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卡尔弗莱什《小提琴演奏艺术—一般技巧部分》一书

2018-07-12 07:57河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071001
大众文艺 2018年6期
关键词:弗莱音准演奏者

(河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 071001)

赵 聪 (河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 071001)

王志辉 (邢台学院音乐学院 054001)

一、卡尔弗莱什与他的《小提琴演奏艺术》

卡尔弗莱什(Cael Flesch,1873-1944),匈牙利小提琴理论家、演奏家、教育家。他的理论体系集中体现在《小提琴演奏艺术》一书中。 本书第一次出版于1924年,在本书出版之前小提琴教程很多,形成了许多学派,如:德奥、法比、意大利。但这些学派的理论有着相同的弱点:利用机械的教学方法将大部分小提琴的演奏技术局限在一个不高的水平上,而当时的演奏大师多具有极高的艺术才能,这些艺术大师演奏非常成熟,但不能向人们讲述能拉好的道理。卡尔弗莱什从各个技术角度对小提琴演奏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并且他强调“有思考的”练琴和后天的勤奋练习,反对“天才论”。他打破了小提琴教学中凭借直觉与经验进行指导的思维定式,将小提琴教学上升到了系统化、科学化的层面。

本书共包括了一般技巧、应用技巧、艺术的表现三个部分。而本文主要针对“一般技巧”部分进行论述。

二、《小提琴演奏艺术—一般技巧部分》的具体特点

1.严谨的创作构思

此书共包括了五个章节:乐器和它的组成部分;身体的姿态;左手;右手;发音。笔者认为,这五个章节大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章对乐器本身提出了最基本的要求,二三四章论述了演奏者的主观的能动性,而二三四章的论述主要服务于第五章,即让演奏者拥有良好的发音。

首先作者由乐器本身进行引入,为演奏者选琴、保管琴、定弦、维修提供了建议与指导。在选琴的论述中,作者全面的指出了影响选琴的因素,如本人主观因素、环境客观条件。可见作者对于选择乐器方面的细致入微。第二章为身体的姿态,本章从腿的姿势到身体再到头的姿势进行了详细的讲解。正确的姿势是演奏的前提。本章图文并茂的方式介绍了一些具体的站立、持琴、头部姿势,总的原则是身体自由平稳美观,从而使得演奏有根基。

弗莱什认为左手的一般技巧可以分为五项基本内容:(1)手指按弦动作,手指的上下按弦动作是最基本的左手动作;(2)手指伸张的移指动作,可以理解为我们通常说的伸指动作;(3)手指伸屈动作,也就是同一手指在指板上做水平的换弦伸屈,如左手四个手指同时按住 E弦的# f、g、 a、b四个音,之后一指做手指伸屈按住 G弦的 a音,其它手指保留在原位置。(4)拇指动作,这一动作指在换把时大拇指的动作,弗莱什认为在上把与下把时拇指有着不同的动作;(5)手与肘的联合动作,这里的手指四个手指在换把时所发生的动作。

在对于右手技术的阐述中,卡尔弗莱什认为运弓技巧比左手技巧更加不易掌握,他首先介绍了三种持弓方法:德国派的老的持弓法、法-比派的新的持弓法、俄罗斯派的最新的持弓法。弗莱什认为俄罗斯派的最新的持弓法是最好的,而采用什么样的持弓法也决定了他的理论围绕什么样的基本技术去展开论述。在对于右手换弦动作的阐述中,卡尔弗莱什认为技术原则是手与下臂(小臂)必须成水平线,他将右手换弦分为慢速换弦与快速换弦,并且对上弓换弦与下弓换弦时的不同方法进行了详细、严谨的解释。演奏者想要有优质的音色,就必须有左手准确的音准,更要有右手“咬弦拔丝”般的运弓。只有两手紧密配合,才会有良好的发音。也就引出了此书第五章“发音”。

卡尔弗莱什首先论述了弓弦接触点问题,他认为根据运弓快慢、声音强弱、把位高低弓弦的接触点是不同的。在慢弓、强力度、高把位时应靠近琴马,在快弓、弱力度、低把位时应靠近指板,在快弓、弱力度时接触点应在中间,而在快弓、强力度、高把位时接触点应在中间偏向琴马。之后弗莱什列举了发音中遇到的一系列毛病,有弓的压力过强;弓的压力过轻;弓弦接触点错误;工具条件有问题;左手手指力量不够,从而声音不稳定。弗莱什针对这些问题一一进行了详细的讲解,通过他的讲解,再加之演奏者练习,是可以得到一个优质的音响效果的。

以上就是我对此书的严谨构思方面的见解,卡尔弗莱什的构思是理性的、严谨的、科学的,不是凭借感觉或是经验。而严谨的创作构思也是任何一本技术理论书籍所应具备的最基本前提。

2.辩证、客观的创作思维

在此书的初版原序中卡尔弗莱什说:“这本书并不能真正的有助于那些可以统称之为天生的天才的那些人。”他的书是针对“善于思考的小提琴演奏者”。可见开篇作者就对自己的书有了一个客观的定位,他也将辩证的思考方式融入著作中。

(1)关于持琴高度问题,弗莱什认为持琴太低,弓子容易滑向指板从而影响音色,而持琴过高也应避免,这就要求演奏者有一个水平适中的持琴高度,这体现了作者观念中的适度原则。(2)关于音准问题,卡尔弗莱什首先从物理学角度来解释了音准,他认为“所谓‘音拉的准’只不过是一种美化了的说法而已,从物理学的意义来讲,‘音拉的准’是不可能的。”而在实际的教学中,许多老师都在强调音准而忽略了为什么不准,其实音不准不是动作上的错误,而是听觉上的缺陷。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练耳的训练,辩证的认识音准问题,认识到音不可能拉准这一客观事实,应让学生用极快的动作将不准的音纠正为正确的音准。(3)卡尔弗莱什还将演奏中的一些技术联系到了生活中,如在运弓一节中,作者将“下臂自肘关节起的转动动作”比喻成用钥匙开门的动作,上臂并非完全被动。他通过联系生活的方式让读者更容易理解演奏技术。

评价一本著作成功与否有着多方面的评判标准,而辩证、客观的创作思维无疑是《小提琴演奏艺术》一书中的特色与独到之处。而卡尔弗莱什的辩证思想也赋予了他的理论体系持久的生命力,以至于到了21世纪的今天,他的理论仍然拥有着极高的研究价值。

卡尔弗莱什系统的分析了各个演奏技术及练习方法,阐述了演奏者应具备的技术要素。他通过技术角度全面深入的探究了许多问题,从而增强了演奏技术的准确性,为小提琴演奏理论与教学理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结语

本文是笔者学习《小提琴演奏艺术—一般技巧部分》一书后的一个阶段性的总结。 本文只是针对“一般技巧部分”的总结与思考,有不完善、不全面之处笔者还会随着更为深入的研究进行改进与补充。

参考文献:

[1][匈]卡尔·弗莱什著.小提琴演奏艺术[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79.

[2]朱耀熹著.小提琴教学论著探源[J].武汉: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7.

[3]赵惟俭著.小提琴教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

[4]洛秦著.小提琴艺术全览[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弗莱音准演奏者
英国FLYGER弗莱戈阀门有限公司
德国弗莱克森公司(中国)
英国FLYGER弗莱戈阀门有限公司
演奏心理对长号演奏的影响与建议
合唱中的音准问题和训练方法解析
二胡演奏者的合奏技能探究
浅析心理活动对钢琴演奏的重要影响
论影响合唱作品音准的因素
中魔法的铅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