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韩城:“煤城”蜕变“魅城”三部曲

2018-07-09 09:04法人陶光辉
法人 2018年7期
关键词:韩城

文 《法人》特约撰稿 陶光辉

法务部若可提前表明态度,在需要权衡业务与风险的时候,不需要法务部一事一议,法务可拿出事先企业已拟定和颁发的公司行为高级准则,直接判断某事项是否可执行,创造积极的“主动型法务”

这几年,韩城从饱受能源经济剧烈波动到主要经济指标增速稳居陕西省第一方阵。三年千亿产业振兴计划、五大产业集群、旅游改革、金融改革、提振干部作风等千余项改革举措落地生根、开花结果。韩城,风采奕奕地上演了从“煤城”到“魅城”蜕变的气势雄浑的交响乐三部曲。

这三年,韩城全市年度生产总值从303亿元增加到349亿元,地方财政收入从17亿元增加到30.1亿元,固定资产投资从252亿元增加到486.9亿元。城镇、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从30071元和11400元增加到32800元和13538元,中心城市框架从16平方公里扩大到50平方公里至第2名,城镇化率大幅提升到71%。市域综合实力由西部百强第78名上升到第30名,陕西十强从第9名跃升跻身全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城市。

第一部曲:科学谋划领航向 党风政风焕然新

市委市政府紧盯“深化计划单列试点,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目标,解放思想,敢作敢为,以上率下,谋定而动。改革“四梁八柱”基实础稳,各领域改革成果丰硕。

(一)调研为基,谋定后动

“谋而后定,行且坚毅。”市委市政府充分发挥调查研究这个党克敌制胜的法宝,全面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详尽解析韩城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有选择地“走出去”“引进来”,汲取省内外先进经验,形成了200余篇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基于对市情及改革走势的深刻分析、科学研判,市委市政府高起点编制“十三五规划”,围绕实施工业和旅游两大突破,大手笔谋划“三年千亿产业振兴计划”,大踏步推进“五大千亿产业集群”,大力度培育“十大百亿产业集团”,加速产业转型升级;瞄准建设黄河沿岸区域性中心城市目标,开展了200天的规划大会战,编制139个专项规划,量身编织发展蓝图,全面领航改革发展。

(二)党建引领,活力源泉

全市形成“市委全面领导、政府全力主抓、人大政协全力支持、公检法司全力保障、社会各界全力拼搏”的抓改革促发展的浓厚氛围。干部任用导向鲜明,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先后公开遴选干部300余名,给镇办充实了一批优秀村干部、大学生村官、金融和规划人才;全面构建勇于担当、敢于干事的工作平台。

(三)抓细抓长,作风优良

制定出台《干部作风转变十项规定》,从上班守岗、请假销假、穿衣着装、言谈举止、会风文风等最基本的要求做起,抓细节、抓规范、抓提升。常态开展思想作风纪律教育整顿活动。坚持违规违纪行为“零容忍”,成立了8个党风廉政建设专项检查组,对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进行专项督查,立案108起,党政纪处分90人次,免职2人,向社会通报典型案例20起。

第二部曲:转化职能提效能 激活经济优动力

市委市政府以释放活力、优化动力为出发点,自我革命,大胆创新,在体制机制方面进行了卓有实效的改革创新。

(一) 优化行政效能,打造优良环境

探索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推行跨部门综合行政执法。成立韩城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整合了5个部门承担的11项行政执法职责,实现了一个部门执法,理顺了行政执法体制。

推进市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按照“编随事走、人随编走”的原则,将驻镇办的财政所、国土所、司法所、工商所、食药监所、畜牧兽医站6个系统全部下划镇办。合并财政所和经管站,成立财经办,优化部门设置,盘活人力资源。探索建立镇办财政体系,最大限度地扩大镇办人权、事权、财权和发展权,增加镇办权力,激发发展潜能。推行大镇大村改革,镇办由12个调整为8个,行政村由275个减少到181个。

构建新的发展格局。成立经开区、高新区、黄河新区、龙亭新区、芝川新区、象山科教新区、堡安新城7个区域发展板块。整合了卫计、市场监管、农林、住建4大领域工作职能。设立市委巡察办、城市管理工作局、民生保障办公室、服务业发展办公室、招才引智工作局、龙门综合执法局等28个机构。调整中小企业局、金融管理局、接待处等14个部门的职能,市级部门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更加优化。

推进相对集中审批改革。出台《关于聚焦便民惠民深化“放管服”改革的意见》《关于推进相对集中许可权全面加强政务服务大厅建设的通知》成立市行政审批局,建成运营政务服务大厅,设办事窗口52个,集中全市34个部门的351项行政审批职能,实现“一站式、一厅式、一个窗口”办理。

实施“多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和个体工商户“两证合一”改革。在营业执照中整合49项涉及企业的登记备案事项。在全省率先推行电子健康证,实行药品许可证、GSP认证、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三证合一制度,降低了成本,方便了群众。

