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处理方法对台湾果桑硬枝扦插的影响

2018-07-06 05:40亓桂成王翠香韩朝晖韩传明
山东林业科技 2018年3期
关键词:果桑壮苗生长量

亓桂成,王翠香,韩朝晖,韩传明*

(1.莱芜市莱城区林业局,山东 莱芜 270011;2.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山东 济南 250014;3.山东省林业信息中心)

果 桑 (Morus alba L)为 桑 科 (Maraceae)桑 属(Morus L)果叶兼用的落叶木本植物,多为乔木。‘台湾果桑’由台湾引进,树势生长旺盛,叶片中等,果实紫黑色,成熟期早,花芽率高,味道酸甜可口,富含多种维生素,抗性强,适应广,丰产、优质。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人民的喜欢,市场苗木需求量较大。目前,扦插是果桑苗木繁殖主要的方法之一。为了提高扦插成活率,顾青虹等[1]、倪国孚等[2]、杨今后等[3]、林强等[4]应用化学药剂或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插条等方法,对桑树扦插育苗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促进了果桑苗木的发展。

果桑扦插多为绿枝扦插和硬枝扦插[5-8],目前硬枝扦插试验多采用1年生枝,此种方法扦插苗木成活率较低,生根不稳定,且多在春季进行扦插,采用2年生枝且在夏季扦插的试验较少。为了提高果桑扦插成活率,在较短的时间内繁育出大量优质苗木,满足市场需求,本试验在7月份对台湾果桑2年生枝进行大田扦插试验。为了提高苗木成活率,保证苗木质量,在扦插时对插条进行了不同方法处理,通过观察成活率和苗木生长情况,研究出提高果桑2年生枝扦插最佳处理方案,以此为果桑苗木生产服务。

1 材料及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地位于山东省海阳市辛安镇辛安村‘台湾果桑’园。该地区为暖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土壤为丘陵沙质壤土,土层较薄,肥力一般;平均年降水量850 mm,日照时数2555 h,无霜期200 d,年平均气温12.0℃。

试验材料为‘台湾果桑’,树龄十年。采集树冠外围上半部生长健壮、粗细均匀且无病虫害的二年生枝作插条。将插条剪成长15~20 cm枝段作为插穗,去掉桑叶,基部剪成斜面。

植物生长调节剂为0.3%的生根壮苗剂和0.02%的生根粉,对照为清水。

扦插时间为2014年7月22日。

1.2 试验方法

1.2.1 苗床制作

平整土地,清除石块、杂草,并进行深翻,按1 m宽整畦,浇透水,1~2 d后在畦面覆盖地膜,用木棒按10 cm×10 cm打孔,深度10~15 cm。

1.2.2 插穗浸泡

将剪截好的插穗基部分别浸泡在0.3%的生根壮苗剂、0.02%生根粉和清水中,浸泡24 h。

1.2.3 扦插

将浸泡的插穗按打孔位置插入,上端留2~3 cm即可。

1.2.4 定期灌水喷药

苗床及时灌水,土壤保持半干状态,每隔15~20d喷多菌灵50%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杀菌。

1.2.5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3个处理,3次重复,每重复40株,每处理共计120株。3个处理分别为:处理1清水为对照,处理2为0.3%的生根壮苗剂,处理3为0.02%的生根粉。

1.3 调查内容

扦插后定期观察插穗成活及生长情况,当苗木落叶后调查各处理扦插成活率,测量苗高和地径生长量。

1.4 统计分析

调查测量的数据统计后用SPSS进行处理间差异显著性分析,用Microsoft Excel 2013绘制图形,采用Duncan新复极差法进行处理平均数之间的多重比较,显著水平为P<0.05。

成活率、苗高和地径生长量3项指标综合评判,采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计算公式(1)进行定量转换后,再将各指标隶属函数值取平均进行比较。平均隶属函数值越大,表明改处理方法综合品质越好,反之越差。

式中,U(xi)为隶属函数值,Xi为无性系某项指标测定值;Xmax和Xmin为所有参试中某一指标内的最大值和最小值[9,10]。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方法对扦插成活率的影响

