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探索

2018-07-10 13:35范宝峰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7年11期
关键词:途径心理健康小学生

范宝峰

[摘 要]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长期以来,心理健康教育没有引起学校、家长的足够重视,不利于孩子全面、健康的成长。文章提出了学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

美国心理学家特尔曼说:“取得成就的因素不在于智力、学历等,而在于是否具备有自信心、进取心、意志力等健康心理品质。”健康心理品质是人的综合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展,以及各方面的竞争压力,在学习、生活、社会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这些问题若不能得到及时化解,将会使学生产生不良情绪,影响学生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因此,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已是当务之急,刻不容缓。

一、小学生的不良心理表现及原因

2017年5月,我们“有效实施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课题组通过网络问卷,对1200余份答卷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小学生中普遍存在有以下几种不良心理现象:

1.性格孤僻,团队意识薄弱。

现在许多小学生都是独生子女,缺少玩伴儿,再加上家长忙于工作无暇与孩子沟通,更因家长缺乏相关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不能与孩子进行有效交流,导致孩子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造成孩子性格孤僻,不善言谈,不愿与人交往或不善与人交往,对集体生活出现严重的排斥心理,团队意识极为薄弱。

2.独立能力差,依赖心理严重。

大部分小学生一方面受到父母过度保护、过分溺爱,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另一方面部分学校片面追求文化课教学成绩,不能很好地落实素质教育,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导致许多学生依赖心理严重,抗挫能力差。

3.自我为中心,高年级学生出现逆反心理现象。

由于受家庭和社会的不良影响,一些孩子不能正确认识自己,过高的估计自己的能力,以自我为中心,听不进老师和家长的意见,到了中高年级逆反现象较为普遍。

二、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尝试

我们将调查结果汇总后,学校领导从培养全面发展学生的高度大力支持课题组的工作。半年来,我们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开展多种培训活动,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水平。

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效果。因此,面对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的现状,必须加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专业教学能力,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需求。为此,学校采取了多种措施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有计划安排教师外出学习聆听专家讲座;学校心理咨询师定期对全体教师进行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知识培训;督促教师自学专业心理学书籍;鼓励教师参加心理咨询师学习考核,对成绩优异的予以奖励;每周一节心理健康示范课,课题组成员积极参加上课、听课、评课活动等,采取先进引领、榜样示范的方式促进教师成长。

2.依托心理健康教育课、班会课的主渠道作用,持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我们坚持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班会课作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在这些课堂上,通过多种游戏和活动对学生进行感恩、诚信、友善、合作等主题教育。唐艳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不能够正确认识自己,课堂上不能积极回答问题,各种比赛活动不敢参加,沉默寡言,不爱与人交往……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她设计了一节班会课,整节课分为五大环节:(1)亮我歌喉,测试自信;(2)故事引領,感知自信;(3)情景表演,寻找自信;(4)剖析自我,树立自信;(5)情景再现,展示自信。这些环节步步推进,使学生认识到自信的重要性,体验自信带来的成就感、愉悦感,大大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3.开设“七彩光”课程,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品质。

教师不仅要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还要高度重视小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培养。但仅靠文化课学习,还远远不能满足学生们的心理需求和成长需要,为了促进小学生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我们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兴趣课程及课外活动来充实学生们的精神世界,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从而使学生们的身心得到和谐健康的发展。

学校利用每周三下午第三节课开设“七彩光”课程,学生们可以自由选择巴乌、葫芦丝、口风琴、架子鼓、街舞、围棋、简笔画、剪纸、趣味数学等21门兴趣课程,多彩的课堂激发了学生们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引领他们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遨游。这些课程开阔了学生们的视野,增长了学生们的知识,也有效地促进了他们心理的健康发展。

为培养学生们团结协作、吃苦耐劳、奋发向上的精神品质,强化集体意识、纪律观念,学校组织五六年级学生进行了5公里远足活动,并精心组织团队游戏。这次活动磨砺了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也使他们更为深刻地理解了团队精神的内涵。

4.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学的有机渗透,潜移默化教育学生。

为了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我们特别要求在各科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与融通,形成教育合力。比如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进行了以下尝试,效果明显。

(1)通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有意识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促进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逐渐形成。小学语文教材知识分为五大主题,即爱自己、爱人民、爱自然、爱祖国、爱科学,教师通过有效地挖掘这些爱的素材,唤醒学生内心爱的种子,使学生的情感与情操得以陶冶。我在进行阅读教学《蓝树叶》这篇课文时,启发学生对日常生活中出现的类似现象进行回忆:如果是我,当时会如何做呢?将来再碰到这样的事情,我怎样处理更合适呢……在教师引导下,学生明确只有和别人建立良好的关系、进行正确的交流和沟通,才会不断增强自信心、归属感以及安全感。

(2)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孟德斯鸠说过:“读书对于我来说是驱散生活中的不愉快的最好手段。没有一种苦恼是读书所不能驱散的。”为鼓励小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在阅读中提升素养、健全品格,我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每周两节阅读课给学生足够的集中阅读时间;一月举行一次全校范围内的“读书推介会”,同学们交流读书心得、推荐自己心仪的图书给同伴;一学期举行一次图书漂流活动,实现好书共分享……丰富多彩的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们的阅读兴趣,更重要的是陶冶了孩子们的情操,在阅读过程中逐渐形成勇敢、热情、真诚、团结、坚毅等优秀品质。

5.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咨询室的功能,开通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专业渠道。

为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水平,使心理有障碍的学生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指导,在课题组的努力下,我们学校建立了心理咨询室。心理咨询室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两名,配备了能满足个体咨询和团体辅导的器材。学校心理咨询室全天开放,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重點干预、广泛覆盖的原则,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一方面有效地帮助学生缓解心理压力,解决心理问题,预防和干预恶性事件的发生;另一方面提高了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他们发掘潜能、完善人格,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心理咨询师会为求助的每位学生建立详细、完善的心理健康成长档案,除了对问题描述、干预过程、转变效果记录之外,还对学生的性格、智力、学习适应性、生活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以及家庭情况、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等相关情况搜集整理。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档案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 学校依次适时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小学生作为21世纪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将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让孩子们在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但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课题组全体成员将在这条道路上执着追求、潜心研究,为培养小学生健康心理品质做出更深入地探究。

参考文献:

[1]《小学生心理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 刘锦娟 广西教育 2007.4

本文系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课题”,“有效实施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课题批准号(2017)—JKGHYB-0971)成果之一部分。

猜你喜欢
途径心理健康小学生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构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径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