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斜视矫正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2018-07-09 13:22施晓剑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8年22期
关键词:斜视评分小儿

施晓剑

【摘 要】 目的:分析小儿斜视矫正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在本院进行小儿斜视矫正术的86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43例,观察组应用围手术期护理,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将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术后12h、24h POnV评分以及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小儿斜视矫正术患儿应用围手术期护理,能够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关键词】

小儿斜视;斜视矫正术;围手术期护理;常规护理

小儿斜视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其是指两眼不能同时对目标进行注视,属于眼外肌疾病,通常可将其分为共同性斜视与麻痹性斜视两种。共同性斜视临床特征为第一眼位与第二眼位斜视度相同、眼球无运动障碍,而麻痹性斜视则为复视、眼球存在运动障碍,有先天性,也有外伤、全身性疾病所致。现目前,临床治疗小儿斜视主要采用手术矫正,但小儿因年龄较小,耐受力较差,手术过程中不能很好的与医生配合,继而对治疗效果造成影响,因此需要在其围手术期做好相应的护理,为手术顺利的完成提供保障,促进患儿恢复健康[1]。本研究分析小儿斜视矫正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在本院采用小儿斜视矫正术治疗的86例患儿,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43例,观察组男23例,女20例,年龄3~9岁,平均年龄为(6.34±1.03)岁,其中包括25例外斜视,18例内斜视;对照组男22例,女21例,年龄3~10岁,平均年龄为(6.58±1.06)岁,其中包括24例外斜视,19例内斜视。所有患儿通过相关检查均确诊为小儿斜视,排除心、肝、肾患有严重疾病的患儿,以及患有严重精神疾病的患儿。两组患儿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P>0.05),可进行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仔细观察患儿病情的变化情况,观察组应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其内容为:1)健康宣教:患儿入院后,护理人员需要对其病情进行充分的了解,并针对其制定合理有效的健康教育方案。并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向患儿及其家属详细的讲解疾病的基础知识、治疗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等。主动积极的与患儿进行沟通交流,获取患儿的信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患儿与家属的认知度,提升手术配合度,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2)心理护理:因患儿年龄较小,在疾病、陌生环境等情况的影响下,极易出现紧张、恐慌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对此需要充分了解患儿不同时刻的心理状况,并且针对其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缓解患儿不良情绪的发生情况。与患儿家属进行沟通交流,让其与护理人员一同对患儿进行安抚、鼓励,提高患儿治愈的信心。采用和善的态度,耐心的与患儿保持沟通交流,对患儿提出的问题进行详细的说明,与患儿建立友好的关系。3)术中护理:护理人员协助患儿做好准备工作,与患儿保持沟通交流,仔细观察患儿是否有不适情况,缓解其恐惧、紧张等不良情绪。此外,手术过程中密切的配合医生进行各项相关的操作,手术完成后在医生的指导下,对患儿进行静脉注射地氟哌利多等药物,防止患儿术后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4)术后护理:手术结束后将患儿送回病房,仔细观察患儿是否有不良反应发生,患儿清晰后告知其手术很顺利,并且在交流的过程中对患儿进行表扬,告知其表现很好,需要继续保持。便于之后的护理工作,达到促进患儿康复的目的。指导患儿保持呼吸道保持通畅,避免发生误吸、窒息等不良情况。

1.3 观察指标

统计比较两组患儿的术后12h、24h的恶心呕吐评分(POnV)、住院时间、护理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POnV评分越高表明患儿恶心呕吐情况越严重,护理质量采用自制的评分表进行评分,其中包括健康教育、基础护理、专科护理、病房管理等,分值为0~100分,评分越高表明护理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用SPSS 22.0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行χ2检验。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术后12h、24h POnV评分以及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术后12h、24h POnV评分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下表1。

2.2 两组患儿护理质量比较

观察组护理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下表2。

2.3 两组患儿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满意32例,一般10例,不满意1例,满意度为97.67%;对照组:满意25例,一般12例,不满意6例,满意度为86.05%,χ2=9.028,P=0.002。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斜视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眼外肌疾病,其是指两眼不能同时注视同一个目标,主要包括麻痹性斜视和共同性斜视,引起该疾病的因素为遗传因素、眼外肌发育异常、眼的调节与集合作用过强等,对患儿的正常发育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对患儿的心理造成了不良影响。该疾病主要采用手术治疗,在手术过程中会对患儿的眼外肌造成牵拉,继而导致患而术后发生不良反应,最终对其恢复造成影响,为了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需要采用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围手术期护理是一种贯穿于整个手术过程的护理模式,其通过对患儿进行健康教育,提高患儿的认知度,针对其不良情绪进行心理疏导,缓解患儿不良情绪的发生情况,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继而促进患儿康复,同时还能提高护理满意度[3-5]。本研究分析小儿斜视矫正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12h、24h POnV评分以及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对小儿斜视矫正术患儿应用围手术期护理,能够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汪洁,姚家奇,周静.小儿斜视矫正术的围手术期护理研究[J].中国美容医学杂志,2017,26(08):125-127.

[2] 于麗,谢万红.全麻下小儿斜视矫正术围手术期的护理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08(20):202-203.

[3] 李科伟.儿童斜视矫正术围手术期临床护理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05(03):75-76.

[4] 郁舒妍,杨笑.96例儿童斜视矫正围手术期护理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25):365-366.

[5] 梁丽芬.儿童行显微斜视矫正术围手术期的护理[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7,11(09):188.

猜你喜欢
斜视评分小儿
APACHEⅡ评分在制定ICU患者护理干预措施中的应用研究
发现斜视后应该如何治疗,你知道吗?
双周最佳阵容
双周最佳阵容
小儿难养
双周最佳阵容
斜视手术后如何防复发
孩子“心不在焉”可能是斜睨眼
小儿惊厥紧急处理
容易混淆的两种小儿紫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