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会计”与“会计云”

2018-07-06 10:08么秀杰
财会学习 2018年17期
关键词:云会计

么秀杰

摘要:“云会计”的概念错误导致研究领域的混淆,本文通过厘清“云会计”概念的由来,指出会计概念正确的分类原则及发展趋势,给出“会计云”概念,提出管理会计应当通过改造管理的方式而非通过管理改造会计的方式达到社会普及的全新理念。

关键词:云会计;会计云;会计普及

云计算乃至大数据是电脑科技、互联网科技的技术发展新阶段,云计算的起因在于扩大有限资源,增加有限软硬件资源的使用效率。本文涉及的“云计算”的形成以2007年云计算进入公众视野为起点,行业特征在于Google、Amazon、Sun、、IBM、戴尔等国际巨头纷纷踏入云计算市场。历经近十年的发展,公有云、行业云、私有云纷纷登场,各种“云”的概念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如云战略、云平台、云手机、云电视等等。

国内研究“云会计”的论文数量颇丰,以重庆理工大学程平教授的研究为最多,通过知网筛选结果涉及到云会计的论文有77篇,将各会计模块加上云字,进行了覆盖式的阐述。

一、“云会计”概念的由来

(一)“云会计”概念的形成

2007年,金蝶友商网针对国内中小企业信息化资源投入资金匮乏状态,推出国内第一款在线财务软件“友商在线会计”,揭开了国内第一个云计算产品的序幕,随后各软件厂商也纷纷推出自己的线上业务。软件系统供应商将这一业务定义为:基于云计算的会计信息系统。在学术研究领域,最早提出“云会计”概念的当属程平教授提出的“云会计=云计算+会计”,这个定义是信息领域的应用迁移,将各软件厂商定义的云会计信息系统“创造性”的简化为“云会计”。

(二)“云会计”概念分析

程平在“云会计”概念提出的基础上将定义详细阐述为:云会计可定义为构建于互联网上,并向企业提供会计核算、会计管理和会计决策服务的虚拟会计信息系统。也可以说云会计就是利用云计算技术和理念构建的会计信息化基础设施和服务。按照这一思路,置身于云端的会计信息系统称为“云会计”,则置于云端的管理信息系统、采购系统、销售系统,均可变身为“云管理”、“云采购”、“云销售”等等。

“云会计”这一概念涉及两方面,其一定义的分类属性是否正确,其二是否有助于提升会计本身的应用。关于第一个问题,根据亚里士多德关于概念的形式逻辑,“云”是区分会计的“种差”或者“属性”,而“会计”是“属”及“种类”的概念。按照这种逻辑分析,“云会计”、“手工会计”与“电算化会计”属于并列的概念,是以技术实现手段进行的划分;若以功能为依据进行划分,可分为“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

说到此,“会计电算化”与“电算化会计”就是一组必须予以明确区分的概念。“会计电算化”是会计信息化的初级阶段,侧重于传统手工会计利用电脑科技进行处理的一种手段演变过程。“电算化会计”是会计的一个分支学科,研究电脑科技、网络传输科技等与传统会计学科融合下的会计新形态。

按照上述定义涉及的第二个因素考量(是否有助于提升会计本身的应用),“云会计”可否视为会计发展的另外一种新形态呢?显然不是,也没有必要。因为,如果“电算化会计”的受众群体是传统会计的话,则“电算化会计”可以涵盖整个传统会计行业。而云会计信息系统的受众群体是中小企业,这是软件厂商的研发初衷。受众群体的典型区别,使得“云会计”不会成为会计的新的阶段形态,充其量是会计信息化过程中会计电算化在中小企业以及个体经营户中的应用而已。

笔者以为,就目前“云会计”的内涵和外延来看,“云账房”比“云会计”概念更贴切。查阅字典,“账房”有两个意思,一是旧时企业或私人家中管理银钱货物出入的地方;另一个是办理上述事务的人。针对规模较小的现代中小企业或者私营企业,为节约资金使用云计算服务,即将自身的“账房”置身于云端,“云账房”确属实至名归。而“云会计”概念在外延上容易扩大,造成定义的不准确。

二、“会计云”的提出

“云”概念的出现开拓了信息系统的应用空间,那么属于会计的“云”又在何方呢?通过系统梳理国内ERP厂商的探索之路可以发现,一切理论均是来自于现实中的应用,那么我们的研究之路是否同样应该以解决现实中的会计问题为己任,而非以论文发表为取向。

