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峰山森林公园药用植物多样性特征

2018-07-06 05:40屈志松郭福忠金长谦
山东林业科技 2018年3期
关键词:本区峰山药用植物

屈志松,郭福忠,金长谦

(承德市滦平国有林场管理处,河北 滦平 068250)

药用植物是指含有药用成份,具有医疗价值,可作为植物性药物开发利用的资源植物[1]。中药学是我国古代在长期医疗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科学知识,中药的来源以植物类药材居多。近年来随着中药材需求量的增大,野生药用植物普遍存在过度采挖、资源枯竭的问题,导致许多珍贵的药用植物成为濒危物种,由此药用植物多样性的研究在多个地区开展[2-6]。建立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是进行野生植物保护的有效措施,通过自然植被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恢复,可有效保护野生药用植物的多样性和资源蕴藏量。

冀北山区药用植物资源丰富,是我国北方多种大宗药材的主产区[7]。随着多年林业生态工程的实施,位于本区的三峰山省级森林公园森林植被保存良好,生物多样性丰富,其中药用植物种类繁多,尤其是分布有较多具有较高保护价值的药用植物。开展药用植物多样性的调查与研究,对于促进药用植物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有着重要意义。

1 研究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三峰山省级森林公园位于河北省滦平县西南部的于营子国有林场,地处首都密云水库上游,地理位置东经 116°56′54″-117°03′03″,北纬 40°41′24″-40°44′44″。本区属燕山中部山脉,喀斯特地貌发育较好,地势南高北低,形成中低山地貌,海拔350-1180m。本区气候为中温带向暖温带过渡、半干旱间半湿润大陆性季风型燕山山地气候,年均气温7.7℃,全年无霜期约150d,降水量450mm,70%~80%降水量集中于6-8月。境内土壤主要为棕壤和褐土,土层厚度30~60cm。植被以温带天然次生落叶林为主,主要树种有柞树、山杨、椴树、胡桃楸、侧柏、油松等,部分为更新的油松人工林和落叶松人工林,森林覆被率89.03%。

1.2 研究方法

1.2.1 野外调查

于2015年7-8月对三峰山森林公园境内的药用植物进行了全面调查。首先在植被群落踏察基础上,划分主要群落类型。采用路线调查和重点区域取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对研究区内的典型植被群落和区域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药用植物的种类、生长环境、分布数量、生长状况、主要特点等,每种植物选择特征典型的植株采集标本并进行拍照作为鉴定依据;同时走访当地村民了解采挖的主要药材种类、产量及历史变迁。在研究区内调查线路为猴洞--大华山--小华山--黄羊洼,主要调查地点有东道毛子猴洞,乱石窖沟、大华山、小华山和黄羊洼等。

1.2.2 药用植物分类方法

分别门、纲、科、属、种及生活型等对药用植物进行分类统计,其中生活型按草本植物(一年生、多年生、草质藤本)和木本(乔木、灌木和木质藤本)进行分类。根据国家和河北省发布的重点保护或濒危的野生植物名录等进行药用植物的濒危级别分类,按“数量稀少”、“数量较多”和“数量多”对濒危植物的资源蕴藏量进行划分。

1.2.3 药材分类方法

参考徐国钧、王玲等[1、8]对药用植物入药部位的划分标准,根据本区药材资源分布特点,按药用部位划分为根茎类、全草类、果实种仁类、花类、枝叶藤茎类、皮类6大类进行统计;其中根茎类指药用部位主要为植物的根和地下茎的药材,全草类指药用部位为草本植物的整株或者地上部分,果实种仁类指药用部位为果实或种子,枝叶藤茎类指药用部位为草本植物的直立茎(不包括花和果实)、草本或木本植物的藤本茎以及植物的叶和枝条,花类指药用部位是植物的花朵、花序或者花的某一部分,皮类指药用部位为植物树干、树枝或根部形成层以外的部分。对于有2种或以上部分入药的种类按传统用药量大的部位划分类型。

