量的加入,共同打造出“高铁阅读”的热度,使之成为一件“同频共振”的事。文化机构、文化企业、互联网公司等社会力量,不妨对“高铁阅读”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和铁路部门一起在“高铁阅读”上进行探索和创新,像“地铁阅读”“航空阅读”一样,让人们在旅途中寻找“诗与远方”。

(文章选自2018年3月12日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