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化疗患者的心理护理要点及对认知行为影响分析*

2018-07-10 09:15董韶丽林州市肿瘤医院手术室河南安阳456550
现代医药卫生 2018年13期
关键词:依从性乳腺癌化疗

董韶丽(林州市肿瘤医院手术室,河南安阳 456550)

乳腺癌属于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1],病变于乳腺上皮组织,近年来该类疾病的发病率逐年递增,关于其具体的发病原因尚无明确的定论。医生会对该类患者给予外科手术治疗,但术后进行的化疗、激素治疗、放疗等对癌细胞进行破坏时,也会对患者产生不良反应、体形改变等情况,导致许多患者出现各种心理问题[2-3]。为此,本研究选择了104例乳腺癌患者,分别给予不同的护理模式,分析其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1月20日至2017年1月20日本院就诊的乳腺癌化疗患者104例,均为女性。所有患者的疾病均获得病理诊断确诊,排除其他恶性肿瘤患者、存在精神疾病史患者、严重脏器功能障碍患者。将所有患者按信封随机分组模式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各52例。常规组患者中年龄 25~59岁,平均(40.23±2.52)岁;浸润性导管癌18例,导管内癌16例,髓样癌13例,其他5例。试验组患者中年龄24~58岁,平均(40.15±2.78)岁;浸润性导管癌17例,导管内癌16例,髓样癌15例,其他4例。两组患者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护理方法常规组患者给予传统护理模式,严密观察其各项生命体征并记录。试验组患者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模式。(1)对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包括基础病情、特格特征、以往病史、生活习惯、家庭条件等,便于制定个性化的心理护理方案。(2)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便于建立优良的护患关系,多鼓励、安慰患者,帮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讲解疾病治疗的意义。(3)帮助患者创造良好的住院环境,入院后,

应及时向患者介绍医院的环境、主治医生与护理人员的基本情况等,尽量满足其日常生活需求。(4)加强社会支持,应获取患者家属的大力支持,指导其如何对自身的不良情绪进行控制,多给予精神上的鼓励与安慰。(5)科室可定期开展病友之间的交流会议与座谈会,可每隔1~2个月开展1次,便于患者之间对病情进行相互交流,对其治疗经验进行分享;同时举办咨询会,便于帮助患者答疑解惑,加强其化疗重要性的讲解,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坚定其对于疾病治疗的信念,缓和不良情绪。

1.2.2观察项目 (1)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不良情绪评分:其中焦虑情绪变化情况选择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评价,50分为临界值,随着评分的递增,焦虑情绪将逐渐显著,评分在50~59分表示轻度焦虑,评分在大于59~69分表示中度焦虑,评分超过69分表示重度焦虑。抑郁情绪变化情况选择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价,随着评分的递增,抑郁情绪将逐渐显著,评分在53~62分表示轻度抑郁,评分在大于62~72分表示中度抑郁,评分超过72分表示重度抑郁[4-5]。(2)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依从性:完全依从表示对化疗与护理方案完全遵从;部分依从表示对于化疗方案与护理措施存在一定的分歧,经过医护人员的讲解后遵守;不依从表示对化疗与护理方案完全不认同[6]。(3)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选择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LQ-C30)进行分析,对比两组的社会功能、情感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躯体功能,评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佳[7]。

1.3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不良情绪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SAS、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SAS、SDS评分较护理前降低,且试验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不良情绪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不良情绪评分比较(±s,分)

注:-表示无此项;与同组护理前比较,aP<0.05

组别 n试验组 52常规组 52t -P -46.59±6.20a52.10±7.12a4.208 5 0.000 1 SAS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58.46±7.25 58.47±7.15 0.007 1 0.994 4 42.58±5.50a48.96±5.89a5.709 0 0.000 0 SDS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61.52±8.25 61.48±8.47 0.024 4 0.980 6

2.2两组患者护理依从性比较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的护理依从性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依从性比较[n(%)]

2.3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试验组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表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注:-表示无此项

组别 n试验组 52常规组 52t -P -躯体功能41.26±7.57 35.69±6.25 4.091 6 0.000 1社会功能46.89±7.25 40.58±7.12 4.477 9 0.000 0情感功能53.12±8.36 44.57±6.58 5.795 2 0.000 0认知功能45.89±5.69 40.28±5.26 5.220 7 0.000 0角色功能42.01±7.25 35.02±6.47 5.187 3 0.000 0

3 讨 论

乳腺癌属于一类恶性肿瘤,近些年来其发病率逐年递增,患者多半选择手术、放化疗等方案进行综合治疗。其中化疗是依据化学药物对癌细胞的增殖、转移、浸润等活动进行阻止,帮助患者将癌细胞及时杀灭,属于一类全身性治疗方式,但是在治疗时将会对患者的正常细胞造成损伤,引发多种药物不良反应现象[8]。许多患者将会伴不良情绪,身体上的缺陷将会导致自卑、暴躁等情绪,治疗时伴脱发、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将会使得患者的精神负担加重,引发较差的依从性,对疾病治疗效果造成影响,且不良情绪也会对患者免疫功能的恢复与生活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9]。

对患者给予化疗后,许多患者对于疾病的健康知识缺乏系统认识,手术治疗后缺乏自信,在引发不良情绪的同时容易导致白细胞水平下降、抵抗力下降、食欲下降等情况。为此,要求护理人员应全面评估患者的基本情况,包括基础病情、治疗方法、性格特征、家庭情况等,同其讲解疾病治疗的重要性、意义、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等,将其不良反应的症状严密观察与对症处理,给予个性化的心理护理方案,将患者对于疾病治疗的信念坚定,加强对症干预措施,将其不良反应与不良情绪有效缓解。本研究对试验组患者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方案,帮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面对疾病治疗,加强术后针对性的心理指导,多鼓励、关心患者,对其基本需求尽量满足,将其依从性提高。有关研究指出,对乳腺癌患者的基本病情、情绪状态、性格特点进行评估,将其求生愿望激发,讲解以往医院治疗成功的案例,多开展病友交流会议等,便于增加其治疗的信心[10]。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不良情绪明显改善,护理依从性较高,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包括社会功能、情感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躯体功能)均明显较高,保证了良好的生活质量。

综上情况可知,对乳腺癌化疗患者给予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措施,便于将其不良情绪改善,优化护理效果,提高认知行为。

猜你喜欢
依从性乳腺癌化疗
绝经了,是否就离乳腺癌越来越远呢?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乳腺癌是吃出来的吗
胸大更容易得乳腺癌吗
别逗了,乳腺癌可不分男女老少!
跟踪导练(二)(3)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Ⅱ~Ⅲ期NSCLC患者术后辅助化疗依从性分析
化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处理
顺铂联合多西他赛同步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