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当非常态成为常态

2018-07-06 17:35杨直
电子竞技 2018年10期
关键词:战队俱乐部教练

杨直

《被撕裂的96个小时》讲述了一个俱乐部在一周之内变得“四分五裂”的故事。除了第一个24小时外,笔者恰好见证了后面72个小时里的大多数情节。可能会有读者认为这只是个小孩子因为不成熟所以闹矛盾的事情,事实上它也是。但遗憾的是,这是在王者荣耀这个项目上,次级队伍的常态。笔者甚至认为,基于个人主义的角度分析,其实这些孩子们之间的闹剧是成人世界里的一种夸张化表现,当然这是仁者见仁的事情。

最后,这个故事在记述之外仍然发展,并且产生了意想不到的结局。但或许这96个小时里发生的所有事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事情的结局。

教练与信任

事件的导火索即是源于教练杨辛和队员之间的矛盾引发的不信任。或者说很难分清矛盾和不信任的作用先后顺序。但这实际上是笔者观察的一个重点。作为一项类似于体育活动的训练式活动,教练能否给予队员们帮助,是否形成了科学化的训练方法一直是外界对职业电竞的较为关注的点。通过这次采访,笔者只能说,在移动电竞领域,还差得很远。

先说说没有科学训练的方法。熟悉电竞的读者可能知道,电竞选手的生物钟和正常人几乎是相反的。真实的原因是,因为没有科学的训练方法,所以只能尽可能地多练。而玩游戏本身又是一件极其容易上瘾的事情。所以时间一长,这些孩子的生物钟就完全颠倒了。

据采访对象估算,目前差不多有100多支次级战队。而有竞争力的队伍差不多是大家心目中排在前20的队伍。但这并不意味着剩下的队伍就不会造成威胁。就像一场空战队经理林朝描述的,本质上讲,这些冲击KPL的队伍和已经在KPL里的队伍,二者之间的差距并不是1和10的差距,而是0和1的差距。一场空一队在刚组建时,可以在线上训练赛中战胜半数的KPL队伍,成绩垫底的KPL队伍甚至很难在他们手中拿下一个小分。虽然最后因为自己的原因,一场空一队离冲击KPL的目标越来越远。但0和1的差距以及一场空战队过往的训练记录无疑揭示了一个问题:虽然移动电竞在资本上走的很快,但恐怕竞技层面的发展并没有跟上。

问题的关键在于稳定性。教练的作用更多体现在提高队伍的稳定性上。用教练杨辛的话:“本来队伍在线下赛中就只能发挥一部分实力,教练的作用在于让一个本来能发挥5成实力的战队发挥7成实力,甚至更高。”

某种意义上看,教练决定了队伍的下限,让队伍尽可能远离0。个人实力则决定了队伍的上限,让队伍尽可能靠近1。所以我们对以下状态就不会感到意外了:当队员们都想赢并且付诸努力的时候,队伍的实力会飞速成长;但是当队员们并不是全心全意想赢时,教练并不能阻止队伍的颓势。所以本质上讲,在传统体育里队员和教练之间不信任这种非常态在次级队伍里反而成了常态。

然而,不管是为了正规而正规,还是教练真的有帮助。俱乐部里必须设置这样一个职位,在这个职位上的人为了谋生也必须保住自己的位置,这时就埋下了矛盾的种子。以狼牙为例,与杨辛的表面兄弟实际上是狼牙自己在俱乐部中的生存方式。在一场空之前的战队里,狼牙曾经被教练“甩锅”,从首发跌落到替补。这对于选手而言是致命的。

所以狼牙和教练之间失去了最基本的建立信任的可能性。这是杨辛觉得他和狼牙看上去像表面兄弟的原因。

风口之上的年轻人

在之前关于QG战队FLY的特稿中,笔者曾经提到过电子竞技的造富机制。选手作为电子竞技最具有生产力的要素,是这个风口之上拿着最高收入的一群人。但对于仍然在次级联赛中挣扎的年轻人而言,情况却有所不同。

在采访中,二队的教练暗羽提到了令笔者印象深刻的一点:大量的年轻人投身移动电竞意味着这个项目上是不缺选手的,但是却缺好选手。同时,不止一个队员提到,这是一个五个人的游戏,个人很难左右胜负。在竞技体育的世界里,如果失去了胜负这个强有力的标尺,该如何评判一个选手的价值呢?也许有的读者会提到足球和篮球面临的情况,但前面我已经提过,移动电竞目前缺乏科学的训练方法,所以在次级联赛里,衡量选手价值的标尺是缺失的。这很容易产生逆向选择——既然我玩的還不错,为什么不去一个既能玩游戏又能赚钱的地方?实际上,这是很多选手最真实的想法。

