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测学习起点,实施有效教学

2018-07-05 09:11郑亮杨传冈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8年1期
关键词:评测起点学情

郑亮 杨传冈

【编者按】新形势下,一线教师越发明晰学生的认知对于教学活动能否顺利展开的重要性。在教学活动全面展开前,教师应选用何种方式分析学生学情、测定学生的学习起点,并以此为依据调整自身的教学策略?本期话题将围绕“评测学习起点,制订教学策略”展开探讨。

最近几年,随着课堂观测的兴起,教师们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学习活动前的学情评测。大家普遍认识到只有熟悉学生学情,了解学力水平,才能合情预设学习目标,科学排定学习内容,合理确定引导方法,进而实施有效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一、教学内容的评测

以苏教版四下“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单元中的“三角形的认识”为例,笔者认为可以从五个维度对不同时段的学习起点进行评测,以及时调整教学进程,让学习真正发生。

1. 预备性评测。对所学新知需具备的必备基础知识进行一次预备性的评测。在讲授三角形的分类前,可以提前布置学生完成锐角、直角和钝角的制作,并试着结合身边的三角板或红领巾等相关实物找一找不同的角,再在课堂上进行反馈交流。这样既能了解学生对这些看似“形散”的知识的已有掌握情况,也能促进学生将知识不断串联、整合,达成课堂教学“神不散”的理想境界。

2. 本质属性评测。本质属性评测就是在教学概念性知识时,针对概念的本质属性进行的反馈性评测。如教学“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时,可在课堂上采用直接提问的方法,问: “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最多有几个直角?”“如果一个三角形中出现两个直角会怎么样?”这些问题紧抓概念的核心,留足思考的时空,让学生去思考和想象,从而获得更为丰富的学习体验。

3. 过程性评测。顾名思义,过程性评测就是在学习的进程中,特别是刚学完某一个环节后进行的及时性评测,以便了解课堂上动态的学习起点。以本单元为例,在教学完某一个环节后对特定的教学内容进行一个诊断性评测,如学习完三角形的分类后,可组织一次关于分类的练习;在新授课后,可以进行一次整合性小练习,评测再学习的认知起点。

4. 考查性评测。考查性评测是指在完成一课时、一个知识板块或一个单元学习之后进行的形成性评测,这一评测的好处在于能为后续学习提供值得借鉴的历史经验,以便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实现“温故而知新”的目标。如可在本单元结束后设计一个单元练习,借此评测学生的学习状况,为后续学习提供必要的知识基础和基本活动经验,帮助学生整体建构知识体系,以整体视角认知数学。

5. 总结性评测。总结性评测主要是指一学期或一学年下来,通过综合性的练习(含实践操作)评测学生一段时间内的学习状况,并作为下一学期或下一学年的学习起点和教学起点,从而有的放矢地开展教学工作。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只有及时了解学情,以学定教、顺学而教、以有引新,才能带领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产生、学习、内化、应用,引发其对数学的热爱。

二、评测问题的确定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而问题是思维的心脏。有效的评测问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加深思考的“浓度”,增强对数学知识的深度理解,体验学习带来的成功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评测问题的确定显得至关重要,需要教师遵照一定的标准,瞄准学习的核心内容进行有效编制,编制中剔除无效问题,务求实效。

1. 结合现代教育理论细化评测标准。

以“美国学生数学学科能力表现”为蓝本,结合学生的实际学情,笔者以“三角形的认识”单元为例,尝试整理了八条具体的评测指标。①是否能用抽象的数学语言说出三角形的概念;②是否能在平面空间中绘制出各种类型的三角形视图,并说出绘图的流程;

③能否指出三角形的分类、分类的依据,以及每种三角形的独特特征;④能拼、接、剪三角形,在拼剪中说出三角形的数学属性;⑤能结合三角形的数学学科特性来解决数学问题;⑥能了解评估三角形的形状,并能正确画出指定的三角形;⑦能结合现有的知识经验尽可能地估计与测量三角形;⑧能把三角形放到解析几何的空间中,说明三角形的旋转、位移等问题。

2. 评测问题的制订。

教师在制订了考核标准后,要应用一组试题来呈现这一标准,使标准可以被评测。为学生设置习题是进行评测的方法。习题评测的方法既灵活、又客观,教师可以通过学生解决习题的过程全面了解学生的学情。以下习题为“三角形的认识”学情评测的依据,教师可以应用这套评测试题获得学生学情评估结果。

