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沿海小麦田菵草发生危害现状及防控对策

2018-07-11 10:47梅爱中邰德良钱爱林王春兰
福建稻麦科技 2018年2期
关键词:磺隆东台市田块

梅爱中,李 瑛,邰德良,钱爱林,王春兰

(江苏省东台市植保植检站,江苏东台224200)

东台市地处长江下游、苏北沿海,常年稻麦两熟,近年来,由于耕种方式改变和除草剂长期单一使用等诸多因素影响,菵草已从次要杂草逐步上升为部分田块主要杂草,在东台麦区小麦田迅速蔓延。为有效应对小麦田菵草快速上升势头、探究防除技术,2013年以来,笔者对其生物学特性、发生为害规律进行了系统调查观测,基本摸清了当地小麦田恶性杂草菵草的生物学特性及出草规律,剖析了其高频率发生的影响因素,同时结合当地生产实际和几年的试验,就今后如何更好开展防治进行了探讨。

1 发生特点

菵 草( Beckmannia syzigachne(Steud.)Fernald)别名菵米、水稗子、扁稗子,禾本科、菵草属一年生草本。幼苗子叶留土。第1片真叶带状披针形,先端锐尖,具3条直出平行脉,叶舌透明膜质,顶端常2深裂;无叶耳;叶鞘紫红色,亦具3条脉。第2片真叶具5条直出平行脉,叶舌三角形。秆直立,具2~4节;叶鞘无毛,多长于节间;叶片扁平,粗糙或下面平滑。圆锥花序分枝稀疏,直立或斜升;小穗扁平,圆形或倒卵圆形,灰绿色,成覆瓦状排列于穗轴的一侧;颖厚草质,白色膜质边缘,具淡绿色的横纹;外稃披针形,常具伸出颖外之短尖头,内稃稍短于外稃;颖果长圆形,黄褐色;花果期4—10月,种子繁殖[1]。菵草多生于水边和潮湿地方。在当地水稻、小麦田都有发生,主要发生在麦田。小麦田菵草发生呈以下特点。

1.1 杂草密度高,上升速度快

2015—2016年秋冬季调查,中西部地区一般田块有禾本科杂草1 500~3 000株/m2,其中菵草占1%~5%,少数田块菵草密度高达7 000株/m2以上。2017年4—5月调查,菵草平均残留密度2.93株/m2、频度10.74%,分别比2014年上升8.7倍、2.5倍(表1)。同时菵草发生面积也在逐年扩大,2005年仅溱东镇开庄等村少数麦田查见,全市发生面积不足200 hm2。近几年菵草发生面积不断增加,分布范围更加广泛,2014年全市发生菵草的面积增加到 1 313.33 hm2,2017年达 5 726.67 hm2,14个镇都能查见,其中中西部地区明显偏多,东部地区略少(表1)。

表1 小麦田菵草调查统计(2014—2017)

1.2 全年有2个明显出草高峰

菵草具有1个冬前出草峰和1个春后出草峰。一般年份以秋季出草为主,菵草的出草时间和出草量受田间湿度影响较大。2016—2017年田间系统定点观察,播后27~35 d进入冬前出草高峰,由于麦子冬前雨水足、墒情好,田间菵草出草快,出草量占全年总量的92.7%,翌年2月中下旬进入春季出草高峰,出草量占全年总出草量7.3%(图1)。

图1 2016-2017年菵草消长动态

1.3 地区田块间出草量差异大

全市麦田均有分布,以堤西里下河稻茬麦势低洼、土壤粘重的田块危害较重,堤东沙性土质发生轻。近4 a调查统计(表2),西部地区麦田菵草密度平均2.86株/m2,频度10.03%;中部地区平均密度1.50株/m2,频度5.83%;东部地区平均密度0.06株/m2,频度1.93%。免少耕田块重于耕翻田块,稻茬麦田较旱茬麦田杂草发生重。上年重发田块草籽基数大,相对发生更重。2016年调查,稻茬麦田菵草平均密度2.18株/m2、频度7.83%,分别是旱茬麦田的36倍、4倍;免耕田块平均密度11.93株/m2,耕翻田2.37株/m2,免耕田是耕翻田的5倍。

表2 不同区域小麦田菵草调查统计

1.4 危害损失严重

菵草根系发达、生长迅速,抽穗后顶叶又宽又长,严重影响小麦的光合作用。由于杂草与小麦争肥、争水、争光照,造成小麦有效穗数、每穗粒数都随杂草密度增加而下降,严重影响小麦生长及产量形成,严重的造成失收。江苏省东台市植保植检站2015年和2016年试验,不用药防除、菵草密度2 000株/m2以上的小麦田,自然产量损失率分别为33.8%和41.6%。

2 原因分析

2.1 药剂品种改变,促进了菵草种群的发展

21世纪初,麦田禾本科杂草防除,冬前主要以异丙隆土壤封闭或杂草1叶1心期喷雾,覆盖率占麦田面积80%以上,麦田杂草(包括菵草)基本上都得到了控制。2009年冬季强寒流影响,造成使用异丙隆的小麦出现严重“冻药害”以来,异丙隆在东台市的使用面积大幅下降,禾本科杂草防除主要应用精噁唑禾草灵、炔草酯等茎叶处理剂,随着上述药剂品种的连续使用,田间草相发生了明显变化,过去并不严重的菵草种群得到了迅速发展。

2.2 菵草成熟期早,繁殖倍数高,种源积累足

江苏省东台市植保植检站盆栽试验和田间观察,在正常年份,菵草成熟比小麦早10 d左右,单株分蘗10~15个,单穗颖果500~900粒,种子具自然脱落特性,同一穗上种子先成熟的先落籽,后成熟的后落籽,在小麦收获前草种几乎全部脱落,成为来年杂草发生的主要种源,通过连续多年积累,为菵草重发提供了充足的种源。

