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公共服务视域下的广场文化建设初探

2018-07-12 07:57兰溪市文化馆321100
大众文艺 2018年6期
关键词:公共服务广场大众

(兰溪市文化馆 321100)

一、引言

在十九大会议中,习近平总书记在谈论我国文化建设发展时提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昌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由此可见,从一定程度上讲,文化的命运即是国家的命运,一个国家要想达成快速、切实的发展,就必须要对社会文化、群众文化提起重视。据此,在公共服务的视域下,我们有必要对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场文化建设进行分析研究。

二、公共服务与广场文化的相关概述

(一)公共服务

所谓“公共服务”,即政府等公共部门依托各类有效的社会资源、公共设施,以满足人民群众生活需要、精神文化需要、发展需要为目的,继而提供出的服务活动、服务产品、服务策略。现阶段,随着现代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同时也受惠于“以人为本”公共部门工作原则的大力开展,公共服务已经成为了我国政府实现理念改革和功能优化,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发展的重要方向。具体来讲,公共服务的涉及范围涵盖了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教育、医疗、交通、科技、文化、卫生、保障、信息等,本文提到的“公共服务”则更加侧重于公共文化服务方面。

(二)广场文化

所谓“广场文化”,即以广场为发生区域和建设方向,由各类群众文化活动、社会服务手段、公共设施建设而产生的文化类型。在这样的文化体系和氛围当中,广场与文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广场为文化提供了形成发展的空间和舞台,文化又为广场带来了大量的人气和特点。在很大程度上讲,广场文化与现代城市的属性极为相似,即文化、人群、社会活动的三方统一。此外,随着人民群众日常休闲方式的丰富化、优质化,广场文化在传统含义的基础上也实现了一定的发展拓宽,当前人们常常提到的“公园文化”、“街边文化”、“社区文化”等,都可纳入到广场文化的体系范围当中。

三、基于公共服务视域下广场文化建设的可行策略

(一)积极实现广场文化建设理念的优化创新

作为一种大众化、公共化的文化形式,广场文化必须要随着社会大众审美、人民群众需求的变化发展而不断创新,这就要求相关人员的建设理念必须与时俱进,保持充足的生命力与活力。从当前来看,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实现建设理念的创新:

第一,创新加强公共服务的实际性,保证广场文化建设与人们的习惯、需求相符合。在现阶段的文化建设工作当中,相关人员应严格坚持“以人为本”、“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服务理念,摒弃掉传统中文化传播的权威性和超脱性,将城市居民实际的文化关注点、生活休闲习惯、消费能力水平作为广场文化建设、广场设施建设的基础。这样以来,人民群众将一改被动接受文化、被动选择文化的消极角色地位,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广场文化活动中来,并积极发挥自身的特点和价值,为广场文化的丰富性发展提供有效动力。

据此,为了满足社会大众不同的文化需求,相关人员应围绕“看”、“听”、“动”、“选”组织开展不同的文化活动:所谓“看”,即通过开办摄影展、艺术品展、观影会等活动形式,满足社会大众的视觉文化需求;所谓“听”,即通过组织群众K歌比赛,举办文艺晚会等方式,满足社会大众的听觉文化需求;所谓“动”,即通过组织广场排球比赛、广场舞活动等方式,满足社会大众的休闲运动需求;所谓“选”,即将运动文化、网络文化、青年文化、家庭文化、民间文化等多种文化形式加入到广场文化体系当中,为社会大众提供出多个活动参与选项。

第二,创新加强公共服务的个性化,以此提升广场文化的竞争力和品牌价值。近几年来,随着网络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在生活中接触到的各类文化、信息越来越多,使得其很难对千篇一律的传统广场文化提起兴趣。此时,相关人员应抓住现代居民“求变”、“求异”的心理,创新建设出独特、个性的广场文化及配套设施。例如,萨满文化是我国北方的民间宗教文化之一,其体系中所包含的祭祀文化、图腾文化等子文化,具有高度的审美价值和文化研究价值。据此,北方城市在进行广场文化建设时,既可以将萨满文化作为主题,在广场中设置出萨满面具形象的石柱、雕塑和文化展示牌,并引入极具民间特色的萨满戏剧表演。一方面能有效地提升广场的主题形象和旅游价值,另一方面还能实现这一民间文化的大众传承,进而对广场乃至城市整体的经济发展、文化建设作出贡献。

(二)切实强化广场文化建设管理的体系支持

第一,构建出完善的组织体系支持。作为一项大众化、社会化、公共化的文化建设活动,广场文化建设本身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所以,为了实现更加高水平、高质量的管理工作,必须以政府为中心,联结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务、宣传、文化、体育、党组织、工会、协会等多种公共或民间部门组织,构建出务实负责、协调配合的文化建设团队,以此实现资源、管理、宣传、政策、评估等多方面的协同支持,在最大程度上搞好、搞实广场文化建设。

第二,构建出合理的运营体系支持。广场文化不仅与社会大众的文化需求、城市区域的文化建设有关,同时也与区域经济、产业经营等经济内容相挂钩。据此,政府部门在坚持广场文化积极发展方向的前提下,做出标准化、清晰化的运营制度设计,“擦亮双眼”,在众多投标企业中做出合理选择,并采取出“谁投资,谁收益,谁负责”的经营合作与责任承担策略,使广场文化相关的市场经营、经济运营更加规范化、制度化、明确化。

四、总结

总而言之,广场文化在我国经济、文化等多个城市发展领域,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分析可知,通过分析当前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和兴趣方向,创新推出一系列带有主题性、选择性、丰富性特征的广场文化活动形式,并建立起有效的组织管理体系和经济运营体系,能有效提升人们在广场区域中获得的幸福感和文化提升,更有利于促进城市整体在形象、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提升,进而为我国文化建设的发展起到有力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莫溦沙.示范引领 多元汇聚——重庆市以广场舞公共文化服务构建城市公共空间[J].大众文艺,2017(20):10-14.

[2]瞿奴春.群众主体性建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探讨——基于广场舞“热”的启示[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7,19(01):5-9.

猜你喜欢
公共服务广场大众
布鲁塞尔大广场
一汽-大众ID.6CROZZ
上汽大众ID.3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新冠病毒及公共服务观念的渐变
大众ID.4
上汽大众
政府购买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的实践探索
广场
圣诞暖心逛店之屯门市广场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