1.2.4 可利用药用植物的评价

选择本区资源蕴藏量大或当地有采挖习惯及药用价值高的药用植物,统计、分析其生物生态学习性、经济价值及资源利用现状等,采用综合评判的方法评价其潜在的开发前景。

选择经济价值、自然繁殖难易程度、资源蕴藏量、采挖人工成本和采挖对植物和环境破坏程度5项指标,参考谢金良对闽江源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的评价方法[9],采用如下公式进行评价。

式中:Pj—药用植物j的综合优势值;Wk—第k项指标的权重 (0≤Wk≤1);Pkj—第j种植物第k项指标的优势值,m—为指标总数。

其中经济价值指标分为4级,从低到高分别赋值1~4分,权重值0.2;自然繁殖难易程度指标分为3级,从高到低分别赋值1~3分,权重值0.3;资源蕴藏量指标分为3级,从低到高分别赋值1~3分,权重值0.25;采挖人工成本指标分为3级,从高到低分别赋值1~3分,权重值0.1;采挖对植物和环境破坏程度指标分为3级,从高到低分别赋值1~3分,权重值0.15。

2 结果与分析

2.1 三峰山森林公园药用植物种类多样性

三峰山森林公园药用植物种类多样,资源丰富,各植被群落中均有大量药用植物生长。本次调查显示,本区分布有药用植物78科165属233种,其中蕨类植物7科7属7种,裸子植物2科2属2种,被子植物69科156属224种;被子植物中双子叶植物63科140属199种、单子叶植物6科16属25种。2.1.1 药用植物科、属构成

三峰山森林公园药用植物科和属的分布相对分散,相当数量的科为单属、单种。表1对各科所包含种的数量进行了统计,结果显示约有50%的科为单属、单种,近30%的科仅包含有2~5种,仅有5%的科含有10种以上药用植物。相对而言,含2~5种植物的科所占比例最高。

表1 三峰山森林公园药用植物科、属、种分布

2.1.2 药用植物优势科构成

对本区药用植物按科别进行统计,包含种的数量排前5位的科分别是菊科、百合科、蔷薇科、豆科、毛茛科。这5个分布相对集中的大科所包含属、结果显示,本区分布的药用植物中草本植物多于木本,多年生植物多于1、2年生植物,灌木多于乔木,藤本植物的分布最少。各生活型中以多年生草本植物为最多,所包含种的数量约占总种数的50%。

表2 三峰山森林公园药用植物主要科的分布情况

2.1.4 濒危药用植物种类

以1984年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发布的 《中国珍稀濒危植物保护名录》、1999年国家林业局、农业部发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和2010年河北省林业局发布的 《河北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为依据,对三峰山森林公园分布的濒危药用植物进行统计。本区分布有国家级保护植物7种,详细情况见表4;河北省省级保护植物12种,包括穿山薯蓣、蒙椴、软枣猕猴桃、黄芩、苍术、黄精、射干、油松、脱皮榆、流苏、黄芪、卷柏。

2.2 三峰山森林公园药用植物药材类型多样性

表3 三峰山森林公园药用植物生活型统计

种的数量接近总属数和总种数的30%和37%,其中最大的菊科中属和种的数量分别占总属、种数量的12.73%和15.45%。

2.1.3 药用植物生活型构成

分别生活型对药用植物进行统计。表3的统计

分别根茎类、全草类、种子果仁类、枝叶藤蔓类、花类和皮类6种主要类型对本区分布的药用植物进行统计,结果详见表5。由表5可知,各种药材中以全草类药材最多,约占42%;其次是根茎类,约占27%;种子果仁类所占比例也较大,皮类和枝叶藤蔓类所占比例较小,而花类所占比例最小。

