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政策保障”折损教育公平

2018-07-07 04:17薛小乐
环球时报 2018-07-07
关键词:西城区学区入学

薛小乐

北京市西城区“小升初”学区派位结果7月6日出炉,某小学一个班32名学生参加计算机派位,20人成功迈入市重点中学。一个班有超过60%的同学进入重点名校,在西城区乃至北京市都可谓名列前茅。

如此高的“中奖率”,部分家长讳莫如深,一些学生却道出了真相——政策保障。它的前身叫“共建”,一些部委或大型企业,为了满足职工子女入学,会通过单位赞助钱或物的方式与多所知名中学建立“共建”关系,“共建生”享有一项“特权”,他们上某个中学,不受行政区域、学籍、学生实际居住地、户籍的任何影响。

2014年,为响应教育部政策号召,北京市西城区当年取消了“共建”,提出了“政策保障协调入学”方式。今年4月27日,北京市西城区教委官网公布的“15号文件”中,又删除了“政策保障协调入学”方式。表面上看普通百姓子女增加了派位到优质校的机会。但随着7月6日派位结果的出炉,大家却发现,“政策保障”威力还是那么强大,普通孩子离优质教育资源仍是那样遥远!以上述班级为例,21名被学区重点名校录取的学生,基本上是强势行政、企事业单位的子弟,而普通家庭背景的学生多被派位到学区较差的中学。

有人说,“共建”“政策保障”等政策是历史形成的,需要协调多个部门、多个单位,想要改变很难。笔者也相信,有关部门一直在强力管控“政策保障生”的名额,但今年上述问题依然存在,而且可能还不是个案。这种悬殊的结果实在让人瞪目!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显著特征。“政策保障”在一定条件下应是对那些具有突出贡献人士的奖励,而不是成为某些强势行政、企事业单位的“自留地”。如此行为不仅会折损教育公平,影响党和政府的威信,同时也严重伤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试想一个孩子看着同学凭着家庭背景进入一所理想名校,而自己只能去一所同学们都看不上的“差学校”时,他会有什么样的感受?过早地让孩子面对社会上的不正之风又会让他的心灵遭受怎样的创伤?这不仅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所担忧的问题,也是政府有关部门需要反思的问题。

因此,希望有关机构在招生、升学等重点环节严格把关,不让腐败分子有可乘之机,同时盼望教育主管部门用好政策,用对政策,将“公开、公正、公平”落到实处,让过程透明、结果透明。▲

(作者是九三学社中央教育文化委员会委员)

猜你喜欢
西城区学区入学
入学通知书
13城整顿学区房炒作
学区房还能买吗
东方少年杂志社“我为祖国加油”主题绘画征稿选登
五行真经
学区房就是一面照妖镜
家有二宝
学区房就是一面照妖镜
入学面试
2014至2015年西城区老楼通热方式实现无煤化工程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