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计量模型的我国居民储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2018-07-09 09:59付文静叶爽吴梦王文俊余新宏陈晓晓郭盼盼陈楠方红梅
关键词:储蓄

付文静 叶爽 吴梦 王文俊 余新宏 陈晓晓 郭盼盼 陈楠 方红梅

摘 要:选取国内生产总值、利率、通货膨胀率、S&P;股票指数等主要因素来探究中国具体储蓄行为的规律,发现居民储蓄余额与我国GDP的关系是正相关的,利率水平的变动与居民储蓄的变动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通货膨胀率与居民储蓄水平是负相关的关系,S&P;中国股票价格指数与居民的储蓄率是正相关的。因此,应改善居民个人收入的分配结构,完善金融市场,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机制和社会福利制度,缩小贫富差距。

关键词:居民储蓄;储蓄;异方差;多重共线性

中图分类号:F8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255(2018)02-0028-04

一、引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居民储蓄在不同时期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一直处于增长阶段,因而我国的居民储蓄总额在不断增加,居民储蓄率一直处于较高水平。较高的储蓄率从侧面反映我国的消费率相对较低,商品的需求降低,企业的生产积极性降低,因而进一步影响企业的再生产。随着我国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深,国际上对我国的要求逐渐升高,西方国家希望我国可以促进国内消费,进而在国际市场上发挥重要作用,促进经济增长。[1]面对国内外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具体分析我国居民储蓄的发展规律,必须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找出形成较高居民储蓄存款的原因,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

二、数据来源

三、变量选取

居民储蓄的增长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居民收入、利率、人口结构、社保与金融市场等。本文在进行变量选取时,主要选择了其中的几个方面。[2-3]

(1)国内生产总值(GDP)。选择该变量主要是因为基于国内生产总值会对居民收入水平产生影响,而居民收入的变动又会引起居民储蓄的变动。当GDP不断增长时,说明我国的经济在不断增长,居民的收入同样在增加,因而选取了可以影响居民收入的因素来深入分析其对居民储蓄的影响。

(2)利率。居民储蓄是存入银行以获取利息收益的,而利率则是反映其收益大小的主要因素,利率的变动对居民储蓄具有显著的影响,因而选取利率作为变量之一。

(3)通货膨胀率。本文中通货膨胀率是基于消费者价格指数CPI计算的,由于储蓄的增加从另一方面反映了消费的减少,消费是和储蓄相对而言的。而通货膨胀率会影响到消费,因而选择通货膨胀率是从消费的角度分析居民储蓄的影响因素。

(4)中国股票指数年率(S&P;)。本文主要研究的是股票市场对其影响,因而选择股票指数作为变量。而我国的股票指数,有上证指数、深证指数,而本文选择将S&P;指数作为变量之一,是因为我国股市起步较晚,还不是太完善,而S&P;指数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因而选择S&P;指数作为变量。

四、模型建立[4]

根据表1,利用计量经济学EVIEWS7.0,数据进行多元回归后回归模型如下:

SAV= -12974.94 + 0.792580X1 + 896.3888 X2 – -2844.385 X3 + 16.60740 X4 + Ut

T= (-1.680681) (51.55149) (0.457092) (-2.123622) (0.284353)

其中,SAV为居民储蓄余额,X?????????????1为国内生产总值; X?????????????2为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 X?????????????3为基于CPI计算的通货膨胀率; X4是S&P;中国股票价格指数,U为随机干扰项,t表示时期。

下面對模型进行计量经济学检验。

(一)拟合优度检验

由数据可以得到:判定系数 ,调整判定系数 ,系数均较高,都比较接近1,这说明该模型对样本的选取的拟合优度较高。

(二)F检验

分别针对H0:Ci=0(i=1,2,3,4),给定显著性水平 ,在F分布表中查出自由度为k-1=3和n-k-1=13的临界值 ,根据分析结果可以得到F=796.0499,由于796.0499远远大于8.71,应拒绝原假设,即说明回归方程显著,说明GDP、利率、通货膨胀率、S&P;这些变量确实对居民储蓄余额的变动具有显著影响。

(三)异方差检验

分析表2可知:P值=0.398>0.05,由怀特检验知,当P>0.05时,我们认为是接受原假设,该模型不存在异方差。

(四)模型的自相关检验

在进行自相关检验时,笔者主要运用的是偏相关系数检验:在方程窗口中点击View\Residual Test\Correlogram-Q-statistics,并输入滞后期为16,得出显示残差的各期相关系数和偏相关系数。

分析表3,我们可知自相关系数与偏自相关系数均是小于0.5的,因此,我们认为该模型是不存在一阶与二阶的自相关性的,即接受原假设。

(五)模型的多重共线性检验

利用简单相关系数法进行多重共线性的检验,我们可以得到表4:

根据上表可以得出,各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较低,相关程度并不是很高,因此可以认为该模型不存在多重共线性。

(六)模型分析

对于居民储蓄模型SAV= -12974.94 + 0.792580X1 + 896.3888 X2-2844.385 X3 + 16.60740 X4 + Ut,通过了模型显著性检验,此模型能够客观揭示居民储蓄与诸多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能够付诸应用。可以进行以下经济对象关系分析:

(1)通过模型可知,居民储蓄余额与我国GDP的关系是正相关的。主要是因为GDP的变动表明了当时国家经济现状,当我国GDP水平越高时,居民的收入水平则会相对增加,因而居民储蓄会受到影响,呈现相同的增长趋势。同时根据模型可知,我国居民储蓄水平增加的很大一个原因是收入水平的提高。