表4 三峰山森林公园主要濒危药用植物

表5 三峰山森林公园药材类型

表6 三峰山森林公园可利用药用植物资源

2.3 三峰山森林公园可开发药用植物资源

野生药用植物的开发要求具备经济、资源及生态环境的可行性。对本区13种资源经济价值较高或资源蕴藏量较大的药用植物进行了综合评价 (表6),结果显示黄精、玉竹、鹿药、天南星和穿山薯蓣5种药用植物得分值最高(P≥2.5),对野生资源采挖利用前景较好;刺五加、山桃、山杏、酸枣、侧柏得分值较高(P≥2.0),条件适合时可以适度采挖利用,其中山桃、山杏和酸枣主要受人工成本的影响,刺五加和侧柏主要受对植被资源和环境危害的影响;人参、黄檗、北五味子3种药用植物不宜采挖利用,人参和黄檗的资源量偏少且自然繁育困难,北五味子难以形成有效产量导致人工成本较高和采摘对植被破坏严重。考虑本区天然次生林资源丰富,建议对经济价值较高的药用植物如黄精、玉竹、鹿药、天南星和穿山薯蓣、人参等进行林地人工仿野生栽培,另外,也需加强对山杏、山桃、酸枣的人工采摘。

3 结论与讨论

对三峰山森林公园药用植物资源的调查结果显示,本区分布有药用植物约78科165属233种,药用植物所分布的科和属相对分散,相当数量的科为单属、单种,主要优势科为菊科、百合科、蔷薇科、毛茛科、豆科,其中有国家级保护植物7种,省级保护植物12种。

本区所分布的药用植物中草本植物多于木本,多年生植物多于1、2年生植物,灌木多于乔木,藤本植物的分布最少。各生活型中以多年生草本植物为最多,所包含种的数量约占总种数的50%。

按药材类型进行分类,以全草类药材最多,约占42%;其次是根茎类,约占27%;种子果仁类约占133%,皮类、枝叶藤蔓类和花类所占比例较小。

通过对有利用前景的药材进行经济、资源量及环境可行性的综合评价,提出黄精、玉竹、鹿药、天南星和穿山薯蓣可适度利用,并建议依托林地环境对人参、刺五加、黄精、玉竹、穿山薯蓣等进行人工栽培利用。

本区所分布的珍稀濒危药用植物较多,建议有针对性地开展野生资源保护、收集、评价与再利用的相关研究,如人参、黄檗、刺五加等,切忌盲目采挖造成资源枯竭。

[1] 王岭,张玉钧,赵广亮.北京八达岭林场野生药用植物多样性特征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15,42(8):202-210.

[2] 孟凡荣,杜凡,李敏敏,等.弥渡县药用植物多样性特征研究[J].西部林业科学,2014,43(2):65-71.

[3] 林道清.青云山风景区药用植物多要性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2002,16(3):289-292.

[4] 于宇凤,王良民.山西太宽河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多样性研究[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8,27(6):33-36.

[5] 李海涛,管燕红,张丽霞,等.元江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多样性研究[J].中药材,2010,33(4):514-517.

[6] 梦梦,刘慧芳,张树苗,等.青海大通北川河源自然保护区资源植物多样性研究[J].林业资源管理,2003,4:44-147.

[7] 管正学.冀东北山区药材资源的开发利用[J].资源开发与保护,1993,9(1):65.

[8] 徐国均.中药材[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6.

[9] 谢金良.闽江源自然保护区野生药用植物多样性评价[D].福建农林科技大学,2009:44-47.

猜你喜欢
本区峰山药用植物
CRISPR/Cas9技术在药用植物功能基因组研究中的应用和展望
药用植物保育研究团队
宝仙娜9.2声道/JBL卡拉OK系统 赣州九里峰山私人影院
拉瓦莱多三峰山
药用植物资源与育种团队
柴达木盆地及其毗邻山地植物区系研究
开原市小甸子区多金属矿成矿期及分带性研究
寻找家里的药用植物
“撒哈拉以南非洲”教学解读(人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