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企业安全人力基础体系的建设

2018-07-11 01:33
电力安全技术 2018年5期
关键词:人力电力企业体系

马 星

(华电新疆发电有限公司,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1)

1 影响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因素

影响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因素有很多,大体上可以归结为技术因素、物质因素和人力因素,如图1所示。以下以举例方式对影响安全生产的几个要素进行分析。

1.1 技术因素

例如,技术因素中的信息化技术是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技术保障。在电力企业中运用信息化技术,一方面能够保证电力的生产安全,实现电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另一方面能方便快捷地对电力系统进行维护和升级。随着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完善,可以逐步实现对企业的动态管理,及时有效地检测出企业中的危险源及电力设备出现的问题,保障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然而,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各行各业对电能的需求量剧增,导致部分电力企业为了短期利润而一味追求电能产量,忽视了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部分电力企业信息化程度较低,信息传递缓慢,从而造成生产调度不及时、网络安全监督不到位、隐患排查不仔细、事故防范不到位、事故整治不及时等情况的发生。

1.2 物质因素

例如,物质因素中的安全工器具,它的管理与维护是企业安全生产的物质保障。在电力生产中,安全工器具的使用直接影响电网设备能否正常、安全的运行。然而,部分电力企业中存在安全工器具管理不到位的现象,威胁着企业的安全生产。安全工器具在使用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图1 电力企业发生安全事故原因及要因分析

(1) 新设备的使用缺乏现场检验;

(2) 没有形成定期检测的规范制度,导致设备超强度使用和老化,报废设备、损坏的工器具仍然继续使用,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

(3) 施工现场工器具管理混乱,乱堆乱放现象普遍存在,缺乏对工器具的现场管理;

(4) 部分中小型电力企业和基层农村供电单位对安全工器具的资金投入不足,使用的工器具质量不合格,从而无法保障员工的操作安全。

1.3 人力因素

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的行为直接影响企业的安全生产是否能实现。目前,电力企业的人力因素影响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

(1) 管理人员对安全生产不够重视。企业高层管理者没有根据国家的政策法规和企业的实际运作情况制定出适合本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划分不明晰,且中、基层管理人员既没有树立牢固的安全理念,亦没有可遵循的严格安全管理标准,导致安全管理工作形式多于实质;部分企业甚至存在为赶工期而忽视安全的现象,对生产行为中的潜在危险持侥幸心理、视而不见。

(2) 部分基层员工素质较低,无安全生产意识,且文化水平较低,对电力企业劳动环境的复杂性没有充分认识,亦缺乏辨别潜在危险的能力,致使他们在一线生产的过程中经常发生操作不规范的问题,增大安全事故出现的几率。部分从工人中提拔的基层管理人员,缺乏系统的管理经验,工作中忽视了安全生产教育和安全监督检查。

(3) 企业的安全监督检查体系不健全。电力行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行业,直接影响其他行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稳定,因此电力企业必须建立完善的电力安全监督检查体系以保障企业的生产行为得到约束。然而部分电力企业存在侥幸心理,对安全监管方面的资金投入不足,没有建立健全的安全监督检查体系,且安监部门的监督检查职能往往受到生产部门的排斥,导致监管力度不严。

2 安全管理的核心是对人的管理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的结构资本成为重要的无形资产。结构资本包括企业管理的领导力、战略和文化、组织规则和程序、管理制度与措施、数据库和信息技术的应用程度、品牌形象等。对于电力企业而言,信息技术、企业文化、安全培训、安全指导、组织结构形式等构成了企业的结构资本平台,具有促进和激发员工技术创新能力,增强员工自主学习新技术、新知识、共享经验以提升自我价值的作用。

电力企业安全管理的核心在人,人员素质的高低是安全生产的决定性因素。职工的知识水平、技能熟练程度、操作经验、创新能力以及学习能力均是企业的重要人力资本。因此电力企业应当“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首先,企业内部应当建立健全的激励机制。部分中小电力企业的管理体制落后,抑制员工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束缚员工的个性和创造力,导致员工安于现状、止步不前,对身边的潜在威胁漠不关心,影响企业的安全生产,长此以往更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电力企业应当顺应时代的发展,完善企业的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的激励机制,以人为本,尊重人、了解人、发展人,鼓励员工发挥自身效能,将所学、所知的安全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将安全意识贯穿于生产行为的全过程,自觉为企业的安全管理贡献自身力量。

其次,要重视员工培训,造就一支高水平的员工队伍。员工的技能水平决定了生产过程中的操作是否规范,技能熟练的员工能够降低企业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因此,电力企业应重视员工的技能培训和安全教育,充分挖掘员工学习、应用新知识和新技能的潜力,提高员工的安全素质。疏导员工的心理问题,对员工的人身安全和心理健康负责,在整个电厂形成特有的企业文化和氛围。通过长期积累,把人力资本转化成本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成为企业创造财富的源泉之一。

最后,企业的管理者应当树立正确的安全管理理念。由于安全管理效益的不显现性和滞后性,导致一些电力企业的管理者长期缺乏正确的安全管理理念,不能正确认识安全投入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将安全投入视作不必要的经营成本,认为安全管理既不能提升员工的薪资水平,亦不能为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但这都是一些极偏颇的认识。安全管理运用现代安全管理原理、方法和手段,分析和研究各种不安全因素,从技术上、组织上和管理上采取有力的措施,解决和消除各种不安全因素,防止事故的发生,具有事前预防事故发生、事中控制事故发展、事后整治事故危害的重要作用。因此,电力企业应正确认识安全管理的重要作用,合理协调安全投入、安全成果和安全利润之间的关系,把握好量的投入,以取得最大的安全成效与企业利润。