调查数据显示,三种处理方法的扦插成活率均不同,其中清水扦插成活率平均为54.17%,生根壮苗剂为67.17%,生根粉为65.83%。

通过对扦插成活率方差分析,结果p=0.000614<0.05,说明清水、生根壮苗剂和生根粉三者之间扦插成活率有差异(见图1)。

其中处理1与处理2之间P=0.00157<0.05有显著性差异,说明用清水处理和用生根壮苗剂处理之间有显著差异;处理1与处理3之间P=0.002359<0.05有显著性差异,说明用清水处理和用生根粉处理扦插成活率之间有显著差异;其中清水处理成活率为54.17%最低,生根壮苗剂67.17%最高,生根粉次之为65.83%;生根壮苗剂处理比清水处理扦插成活率高13%,生根粉处理比清水处理扦插成活高11.66%,显示生根壮苗剂和生根粉有促进枝条生根,提高扦插成活率的作用。

处理2与处理3之间P=0.527521>0.05无显著性差异,即用生根壮苗剂处理和生根粉处理对扦插成活率影响不明显,数据基本相同,显示两种处理方法对扦插成活率的影响基本相同。

图1 不同处理方法对‘台湾果桑’扦插成活率的影响

2.2 不同处理方法对苗高和地径生长量的影响

调查数据显示,三种处理方法扦插成活后一年生枝的苗高生长量之间有差异,但差异不大。其中,生根粉处理的苗高平均值为53.2 cm最大,清水处理的苗高为52.4 cm,生根壮苗剂处理的苗高为51.8 cm最小。通过对苗高生长量方差分析,结果P=0.879871>0.05,说明用清水、生根壮苗剂和生根粉处理扦插成活后的苗高生长量三者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显示三种处理方法对苗高生长量的影响基本相同(见图2)。

图2 不同处理方法对‘台湾果桑’苗高生长量的影响

调查数据显示,三种处理方法扦插成活后1年生苗木地径生长量不同,其中,生根壮苗剂处理的地径生长量平均为7.02 mm最大,生根粉处理的为6.54 mm最小,清水处理的为6.62 mm。通过对地径生长量方差分析,结果P=0.784092>0.05,说明用清水、生根壮苗剂和生根粉处理扦插成活后的1年生苗木地径生长量三者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显示三种处理方法对苗木地径生长量的影响基本相同(见图 3)。

图3 不同处理方法对‘台湾果桑’地径生长量的影响

三种处理方法对‘台湾果桑’硬枝扦插成活后苗木的苗高与地径生长情况影响不显著,说明不同的处理方法对苗木的生长影响基本相同。当然苗木的生长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也可能与扦插的时间有关系,本试验是在7月22日进行的,枝条扦插成活后苗木的生长期较短,可能影响了苗木的生长。

2.3 扦插成活率、苗高和地径生长量隶属函数综合分析

模糊数学中隶属函数分析法,可以把同一处理方法的多个性状纳入同一个系统进行综合分析,进而对处理方法进行综合评价。综合隶属函数值越大,表明改处理方法的综合性能越好,综合隶属函数值越小,表明改处理方法的综合性能越差。本试验通过三种不同处理方法对‘台湾果桑’二年生枝条硬枝扦插成活率、一年生苗高和地径生长量影响的隶属函数综合分析得出,用生根壮苗剂处理的枝条扦插成活率、苗高和地径的隶属函数合计值最大,综合排序第一,其次为生根粉,清水处理最差,说明用生根壮苗剂处理‘台湾果桑’二年生枝条扦插综合性能最好(见表1),用此方法育苗效果最佳。

3 讨论和结论

倪国孚等研究表明,植物激素处理嫩枝扦插能提高生根质量,试用生长素进行快速处理桑树插条扦插时,对发根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能有效的提高扦插发根率和增加新根量[2]。杨今后等认为,某些激素能促进植物发根,用发根促进剂处理的效果好于清水处理的[11]。因此,该试验选用2年生硬枝为插穗,采用清水和生根壮苗剂、生根粉处理插穗后,结果表明,清水与生根壮苗剂、生根粉之间扦插成活率有显著性差异,其中生根壮苗剂与生根粉处理成活率较高,清水处理成活率最低,这一结果与他们的研究结果一致。