(一)“云计算”与“财务云”

“云”的概念是如何在财务中进行的应用?最早的是用友、金蝶等软件公司的财务管理软件的在线应用,提出针对自身软件的SAAS,并尝试向“软件+咨询”的方向延伸。“财务云”是将集团企业财务共享管理模式与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计算机技术有效融合,实现“财务共享服务、财务管理、资金管理”三中心合一,建立集中、统一的企业财务云中心,支持多终端接入模式,实现“核算、报账、资金、决策”在全集团内的协同应用。这一定义的分类依据是协同应用,具体的领域就是财务领域。这样通过明确财务属性从而拓展了协同应用这一概念的内涵,在外延上明确界定了会计领域的一种新存在形态。“财务云”开辟了一种云计算环境下的财务组织形态的新定义,这一定义以现实的应用状态为基础,开启了以“状态”为细分方式的新思路。这种来源于企业实际形态的定义即描述了事实状态,又使得会计领域获得了丰富和发展。

(二)从“腾云”到“造云”

随着“云计算”概念的普及,“财务云”概念在会计学界应用较多。作为管理会计应用的重点领域,这种现实中已经进行的探索对于整个管理会计的大规模普及有何意义呢?鉴于管理会计理论所遇到的现实问题和会计能力建设中遭遇到极大的阻碍,可否在会计构成上进行系统的重构呢?答案是肯定的,我们可以通过“管理人员会计化”的过程来完成会计系统的重构。即将管理人员吸纳入会计体系,方法是对管理人员进行会计能力培训。生产者整体素质的提高和生产过程优化,有赖于生产一线人员整体素质的改进和提升。一方面可降低会计能力建设的窘境,另一方面可缓解会计与管理部门的责任冲突。這种培训需借助于教育体系的整体变革,将会计能力的普及纳入高校基础课程普及的范畴。在财务会计普及的基础上,再进行有针对性的行业化会计的专业知识建设。针对工业体系的大类例如化工、机械等行业,制定适应性的行业会计教材,侧重优化行业组建、加工、修配等特征进行培训普及。这种针对性的会计能力普及,将形成真实可靠的数据来源以及有益的改进实践,形成遍布企业的“隐形会计工作者”,最终形成有效的会计体系,打造适应会计发展的“会计云”。

与“财务云”的定义相类似,“会计云”将“云”视为一种状态,其界定构成成分为“会计”,具体组成成分是企业的管理者。一方面使会计内容获得到了扩充,另一方面开启了一种新的管理会计解决途径,无论从内涵还是外延均简单明确。

(三)“会计云”与管理会计的未来

利用云计算优势,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信息可以形成大量的数据沉淀,处于“会计云”末端的管理人员可以形成各种数据分析,提供大量的管理会计数据,优化管理,并最终形成管理会计的层次梯度建设。在上述“会计云”形成的基础上,企业其他环节的管理信息,如决策信息、人员信息、客户信息等相关方信息就会全方位在会计系统中予以体现。在这种体系发展的驱动下,管理会计的发展最终会使会计的地位获得巨大改善,从提供财务会计信息的“参与者”变成提供统合考虑的系统平衡载体,乃至于决策的中枢。

三、结论与展望

结合互联网云计算的发展背景及对“云会计”的概念的追溯,“会计云”比“云会计”概念更切合实际。通过会计普及的方式进行会计体系的建设,将管理会计落到实地,促进会计的深入发展。管理会计的普及是一个涉及教育体系及企业治理结构的综合命题,期望在实践中对此作出检验和改进。

参考文献:

[1]程平,何雪峰.“云会计”在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中的应用[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1.25(1).

[2]曾鸣.互联网的本质

[3]张亚勤.未来计算在“云端”[J].信息系统工程,2008(10):17.

[4]新理财封面9.11.财务云起[J].新理财,2011(09).

[5]李继培.中兴财务云[J].新理财,2011(09).

[6]裘宗舜;吴茂.会计本质的探索[J].江西财经学院学报,1986(05).

(作者单位:集宁师范学院)

猜你喜欢
云会计
分析云会计下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安全
云会计在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中的运用
大数据时代基于云会计的集团企业资金管理探讨
大数据时代基于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IT审计
新时期云会计发展刍论
云会计在中小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云会计环境下审计实施框架的构建初探
浅议云会计下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安全
基于会计服务的SWOT分析
大数据时代基于财务共享模式的电子会计档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