2.3 免耕、少耕等轻简耕作方式有利于菵草发生

随着稻茬麦田免耕、少耕措施的推广,大量杂草种子滞留于土表,有利于种源逐年积累。稻套麦、板茬麦、旋耕麦等多样的小麦栽培方式及秸秆覆盖等,给除草剂使用带来一定难度。部分种田大户由于管理措施跟不上,种麦较粗放,土垡大,土壤处理或茎叶喷雾药剂难以到达靶标部位,造成杂草防除效果下降。

2.4 防除技术不到位,有利杂草发生

当地小麦田禾本科杂草种类多,常见的有十多种,苗龄小时区分难度大,导致不少农户在除草剂选用上严重不适合,造成防除效果差或者无效;部分农户只注重了冬前化除,而忽视了冬后出草的防除;见草用药,过分依赖春季化除,却贻误了冬前最佳用药时机,导致草龄过大,即便加大用药用水量,有时防治效果也不尽如人意。

2.5 种子传播方式多样

菵草种子主要通过灌水传播,作物收获后,田间和水沟田成熟的菵草种籽飘浮于水面,随水流入其它田块。另外,也可经秸秆还田、种子调运等多渠道的传播。传播方式多样化导致菵草发生区域扩大,发生面积不断增加。

2.6 菵草抗(耐)药性问题突出,化除效果不理想

近年来,不少地方反映菵草对麦田常用除草剂如异丙隆、精噁唑禾草灵(骠马)等的抗药性上升明显,防效不足50%。韩玉皎等研究麦田菵草对精噁唑禾草灵、炔草酯、甲基二磺隆等产生了明显抗性[2,3]。据江苏省农科院娄远来研究员介绍,2015—2016年全省多点取样测定结果,麦田41个菵草种群中有22个种群对精噁唑禾草灵、炔草酯产生明显抗性,10个对啶磺草胺和甲基二磺隆产生抗性。抗性菵草种群的不断壮大,已经严重影响到大面积的除草效果。

3 防除对策

3.1 推行轮作换茬,实施精耕细作

对连年种植大、小麦,菵草发生严重的田块科学合理轮作,形成不利于菵草种子保存的生态环境。由于免、少耕耕作措施的推广,使得大量杂草种子滞留于土表,有利于杂草萌发。在小麦种植前进行适当深翻,可降低杂草出土基数。加强田间管理,合理肥水运筹,促进麦苗健壮生长,以苗控草。

3.2 精选小麦种子,科学秸秆还田

小麦繁种田在小麦收获前要认真进行田间去杂,清除田间残留的菵草等杂草,收获后精细筛选,淘汰混杂在小麦种子内的杂草种子,减少杂草籽带入田间可能。脱粒场所也要清扫干净,以控制菵草的扩散和蔓延。对菵草发生量大的田块,小麦秸秆不还田。

3.3 调整药剂配方,适时化学防除

以安全为前提,高效为目的,因时制宜,选准药剂配方,保证化除质量。

3.3.1 播前土壤处理 免耕麦在播种前1~2 d,每667m2选用10%草甘磷水剂300~400 mL加水30 kg喷雾,防效可达95%。

3.3.2 苗前土壤处理 在小麦播后出苗前用异丙隆进行土壤封闭处理,正常情况下会对菵草等杂草有良好的封杀作用。

3.3.3 苗后茎叶处理 在小麦3叶期前用异丙隆进行茎叶处理,对处于幼苗期的菵草也有较好的杀灭效果。其它药剂如炔草酯、唑啉草酯、甲基二磺隆、精噁唑禾草灵也有不错的防效,此外与氟唑磺隆、啶磺草胺等配合使用防效会更佳。3叶期以上的菵草,异丙隆常规用量防除效果不佳,适当增加用药量能提高防效。生产上防效不好往往与密度过高,草龄过大,墒情不好,用水量不足,甚至部分杂草已产生抗性多因素有关。江苏省东台市植保植检站试验,2017年2月14日菵草2叶期用药,药后60 d调查,每667m2用50%异丙隆150 g+15%炔草酯30 g、70%氟唑磺隆3.5 g+15%炔草酯40 g防效均达98%以上,单独使用15%炔草酯40 g、50%异丙隆250 g、5%唑啉草酯120 mL、69 g/L精噁唑禾草灵(骠马)120 mL防效也在98%以上,30 g/L甲基二磺隆35 mL、7.5%啶磺草胺12.5 g单用效果略差(表3)。

表3 几种除草剂单、混使用对菵草的防除效果(2017年,东台)

为提高防效应注意以下几点:加强调查,分清杂草,选准药剂,针对性用药;及时掌握天气变化,把准用药窗口期,治早治小;提倡选择压高的不同单剂合理混配[4],尤其针对抗性群体,既可提高防治效果,又能降低药害风险;秋播偏晚,出草高峰延后,秋季化除空间不大的,更要重视早春的用药;喷药要均匀,水量要用足,天气过于干旱可以适当制造墒情。

猜你喜欢
磺隆东台市田块
东台市精准约谈 强化企业责任意识
“施肥宝” 微信小程序端设计与实现
SDF5 Encoding P450 Protein Is Required for Internode Elongation in Rice
田块尺度上的农田土壤Cd污染分布不均匀性*
75%醚苯磺隆水分散粒剂的制备
土地整治项目中土地平整设计技术研究
洗书记
练琴记
10%苄嘧磺隆·异丙草胺可湿性粉剂对水稻抛秧田杂草的防除作用
我国冬小麦区菵草种群对甲基二磺隆的抗性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