已有研究表明,选用单一促生根激素进行浸泡插穗处理,插穗的生长状况无差异,对插穗根部的生长也无明显差异[11,12]。该试验选用‘台湾果桑’2年生枝为插穗,采用生根壮苗剂和生根粉两种方法处理插穗,结果表明,两种处理扦插的成活率和生长量之间均无明显差异,基本一致,这进一步说明了有些生根激素的作用是一致的,其对扦插成活率的效果较好,且苗木生长旺盛。

扦插时间不同,成活率和生长情况往往也不同[13]。桑树的新稍,一般1年有两次生长,第1次生长在发芽后至6月中旬,第2次生长从7月上旬到9月中旬。本试验是在7月22日扦插的,当枝条扦插成活后,随着气温的逐渐下降,苗木即转入缓慢生长期,直至停止生长,进入休眠期,苗木的生长期较短,这样就影响了苗木的苗高和地径生长,所以,三种处理方法对苗高和地径的生长影响不明显可能与扦插的时间有关,等到第二年时苗木的生长情况可能就有变化,所以有待进一步研究。

表1 不同处理方法对‘台湾果桑’扦插成活率、苗高和地径生长量的隶属函数综合分析

通过不同处理方法对‘台湾果桑’2年生枝条扦插成活率、苗高和地径生长量影响的隶属函数综合分析得出,用生根壮苗剂处理的枝条扦插后综合性能最好,生产上可以用此方法繁殖苗木。当然,本试验只是考虑到单一因素影响的研究结果,桑树扦插成活和生长情况是十分复杂的,它还受周围环境、地理位置和天气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比如地温、土壤水分、空气、光照和气温等因素。在现实工作中还要考虑扦插的成本、方法等许多问题,这就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以便为广大的桑农在生产中使用。

[1] 顾青虹,倪国孚,陈爱玉,等.关于湖桑扦插繁殖的研究 (Ⅱ)焦糠营养钵扦插桑苗试验 [J].蚕业科学,1983,9(2):71-73.

[2] 倪国孚,陈爱玉.关于湖桑扦插繁殖的研究[J].蚕业科学,1984,10(2):63-66.

[3] 林强,陈小青,莫现会,等.几种植物激素处理对桑树硬枝扦插成活率的比较试验[J].广西蚕业,2002,39(4):5-7.

[4] 曾军祥,谢特新,余仁杰,等.新型植物生根剂对桑树插条发根的影响[J].广东蚕业,2005,39(2):25 -31.

[5] 闫少辉.低浓度生长素组合对果桑硬枝扦插生根的影响[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7(5):15-16.

[6] 王永红,张仕花.不同桑品种在绿枝扦插繁育中的差异试验[J].北方蚕业,2012,33(4):27-28.

[7] 杜 伟,程嘉翎.不同插穗对桑树绿枝扦插生根效果的影响[J].中国蚕业,2014,35(1):11 -14.

[8] 刘永光,周春涛,杜 伟,等.云果 1号果桑初夏大田硬枝扦插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 ,2014,20:259-266.

[9] 韩传明,孙蕾,王翠香,等.三个果桑品种桑椹的感观性状调查 [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6):17650-17651.

[10] 王志泰,马瑞,马彦军,等.利用隶属函数法分析胡枝子抗旱性[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3,27(9):119-123.

[11] 杨今后,杨新华.影响桑树扦插发根的若干内在因子及发根促进剂处理的效果[J].蚕业科学,1983,9(3):127-133.

[12] 李海燕.果桑扦插嫁接繁育技术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6,44(16):186-189.

[13] 贾志远,葛晓敏,唐罗忠.木本植物扦插繁殖及其影响因素[J].世界林业研究,2015,28(2):36-41.

猜你喜欢
果桑壮苗生长量
冬小麦“科技壮苗”专项行动启动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盐边县果桑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湘北绿桐I号生长规律初步研究
日本落叶松人工林生长规律分析
北大河林业局森林生长量、枯损量调查与分析
果桑篱架匍匐式栽培技术
宜春区域南方红豆杉生境及其生长量分析
温室辣椒高效嫁接及培育壮苗
培育核桃优质壮苗的关键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