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插画在城市旅游地图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以黄石市为例

2018-07-12 07:57湖北理工学院艺术学院435003
大众文艺 2018年6期
关键词:黄石插画动态

(湖北理工学院 艺术学院 435003)

一、背景

第一,现通行的旅游地图种类较单一,缺乏设计元素,鲜有宣传作用。国内通用的旅游地图,有普通导航地图、交通路线图、旅游路线图等。它们往往形式单一缺乏创新,注重功能性而缺乏设计元素,对城市鲜有宣传推广作用。 目前该领域产品开发多处于一种浅层次的状态,缺少文化性、艺术性和观赏性。

第二,现能用于移动网络终端的数字地图产品则往往缺乏美观性和趣味性。电子地图的灵活性、共享性、内容丰富、易计算等优点深受用户的亲睐,旅游地图数字化设计即源于电子地图。现在电子地图和数字地图的覆盖广泛,品牌也比较丰富,如谷歌地图、百度地图、搜狗地图、高德地图等都是知名度很高的数字地图。然而,这类产品往往关注于功能开发,而忽视了艺术性和设计感,故而缺乏观赏性、趣味性,同时也缺乏对城市的宣传作用。城市旅游地图设计不应只是单纯地寻找目的地的工具,需更多地融入艺术美感,使兼具审美和收藏价值。

第三,相关地图插画文创产品由于其呈现方式的限制,导致传播媒介单一,仅仅能够在所在城市得到流通,宣传力有限。如成都以当地美食和著名旅游景点为主题的手绘插画地图和厦门有以海滨风情为主题以鼓浪屿为表现中心的手绘插画地图,均具有该城市突出特点,这些作品在地图的绘制中融入本土风格元素和当地特色来实现新颖的设计和独特的外观,能够吸引游客购买。然而,这些插画地图产品为纸制品印刷,传播途径单一,受众相对局限,宣传作用亦相对局限。

最后,城市化进程促使中国的中小城市在近二十年来急速发展。如何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文化价值,如何在众多的城市中脱颖而出,成为值得思考的课题。工业旅游城市黄石积极探索转型发展之路,抢救濒临毁坏的珍贵文物古迹,历史文化保护与城市风景园林建设相结合,保护和延续黄石历史文化,形成了一系列历史遗迹和山水园林景观。工业文化、青铜文化、山水园林景观的建设与保护工作已见成效,然而并没有的到足够的宣传,没有达到相应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其社会与经济价值应当得到深入地挖掘,开发为黄石的一张新名片,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各类传播平台,有效地宣传。

在城市、地区或者特定文化圈区域形象的管理和塑造过程中,直观化、趣味化的动态插画旅游地图无疑是塑造城市品牌,输出城市文化的有效途径。特别是对于从未到访过相关城市的他城市受众而言,关于一个城市的直观体验,主要途径便是通过各种形式的媒介,其中就包括符号化的图形或图像。这些视觉化的符号能较好地从理性和感性两个层面将一个城市的文化与景观,高效而直观地传达给受众。此外,对于生活在该城市中的居民受众而言,通过这种直观的形式和艺术性的语言,能够更加精准、更加深刻地了解所在城市的优秀资源和精神财富,从而增强城市认同感,提高自信心,传播积极的正能量。能够有效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城市文化价值,推广城市地域文化,扩大城市影响力、知名度以及竞争力,有效地打造城市新名片,形成可持续的文化创新和商业模式。

二、资料搜集、前期调研

黄石旅游地图动态插画创作站在动态插画创作与城市品牌树立的角度,以黄石地区有代表性的工业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山水园林城市建设现状为表现对象,完成创作。地图对于工业旅游城市黄石的旅游信息,应该有直观地表现和实时地更新。