(二)调整产业结构,经济提速上档

突破工业发展。引进国内国际一流科研院所,组建煤化工、花椒、新能源汽车等产业研究院。煤化工产业形成了“焦、气、醇、烃”四条循环发展链条。全国首家铸造业服务平台中铸云商上线运营,沃特玛新能源汽车电池、华为大数据中心、中科复兴高扬程消防车、100万吨精品板带、DTC公路相变材料等项目加快推进,维康水素水、1,4丁二醇等项目建成投产。引进禹萧钢构、远大住工PC项目、天津友发钢管等产业链节点企业,助推龙钢集群化和多元化发展。腾龙陶瓷、汽车配件等产品远销中亚地区。“三年千亿产业振兴计划”投资达到1200亿元,“五大千亿产业集群”茁壮成长。

推动旅游业变身。围绕建设“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率先在全省组建了旅游发展委员会,成立旅游警察分局、旅游市场监管分局和旅游法庭,形成旅游综合管理“1+3”模式。组建16家文化旅游发展企业。2017年韩城接待游客12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55亿元,打响了“史记韩城·黄河特区”品牌,从“景区旅游”全面迈入“全域旅游”时代。

推进文化产业发展。成立文化产业发展办公室,制定《关于进一步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关于支持文化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意见》。列支1亿元,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扶持资金,文化产业发展天使基金正在筹备。5家文化企业在陕西股权交易中心挂牌。制定《韩城市关于加强文化领域行业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成立微电影协会、互联网协会2个行业组织。

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全力建设国家级花椒产业园,吸引严记和、统一、康师傅、海底捞等驰名企业入驻园区,深入挖掘花椒各种资源,发展调味食品、保健、制药、美妆等产品,开发了花椒菜、花椒酸奶、花椒芽菜等一批风味特色食品,花椒产业年产值达40亿元。建成中哈10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建成了韩城第一个国外飞地园区。

(三)深化金融创新,破解融资难题

推进省级金融创新试点。成立了市金融管理局,支持金融发展。我市现有银行业金融机构10家,证券营业部2家,期货营业部1家,保险公司县市级分公司21家,小额贷款公司6家,融资性担保公司2家,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2家,中小企业应急转贷机构1家,形成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民间融资机构为补充的较为完整的金融服务体系。设立电商创业贷、微电影创业贷、新兴产业基金、移民搬迁基金等产业担保基金。在全国首创“互联网+金农保”模式。引进长江证券等5家服务企业上市和挂牌的中介机构,全市有21家企业在陕西股权交易中心挂牌。

(四)创新招商模式,夯实发展后劲

推行“三个三分之一”工作法。三分之一的人处理业务,三分之一的人到项目一线,组织三分之一的人外出招商,卡实工作责任,明确招商任务,确保招商实效。推行全员招商,实施“百支队伍千名干部进万家企业”招商行动。华为、碧桂园、绿地、京东等一批企业集团落户韩城。

(五)运用PPP模式,实现合作共赢

韩城市进入陕西省发改委PPP项目库项目380个,国家发改委项目库项目14个,开工建设8个。投资8.5亿元的108国道韩城禹门口黄河大桥项目是全省第一个实施的PPP项目。总投资10亿元的327国道改造项目正在施工。韩合机场项目已列入国家民航总局机场建设布局规划,填补了黄河沿岸无支线机场的空白。司马迁祠至古城段悬挂式单轨交通项目开工建设。

第三部曲:倾力谋百姓福祉 用心建幸福韩城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有了经济基础,人民群众的需求就会多样化: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等。

(一)一体化发展,推进城乡融合

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韩城市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的通知》和《韩城市新型城镇化(2016-2020年)重点工作分工方案》,实施“多规合一”战略和“一融双新”工程,构建“一带两河三区四镇”的城市空间格局,激活城镇化发展内生动力。推进保障房、城乡道路、公共设施配套、移民搬迁、村镇气化等工作,完成城市规划展览馆、游客服务中心等工程,新增星级公厕22处、污水处理厂10处、休闲公园6处、停车场20处、集贸市场11处、敬老院5处、村史馆4处。实行户籍制度改革,实现城镇落户“零门槛”,持身份证“三分钟”办理户籍,取消各类证明,“互联网+”网上办理,努力让农民和市民平等享受改革发展红利。

大力改善人居环境。全面打响“保卫蓝天”战役,开展铁腕治霾“1+8”行动、20项环境专项整治、工业“治污双百工程”、建设“最美乡村”等,铲除了龙门几十年的面源污染,打造了一批国家级示范镇村。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5.2%,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8.4%,人均公园绿化面积达到9.3平方米,城市功能品位全面提升,被命名为“国家卫生城市”。

破解项目建设用地瓶颈。利用“土储中心+开发公司”双平台,率先在陕西省开展“授信委托、公司承贷、土地抵押、项目支撑”融资模式。通过“迁村腾地、腾笼换鸟、能用尽用、城乡一体”等方法,加大土地收储,解决项目用地5万余亩。单位GDP建设用地规模从1209亩/亿元下降到575亩/亿元,降幅达52.44%,荣获“全国土地集约利用先进城市”称号。

