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设施建设PPP模式下的融资风险管理探究

2018-07-06 10:08蒋兰英
财会学习 2018年17期
关键词:融资风险PPP模式管理

蒋兰英

摘要: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作为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个重要分类,由于其具有价格需求弹性较小、政府经营、服务具有公共性和外部经济性等特点而更适于采用PPP模式进行融资,但是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PPP模式与其他类别的基础设施建设相比融资风险更高。本文以污水处理设施建设PPP模式的融资风险为研究对象,以水处理设施建设推行PPP模式的可行性和优势为切入点,在分析污水处理设施建设PPP模式下的融资风险类型及其成因的基础上,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管理对策,以期能够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PPP模式下的融资风险防控有所启示。

关键词:PPP模式;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融资风险;管理

一、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推行PPP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PPP模式主要是指通过市场竞争的方式来提供集中在准公共产品和纯公共产品的服务,它是社会资本和政府在公共产品服务运营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建立起来的一种长期合作关系。

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一类必备项目,它具有的一些独特的特点决定了其推行PPP模式的可行性,主要表现在:一是污水处理必须在考慮居民承受能力的前提下来收费,具有价格弹性小的特点,因此不能单纯依靠竞争价格来解决设施建设、运营等方面的问题;二是污水处理设施提供的服务具有公共性,它所提供的服务不能完全按照市场的模式进行等价交换;三是污水处理设施提供的服务具有外部经济性和社会性,不能以经济效益作为衡量其经营管理的唯一标准,而更多的需要考虑其社会效益。正是由于这三个特点,结合PPP模式的定义及内涵,使得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推行PPP模式具有了高度可行性。

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推行PPP模式的优势所在

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推行PPP模式进行融资除上文所述的可行性之外,其优势也较为明显:首先是PPP融资模式能够满足这些资金需求量大且建设周期较长的项目,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项目建设和运营的效率,提高了项目的预期收益;其次是PPP模式有利于政府部门的减负,即PPP融资模式通过私人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的形式缓解了财政资金的压力和债务负担,实现了政府部门的减负;最后是PPP融资模式中政府会与中标的污水处理设施承建单位签订一个特许经营的合约,承建单位会选择不同的特许经营期可增加该基建项目开发的灵活性,从而提高建设和运营效率。

三、污水处理设施建设PPP模式下的融资风险类型及其成因

虽然PPP融资模式对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项目具有可行性和独特的优势,但是不可否认,由于这种模式的组织结构涉及政府部门、项目承包商、民营投资和贷款机构等方面,较为复杂,因此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着较高的融资风险:

(一)污水处理设施建设PPP模式下的融资风险类型

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项目规模和资金需求量一般较大,并且项目的建设和运营周期较长,因此其面临的融资风险种类也较多,根据具体的表现形式可分为以下四类:一是金融风险方面,对于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项目来说,其PPP模式下的融资金融风险主要来自于利率和通货膨胀两个方面,主要是由于项目建设的周期较长,在此期间可能会出现利率的上升变动和通货膨胀的发生而造成项目的成本增加,从而造成收益降低;二是政策风险方面,即PPP融资模式本来主要是为了缓解财政压力而推行的一种融资模式,由于项目具有公共服务性质,因此被收归国有的政策可能性从项目开始便存在;三是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项目不能如期完工的风险,即若项目不能如期完工,则项目收益会后延,从而导致PPP融资的基础和还款来源产生变化而产生风险,完工风险具体表现有成本超支、项目验收不达标、工期延误等;四是运营风险方面,即对于污水处理项目来说,其运营方面的风险主要来源于技术更新所造成的服务需求升级或者因环保提高标准而需要重新改造多带来的成本上升,收益难以达到预期而造成难以按期还款的风险。

(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PPP模式下的融资风险成因

污水处理设施建设PPP模式下的融资之所以会出现上述四大类风险,其主要成因在于:

首先是外部环境具有复杂多变性,如上文所述,金融风险和政策风险形成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外部环境的多变性、例如资本市场的变化、宏观经济环境的波动和国家政策制度的调整等都容易给污水处理设施建设PPP模式下的融资带来一定的风险。