选手的不稀缺和衡量标尺的缺失造成了选手们面临着朝不保夕的困境。对于这些孩子而言,要么多待一阵子,要么趁着在的时候多赚点钱成了他们的首要目标。这时就催生了代练。

职业电竞和非职业电竞有一个很奇特的连接点——代练。说白了就是当电竞本身具备社交属性时,衡量游戏水平的指标便具备了价值,因为可以炫耀。这时候就滋生了代练这一行。在传统电竞里,代练本是和职业分开的,但是移动电竞本身设备的便捷性导致了在次级俱乐部里代练也成为了一种常态。

对于代练这件事儿,大部分人持负面评价,这些人认为代练会影响选手的竞技水平和竞技状态。但仍有少部分人认为无需担心,如果选手在代练的同时能够完成规定的训练任务,比如学会使用一个新英雄,就并不需要担心上述的情况。

然而还有被忽视的一面。代练可以让选手赚钱,而且是越勤快赚的越多。这些出身一般的孩子,面对诱惑很难保持坚定。同时,这些孩子认为打职业就是可以找个地方玩自己喜欢玩的游戏,同时又包吃包住还有钱拿——某种意义上,这和代练工作室有类似的地方。唯一的不同是,在俱乐部里选手可以自己决定拿出多少时间来代练,但是在工作室里,他们必须用全部的时间来代练。

虽然小孩都知道吃糖吃多了会牙疼,但他们还是不能控制住自己。这就是发生在这些选手身上的情况。他们不愿意去工作室打工,但是又控制不住自己。一场空战队的小海就是典型的例子。至于和他一起来的如思则是一个典型的“没追求”的人。俱乐部提供的稳定收入虽然可以保证他不参加代练,但是也无法激励他更加刻苦的训练。

至于小芒果,一方面,小芒果确实受到小海的影响,但小芒果仍然维持着克制。他和杨辛最根本的原因来自于沟通的方法——杨辛觉得小芒果是自己最信任的人,但是小芒果并不这么觉得。大半年时间里累积起来的怒火在不正确的引导下自然造成了二者之间关系的割裂。至于杨辛本人,良好的家境让他自然而然在这群迷茫的人中扮演了一个理想主义者。

而对于经理林朝来说,无论如何让队伍进KPL是他最大的目标。为了这个目标,他可以采用一切可以使用的手段。

所以,一场空战队的分裂实际上是多方面的原因,总结起来就是每个人想要的东西都不一样。而不同的欲望加上短视的选择就造就了一场空俱乐部在搬进新基地半个月的时间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常态和非常态

我们本能地认为,次级战队应该努力备战去冲击KPL席位。但现实情况却和我们认为的相悖,某种意义上看,我们认为的常态其实是一种非常态。

在构思的过程中,我曾经试图从这群“失控”的年轻人身上去捕捉更多他们同龄人的特质。后来在主编的建议下,没有这样做。原因很简单:他们不能代表这个时代的所有年轻人,但确实这个丰富世界的组成部分。

事实上,在这群年轻人身上,我们看到了不善交际、一定程度上唯利是图、自私、急于求成等传统意义上美德的对立面。但我认为,某种程度上,这其实就是这个时代里年轻人的写照。甚至这个年轻人的范围可以拓展到临近90年出生的一批人身上。原因自然是深刻且复杂的,但正如我在文章开头所说,这场年轻人的闹剧即是对现实生活中无数场景的夸张。只要仔细寻找,你很容易遇上类似的故事。

结局

突然离队的二队教练暗羽在BA呆了一段时间后又回到了一场空俱乐部,原因是他在那边呆的并不顺心。反而是一队教练杨辛之后离开了俱乐部,但是他新加入的战队也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解散了。至于一场空二队,目前已经解散了,队员们有的自己找到了新的去处,有的回家了。

杨辛仍然留在电竞行业里,开始了自己新的尝试。其实我倒觉得挺好,毕竟有人就有希望。至于成功与否不重要。本来成功者就需要踩着失败者的尸体登上王座,就如茨威格写的:“在每一个伟大的人物出现之前,人类都会经历一段阴暗的岁月。但这些岁月不是没有意义的,他们是那一刻的铺垫。”我不能断定杨辛是哪一类人,但他一定是在为自己或是为别人铺垫着。

猜你喜欢
战队俱乐部教练
Coach,Where Are You?教练,你在哪儿?
超能磁战队
超能磁战队
贪玩教练
中国蓝战队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