(2)通過模型可知,利率水平的变动与居民储蓄的变动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这表明当利率水平较高时,人们会增加储蓄额,这主要是因为在高利率时期,居民进行消费,会得到较高的边际成本,因而人们会减少消费,增加储蓄,以获得较高的利息收入;反之,情况则会相反,当利率水平较低时,由于获得利息较低,人们则会减少储蓄,转向投资和消费领域。

(3)通过模型可知,通货膨胀率与居民储蓄水平是负相关的关系。当通货膨胀率较高时,居民的储蓄水平则会较低;而当市场具有较低水平的通货膨胀率时,居民的储蓄水平则会相对较高,二者之间是反向变动的。这主要是因为,当通货膨胀率较高时,居民储蓄存款的利率是相对较低或者是负值的,因而人们会减少储蓄,转向其他领域。

(4)通过模型可知,S&P;中国股票价格指数与居民的储蓄率是正相关的,据此可知,这与我们的正常逻辑是相反的。因为一般情况下,当居民的储蓄增加时,投资到其他领域的资金相对会减少(包括股票市场),因而,它们应该存在负相关的关系,而不是正相关。在本次分析论证中,出现该结论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我国的资本市场建立还不是很完善,存在着较大的问题,例如市场不规范、制度法律不健全等,存在着较大的股票投机行为。

五、政策建议

目前我国居民储蓄持续增长,储蓄率位于世界第一,但是实际消费水平却相对较低,针对我国高储蓄的现状具体分析,拟提出几点调整措施:

(一)改善居民个人收入的分配结构

根据边际消费递减规律可知,收入水平越高,边际消费倾向越低。然而我国的经济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居民的收入水平会不断增加,这说明居民储蓄水平将会随着上升,因此要降低居民储蓄增长水平,应改善居民的收入分配结构,拓宽居民的投资渠道,刺激消费,进而减少储蓄。

(二)完善金融市场

健全股票市场等金融市场,扩大金融市场的准入机制,推进金融体制的改革。建立一个健全的金融市场,配备完善的法律法规、服务等配套措施,这有利于鼓励更多的人进入金融市场进行投资、融资。由于目前我国金融市场准入机制的限制,导致一部分人群难以进去投融资,更多的资金只能够存入商业银行等存款机构。打破格局,有利于更多的人进入金融市场,投资渠道的拓宽,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居民储蓄存款。

对于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来说,开发新产品以满足居民需求,引导鼓励消费。例如各商业银行可根据自身特色,制定灵活的金融政策,开发新的金融产品。完善信用体系,完善车贷、房贷、助学贷款等,增大各类贷款的放款额度,以鼓励居民消费。

(三)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机制和社会福利制度

虽然我国近年来在社会保障和福利方面颁布和执行了很多规章制度,但是与西方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大部分居民还是缺乏消费的信心。因而应尽量出台一些增加居民对未来支出降低、收入增加的预期,而增加即期消费的政策,增加居民消费信心,降低其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我们可以通过增加社会消费购买力,来达到降低居民储蓄的目的。进行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和调整社会供给,满足社会高收入人群的消费需求,扩大高收入人群的社会购买力,降低其储蓄存款的倾向。

(四)缩小贫富差距

过大的贫富差距会影响居民储蓄,因而我们应该缩小贫富差距,例如加强政府的公共服务,完善医疗、就业、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降低居民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保障低收入人群的生活成本,让其有更充足的资金满足自己的生活需求、精神需求和投资需求。

参考文献:

[1]顾薪宜.中国居民储蓄影响因素分析[D].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2013.

[2]张咪,吴礼斌.基于逐步回归法的居民储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8(2):86-88.

[3]张晶.我国居民储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时间序列数据的实证研究[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7,16(1):36-42.

[4]李子奈.计量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63-140.

(责任编辑 胡增芳)

Empirical Analysis on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Chinese Residents Savings based on Econometric Model

YU Xin-hong, CHEN Xiao-xiao, GUO Pan-pan, CHEN Nan, FANG Hong-mei, FU Wen-jing, YE Shuang, WU Meng, WANG Wen-jun

(Economic and Technical College, 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Hefei 230011, China)

Abstract: The authors explore the rules of Chinese residents savings behavior using key factors such as GDP, interest rate, inflation rate, S&P; stock index, etc.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positive relations between Chinese residents savings balance and Chinas GDP and also positive relations between the change of interest rate level and the change of Chinese residents savings, while the inflation rate is negatively related to Chinese residents savings level, but positive relations can be seen between S&P; stock index and Chinese residents savings rate. Therefore, the authors suggest that China should improve the distribution structure of residents personal income, optimize financial market, establish and perfect social guarantee mechanism as well as social welfare system in order to narrow the gap between the rich and the poor.

Key Words: residents savings; savings; heteroscedasticity (ARCH); multicollinearity

猜你喜欢
储蓄
俄罗斯:存钱养老越早越好
储蓄账户是什么?
基于lntensity Analysis方法的四川省农村居民边际储蓄倾向变化特征分析
储蓄永远是富人思维
储蓄永远是富人的思维
储蓄方法面面观
部分储蓄国债暂停发行
储蓄的历史
吴敬琏:中国储蓄率“虚高”
人生是一种储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