其次是因融资决策不当所带来风险,不同的融资决策会给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项目带来不同的融资风险,具体表现在:一是融资规模过大或者过小所带来的资金闲置、融资成本偏高或者不能够支持项目顺利进行而形成风险;二是融资方式和时间选择不合理所带来的风险;三是债务期限结构不当所形成的风险,即短期和长期贷款比例不合理,造成污水处理设施项目在投资回收期未到而贷款期限已到造成资金短缺的风险;四是资金来源结构不当所形成的风险,即债务资金和权益资金的比例不合理,财务杠杆偏高所带来的融资风险。

最后是资产的流动性差而形成融资风险,资产流动性即指资产的变现能力,污水处理项目与其他项目、生产制造企业不同,它受用途的局限性较大,并且从经济收益的角度来看也不高,因此其资产变现能力相对来说较差,从而容易形成融资风险。

四、污水处理设施建设PPP模式下的融资风险管理对策

从上文分析可以发现,PPP模式下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容易受外部环境、融资决策和资产的流动性等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相应的融资风险,因此在实践中有必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进行风险管理。笔者认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项目的融资风险的管理可从风险分担和风险控制两个角度来进行:

(一)融资风险的分担

要进行融资风险的分担管理,需遵从三个步骤,第一步是必须要明确风险分担的原则,即风险就近、风险上限、风险转移和风险等价四个原则,第二步是明确风险分担的主体,即在整个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项目中所涉及到的众多利益相关者必须根据各自在项目中所承担的职责划分各自所应承担的风险责任并在合同中予以明确,防止后期出现推诿现象,第三步是构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项目的融资风险分担框架,构建这个框架首先要充分认识到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PPP项目是一个周期较长、风险众多且较为复杂的综合性项目,其次是要明确框架构建的主要目的在于为融资风险分担提供明确的分担主体和风险分担的思路,最后是框架的构建主要依据是“随机合作博弈风险分担模型”,其风险分担的主体可分为政府和民营资本两个。

(二)融资风险的控制

在明确了风险分担的原则、主体及分担框架的同时,要想实现对融资风险的有效管理和防范,还得针对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项目采取一定的融资风险的控制措施:

一是在污水处理设施项目建设前期的融资风险控制,即在投标之前一方面应当明确污水处理属于政府准经营性质的环保工程,因此其服务价格由政府制定,跟市场无关,存在预期的收益风险,另一方面则存在于项目建设的设计方案、建设难点等方面的潜在风险。公司在项目前期应当对其进行全面细致的可行性研究,并对其潜在的风险进行识别和预测,充分做好事前控制。

二是在污水处理设施项目建设过程中的融资风险控制,即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首先要根据项目的规模进行融资规模测算,确定制定较为科学合理的融资规模,避免因融资规模过大所带来的成本上升、资金闲置等产生的风险,或者因融资规模过小,造成项目在建设过程中资金短缺的风险;其次要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综合使用多种融资方式以有效避免单一融资方式的弊端;再次合理规划长期和短期贷款的比例,减少项目短期贷款集中偿付而引发的风险;最后是在进行融资的过程中,要及时调整权益资金和债务资金的比例,在利用财务杠杆作用的同时也要防范杠杆过高而给项目建设造成潜在的偿还风险。

五、结束语

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由于其具有价格需求弹性较小、政府經营、服务具有公共性和外部经济性等特点,所以它以PPP模式进行融资既有可行性,有具有一些独特的优势。本文以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在PPP模式下的融资风险作为分析对象,在充分分析了其融资风险的具体表现形式和成因的基础上,分别从风险分担和风险控制两个角度提出了较为具体的风险管理对策,以期能够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在PPP模式下的融资风险管理有所启示,进而为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风险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姜庆.PPP模式融资风险管理研究——以A污水处理厂为例[D].青岛大学,2017,06.

[2]李硕.基础设施PPP融资模式风险分担研究[D].南昌大学,2017,05.

[3]刘小祯.基础设施建设PPP模式的风险研究—以城市污水处理厂为例[J].金融经济,2017,04.

[4]张苗苗.污水处理项目PPP融资模式研究.[J].时代金融,2015,11.

[5]李凯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PPP融资模式风险管理研究[J].求索,2016,01.

(作者单位:义乌市水处理有限责任公司)

猜你喜欢
融资风险PPP模式管理
企业并购财务风险及防范研究
浅谈兰州市基础设施建设引入PPP模式的紧迫性和可行性
PPP模式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供应链融资模式下的中小企业融资对策分析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市政 BT 项目投资人融资风险研究
营销管理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管理的另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