(二)推进农村改革,激发农村活力

建立土地流转机制,实施农村“六化”工程,推进农村“三变”改革,推进工商资本进入涉农领域试点,出台《关于开展鼓励和规范工商资本进入农业的机制创新和政策支持试验的意见》,支持工商资本产业化、集约化、融合化发展。2017年全市工商资本进入涉农领域企业达220家,其中龙头企业40家,投资规模超过20亿元,主要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餐饮业、休闲旅游业、文化产业和扶贫产业,涉及土地面积3万多亩,带动农户2.74万人。

实施农民工返乡创业试点工作。制订农民工返乡创业实施方案,建立5个创业孵化基地、1个双创园区,建立创业孵化项目50个,搭建创业公共服务平台。开展创业培训40期,培训创业人员1560名。出台《关于加快双创园区建设若干举措》,建成扬帆小镇、芝水返乡创业示范基地、万创智慧科技运营公司等创业创新平台,设立韩城市双创园区天使投资引导基金、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等政策性基金,培养孵化创新者、创业者和中小微企业快速发展。

(三)大事小事齐抓,方便群众生活

构建水陆空铁交通格局。投入152辆新能源纯电动公交车,遍布市内公交、通勤一张网。最美沿黄公路全线通车,韩合机场、城市空轨、327省道、蒙华铁路、禹门黄河大桥、太史大街西延和108国道三期等重大项目全面推进,西韩城际铁路、韩城万荣黄河大桥项目相继启动,韩城黄龙、韩城宜川高速公路项目正在进行前期工作。韩城“两小时”经济圈效应已经形成。

建设水景韩城。以建设“西部水乡”和国家湖河连通示范城市为指引,实施“引黄入城济澽”和9个生态湖项目,实现境内7条河流、5座水库、11个湖泊和2个湿地的联通,形成百里河湖水系通道,构筑覆盖全市、布局合理的“水网”体系。建成司马湖、南湖和东湖,形成8.4公里澽河水上航道,贯通古城东到司马迁景区;西湖、北海蓄水指日可待。

建成“1+N”托管模式。开陕西省公立医院托管民营医院先河,西安交大一附院韩城医院建成运营。与西安交大一附院联合成立韩城市医管中心医疗联合体。

办好公平优质教育。统一城乡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完善随迁子女入学办法。2017年新建幼儿园2所、中学1所、小学8所,一次性新增学位1.2万个。普惠性幼儿园占比达到69.51%。

让百姓“舌尖上”更安全。出台《韩城市食品安全委员会成员单位职责和事权划分的实施意见》《韩城市食品安全三级运行分工监管工作机制》;建立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园区,引导小作坊进入园区集中管理经营;建成7个便民市场,小摊贩进入市场统一经营、统一管理。荣获“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称号。

创新提供就业保障。实施万名产业工人就业创业工程,政府新设了大量公益岗位,10000多名产业工人实现了再就业。设立产业扶持专项基金,实施“千人亿元创业引领计划”,城镇新增就业5046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1.2万人。

(四)特色精准扶贫,共奔小康生活

出台《关于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意见》《在全市脱贫攻坚中全面落实“三项机制”的有关规定》《关于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助推精准扶贫、五城联创等重点工作的若干措施》《关于加强脱贫攻坚“双万工程”包联及驻村第一书记的安排意见》,把“四支力量”拧成一股绳。精准落实幸福院建设和运行保障、精神病人收治、大病慢病救助、农业四项补贴等10项政策,延伸拓展12条脱贫路径、120项扶贫措施,全面落实五大精准脱贫工程,贫困发生率由8.1%下降到3.8%,形成了贫困大学生就业全安置、精神病患者全收治、吸毒人员全强戒、大病慢性病全保障、幸福院运行全覆盖、基础设施全配套的大扶贫格局。

(五)多维度推进,韩城更加平安

构建五位一体指挥调度体系,建成以指挥中心为龙头,专业警种联勤联动的合成作战指挥大厅,建成高清视频探头598个、治安卡口28个,人脸识别定位1处,社会视频监控探头16处,购置无人机2架,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

建立律师常态化参与化解涉法涉诉信访案件机制。选派32名优秀律师每周一上午在信访大厅轮流值班。出台《加强基层人民调解工作的意见》《律师参与信访问题化解工作意见》,建立多元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机制。

从生存到发展,从物质到精神,从权利到福利,一座城市的改变,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感触最深。今日韩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接近梦想,也比任何时候更有无比磅礴的力量。赶考新时代,做好答卷人。进入新时代,我们更应乘势而上,承载起50万人民的期待,奋勇踏上新征程!

猜你喜欢
韩城
“黄河边”的韩城现象
鹰爪功
丝绸之路青年学者论坛韩城分论坛隆重举行
清代韩城地区土地流转问题研究
另一种善良顾章玲
另一种善良
暗香依旧
韩城历史文化价值与特色研究
另一种善良
另一种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