题1:由三条?摇?摇?摇?摇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一个三角形有?摇?摇?摇?摇个角。题2:将三角形分类,你可以分为哪几类?(题1与题2考查的是第①③两项指标,通过这两题,教师可以了解学生是否初步建立了三角形的抽象数学概念)

题3:一个角的两条边张开越大,角就越大,这一说法对不对?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个数学规律?题4:(判断)等腰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题3与题4考核的是第②④两项指标,它考查了学生是否能从实践的角度了解三角形的概念,能否从标准化、规范化的角度把三角形这一概念上升到抽象的认知)

题5:三根小棒分别长2厘米、7厘米、9厘米,这三根小棒能否围成一个三角形?请说明你的理由。题6:请在纸上分别画出一个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并说一说你是怎样画的?(题5与题6考查的是第⑤⑥两项指标,它要求学生能从数学逻辑的角度判断三角形的性质、特征等,当学生能从数学逻辑的角度来看待问题,便意味着学生对数学概念的认知和解构已经较为深入,并且很好地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

题7:在一个三角形中,∠A是∠C的三倍、∠B是∠C的两倍,这个三角形每个角的度数分别是多少?(题7考核的是第⑦项指标,它要求学生从理论的角度计算三角形的内角度数,这是确定三角形类别的常见方式)

题8:如图1,将△ABC绕点C旋转了30°后,得到△A′B′C,如果AC⊥A′B′,請计算∠BAC的度数。如果AB=AC,那么请判断△ABC是哪种类型的三角形。(题8考核的是第⑧项指标,它要求学生能具备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能具备动态的空间想象力,能在三角形运动的时候,应用动态的视角洞悉三角形的变化、三角形边与角的变化、三角形的边与角跟其他几何事物的关系)

有效评测既是优化教学效果的必要手段,也是帮助学生热爱数学、学好数学的“金钥匙”。教师通过分析这些评测试题,可以了解学生大致的学习层次、学习效果,方便及时地制订更为切实可行的、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或措施,精准帮助学生学习,从而有效实施教学,提升教学效益。

三、优化教学设计

1. 重點强化。

数学课程有自己独特的学科特点,每一节课都会有不同的教学重点,只有牢牢把握住重点,积极围绕重点组织学习活动,强化重点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上学有所悟,学有所得。检验学生是否已真正掌握了重点知识,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进行学习评测。在评测时注重对学生所学知识的统筹考查,盯住重点,优化设计,多角度、有梯度地进行评测和评价,用评测的数据来检验课堂教学的得失,评价学生课堂学习的效度。在教学完“三角形的内角和”这一知识点后,可以围绕这一重点设计难易程度不一,聚焦概念核心的一组练习,来统计学生的完成情况,找出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和思维难点,“对症下药”式地进行再教学和再巩固,力求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应有的发展。

2. 难点突破。

同一个自然班中,学生的数学成绩有高下之分,除去自身的先天禀赋外,对数学课堂中难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的水平参差不齐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不同学生对于难点知识所表现出来的学习态度和思维品质各不相同,但如何让学生的攻坚克难的思想趋同,应当是每一位数学教师都需要予以重点关注的问题。如何有效地突破难点,理解难点,在课堂上进行的即时练习评测不失为一个有效的反馈载体。在对难点知识进行评测后,教师可以非常清晰地知道学生对于难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情况,可以就当前的学习现状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和个别辅导,努力达成“人人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的培养目标。

3. 分层施教。

教师通过评测,能够清楚地了解到学生的学习起点。如在“三角形的认识”这一部分学习中,教师通过评测试卷,不仅能第一时间了解到学优生、中等生、学困生所占的比重情况,还能一目了然地了解到每一名学生的学习层次。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从容不迫地制订适切的教学目标。如果一个班级的学困生占大多数,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前就要降低教学的起点,以要求学生达到学困生的学习标准,尝试挑战中等生的学习难度作为目标;如果中等生占绝大多数,教师在制订教学目标时,就可以偏难一些,在课堂中举综合性较强的教学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建构。当然,教师可以通过学情检测来优化难度设定,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努力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美好愿景。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第二小学)

猜你喜欢
评测起点学情
习作教学,依“规定”还是据“学情”?
基于学情调研的鲁迅单元教学研究
六月·起点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学情分析有效服务教学的实践探究
疯狂迷宫大作战
从北京奥运走来联想IdeapadY530长期评测
为商务人士减负联想IdeaPad U350试用手记
MI评测产品排行榜
6款网络电视直播软件横向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