3 构建电力企业安全人力基础体系

安全人力基础体系是以提高员工素质为关键点、以实现企业安全生产为目标的管理体系。从一线工人到企业高层管理者的安全意识、安全生产行为、安全管理措施、安全监督检查标准等都属于人的因素,其对企业生产安全可产生巨大影响。因此,电力企业构建安全人力基础体系,全面提高员工的安全理论、安全素质、安全意识,将“安全第一”作为企业的首要价值取向是企业安全生产的内在需求。电力企业的安全人力基础体系构建应包含以下7个要素,如图2所示。

图2 安全人力基础体系要素

(1) 管理层的承诺、支持与垂范。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离不开管理层的重视和支持,管理人员应当认识到安全生产是企业获取经营效益的前提,率先树立安全生产的正确理念,加大对安全管理的资金投入与政策扶持,自上而下地贯彻安全管理策略。因此,管理层的承诺、支持和垂范是企业安全人力基础体系构建的首要条件。

(2) 安全管理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首先,电力企业应当搭建安全知识共享平台,在理论体系的探索、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实现全体员工的共同参与。其次,理论来源于实践并指导实践,电力企业应当基于运作过程中的现实问题及员工的丰富生产经验进行提炼、总结,将实践经验上升到理论层面,不断丰富安全管理理论体系。同时,电力企业也应该加大理论体系对实际生产行为的指导,落实企业各项安全管理方案,使优秀的安全管理理论为企业的安全生产保驾护航。最后,应当保持理论的持续创新,电力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会不断遇到新问题、新情况,对安全管理理论也提出新的要求。因此,安全管理理论应与时俱进,实现安全管理理论的科学化、适用化、规范化、可操作化和系统化。安全管理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是安全人力基础体系构建的理论奠基。

(3) 相匹配的组织机构建设。企业的流程运转模式、分工协作体系、资源要素配置、组织文化等组织特征,对企业的安全管理运作效率有重要的影响,只有高效的组织机构才能保证安全管理的顺利实施。因此,相匹配的组织机构是安全人力基础体系有效运行的内在要求。

(4) 以安全为导向的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在日常运行中所表现出的各方各面,是企业员工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时所秉持的价值观念,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电力企业应围绕“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建立核心价值体系。通过弘扬安全精神、传播安全理论,转变员工的安全价值观,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强化员工的安全作风。并基于企业自身的安全状况及员工的特点,塑造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安全文化。以安全为导向的企业文化建设是安全人力基础体系的重要思想保障。

(5) 有效且具有针对性的安全培训与人员能力开发。安全培训是提高电厂职工安全素质最重要的手段之一,系统性的安全培训包括安全知识的教授、安全技能的指导和安全态度的培养3部分。为了提高员工的安全素质以满足安全生产的要求,电力企业应当完善各层级安全素质标准,按照电厂长、部门长、班队长、员工4个层次分别提出要求。同时要健全安全教育培训责任体系,责任到人,由上级指导下级,并提倡员工自学成才。另外还要完善员工学习、培训、安全素质考评制度,建立积分制考核与奖惩制度。最后,要健全安全素质教育培训保障机制,发展网络安全培训和电教化安全培训等多元化培训手段,强化安全培训的硬件设施。有效且具有针对性的安全培训与人员能力开发是安全人力基础体系得以持续发展的保证。

(6) 健全可实施性好的安全管理与安全责任制度。有些安全事故的发生与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岗位责任界定不清有关。为保证电力企业的安全管理有效运作、保障生产安全,企业应当制定明确、适用、严格、高效、具有可实施性的安全管理规范制度。科学界定从管理层到一线工人、从职能管理部门到具体操作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明晰各部门、各员工的职责范围。优化安全管理控制流程,建立严格细致的安全绩效考核机制,并加大制度的执行力度和效率,实现安全管理制度化、规范化、高效化、全面化、科学化和系统化。可实施性好的安全管理与安全责任制度是在企业中落实安全人力基础体系的重要举措。

(7) 完善的安全监督体系。依据科学发展要求和相关法律法规,建立专业的安全监督体系,并根据企业的运作流程进行不断完善。监督检查体系不仅运用专业的安全理论知识对电力企业的生产运作起到监督检查作用,还对电力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防患于未然。电力企业的安全监督检查人员应当切实履行职责,做到“三个到位”(思想认识要到位、监督职责要到位、基础工作要到位),同时要强化“四种意识”(服务意识、从严意识、协调意识、创新意识)。完善的安全监督体系可为规范安全人力基础体系作专业保障。

1 陈丽萍.基于人本视角的煤炭企业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研究[J].煤炭经济研究,2016,36(8):53-57.

2 程 光.关于电力安全监督检查有效性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2,5(14):94-96.

3 王少龙.实施安全措施标准化,促进安全管理上水平[J].电力安全技术,2012,14(7):21-22.

4 冯 涛.电力生产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J].技术经济与管理,2017,38(16):119-120.

猜你喜欢
人力电力企业体系
人事档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企业绩效提升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海外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之道
电力企业物资管理模式探讨
中国电力企业的海外投资热潮
为健康中国提供强大的人力支撑
关于电力企业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应用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关于电力企业档案管理之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