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扬共产党人的“种子精神”

2018-07-09 02:40王沫
共产党员(辽宁) 2018年12期
关键词:钟扬功成生根

授课人:沈阳市苏家屯区委组织部办公室科员 王沫

培育“种子”生根发芽的生长过程,不可急功近利,只求水滴石穿。

在新时代的共产党员队伍中,我们要深深铭记一位“时代楷模”——钟扬,因为他给世人留下了熠熠发光的“种子精神”。那就是:功成不必在我,俯下身子,沉下性子,像种子一般深深植根于泥土中,不断吸收土壤中的养分,为日后种子的萌发和植株的长成积蓄力量。

钟扬生前是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他胸怀科技报国理想,长期致力于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率领团队在青藏高原为国家种子库收集了数千万颗植物种子。2017年9月25日,钟扬在赴内蒙古为少数民族干部授课途中遭遇车祸,不幸逝世,年仅53岁。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一粒小小的种子,蕴含着大自然赋予的巨大能量。“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在人民群众这片土地上生根开花,钟扬就是其中的一粒,怀揣着共产党人的初心与梦想,扎根大地,刚直遒劲。我们要学习钟扬“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种子精神”。在感怀这位优秀科研者、教育者的往事,追溯他的精神源泉的同时,更要学习他坚守、播种、奉献的行事之道。

“不是杰出者才善梦,而是善梦者才杰出。”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执着追梦的决心,钟扬无法顽强从容、坚定不移地在巨石砸车、荒原迷路、无水缺氧、忍饥挨饿等恶劣环境中,开展一次又一次科学探索,获得一次又一次科研成就。这就是“种子”一心向上的力量源泉。我们共产党人同样要延续这种“种子精神”,饱满充实,坚韧不拔,始终牢记自己的职责,明确自己的坐标,坚守自己的初心,将“种子精神”发扬光大,将永恒初心和远大志向坚守到底。

“任何生命都有结束的一天,但我毫不畏惧,因为我的学生会将科学探索之路延续,而我们采集的种子,也许会在几百年后的某一天生根发芽,到那时,不知会完成多少人的梦想。”钟扬这种着眼于百年甚至千年的播种精神,可歌可敬。这就是培育“种子”生根发芽的生长过程,不可急功近利,只求水滴石穿。我们共产党人要传承这种“种子精神”,坚持以“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须有我”的精神干事创业,多在造福后代的“潜绩”上花大力气,将“不求马上看到成果,但求日后成果显著”的理念贯穿谋划工作全过程,真正把个人干事创业融入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伟大洪流中。

“当一个物种要拓展其疆域而必须迎接恶劣环境挑战的时候,总是需要一些先锋者牺牲个体优势,以换取整个群体乃至物种新的生存空间和发展机遇。”从副厅级干部到大学老师,从繁华富饶的上海到艰苦荒芜的西藏,为了追寻希望的种子,钟扬舍弃安逸,将一腔热血洒向西部各个险地,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培养了大量少数民族地区学生。这就是“种子”对大地的默默奉献。我们共产党人要继续发扬这种“种子精神”,不断锤炼自己心怀家国天下、人类苍生的大格局和大气度,身先士卒、甘于奉献,顺应改革创新的发展需要,敢尝试善作为,肯吃亏能吃苦,全力将“种子精神”扎根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上,用实际行动谱写新时代的伟大篇章。

斯人已逝,精神长存。我们每一个共产党人都要学习和传承钟扬的“种子精神”,做支撑起国家的脊梁,为时代的进步播种能量、收获希望。

本栏编辑/邹文静 邮箱/zouwenjing51@qq.com

猜你喜欢
钟扬功成生根
剑麻花二首
洮河流过生根的岩石(外二章)
凌晨3点的闹钟
种子天堂的追风者:来世许你柔情
“功成必定有我”显担当
时代之子的澎湃人生
“功成必定有我”显担当
时代之子的澎湃人生
树立“功成不必在我”的理念
让地理在家乡的土壤中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