在前期准备阶段,针对黄石地区的风景名胜(如包括磁湖风景区、东方山风景区、铜绿山遗迹保护区、千岛湖风景区、鄂王城遗址保护区、雷山风景区等),以及工业文明遗址(如铜绿山古矿遗址区、大冶铁矿遗址区、华新水泥厂遗址区、黄荆山北侧石灰窑遗址区等)进行资料搜集和实地调研。查阅、收集并整理互联网上以及黄石市图书馆、博物馆馆藏馆藏文字资料、图片资料和视频资料,了解黄石地域文化的文化背景、文化内涵。对黄石风景名胜区和工业文明遗址的保护规划与建设现状进行实地调研。现场拍摄图像资料、录制影像资料大量收集第一手资料,直观地认识其历史文化、景色特点以及保存现状。

三、信息提炼、风格设定

在构思阶段,从前期搜集的资料中提炼有效信息,提炼各个景区的表现要素,确定每一幅画面的表现对象,细化每一幅画面的构成元素。地图插画作品以单幅景区分布图与多幅景区详情图成一系列完成,在整体为静态数字插画的基础上,选取局部以动态的形式表现该景区的人文特点或风景特点。对能够用于插画表现的元素,进行分类整理,分类成单幅景区分布图板块与多幅景区详情图板块。地图中的动态部分受限于文件大小的局限,不能表现较长情节。在构思和选材环节,主要选取最具代表性、最能与受众产生共鸣的情节进行表达,保证画面的表现力以及趣味性。

黄石旅游地图动态插画设计,需以动态插画形式表现、面向国内外市场、代表黄石新形象、符合现代审美,并能广泛应用于各类新媒体传播,在设计中需实现该地图的艺术欣赏性、文化创新性与商业性的结合。在地图绘制风格的确定环节,严格按照以上原则,广泛涉略其他旅游城市旅游产品,通过小组成员沟通讨论,完成风格设定。

四、创作绘制、难点攻破

在绘制完成阶段,完成动态插画地图全景图中各个景区的插画式表达。以城市行政地图不失真和画面构图和谐为原则,将以上表现景点和创作元素,放置于数字插画地图全景图,调整细节以保证全景图中各元素风格统一。动态系列图创作中融入趣味性地方民俗故事,多维表现有代表性的景观风光,让风景更有当地特色和名俗风情。

由于单幅景区分布图表现的是城市旅游全景图,内容宏观、细节较少,主要景区详情图表现景区详情,表现内容更细化。如何进行统一构思,并在创作的过程中保持统一风格,是研究重点之一。在创作过程中,从黄石地区的地域文化出发,充分了解其文化背景、文化内涵,整理全市各类文化遗址、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源地以及山水园林景观分布图,总结各个景区的外形特点和色彩特点。提炼造型简练、有趣味性且有代表性的视觉符号和文字符号,综合设计于插画地图全景图。进一步整理和归纳地图细节处表达所需素材,其中以铜绿山古矿遗址、西塞山怀古、东方览胜、磁湖夕照、山洞飞云、鹿樟朝晖、邑江听涛、铜都鎏金,以及,城市森林公园、风景旅游区等生态林地景观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全景图的系列图的形式,细致表现各景区的经典画面或特有画面。

地图中的动态部分绘制需流畅且有表现力,同时需控制其所占大小,防止使用过程中卡顿或不变观看。在动态部分的绘制过程中,充分结合插画的画面表现力和动画的运动规律。选取需表现景区的经典场景中广泛流传的地域民俗绘为表现对象,运用动画中的人物运动规律和自然现象运动规律,绘制流畅的动态效果。在保证画面动态顺畅和表现力的同时,尽量控制图片大小和分辨率以及生成画质,将其设计为适合手机观看,以jpg、png和gi f格式发行。在观看和查询过程中,不需要下载指定驱动观看,能够直接通过各类移动终端或新媒体渠道进行传播推广。

参考文献:

[1]朱俊成.城市文化与城市形象塑造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6.

[2]张海林.基于城市品牌文化战略下的环境设施设计研究[J].包装工程,2013,34(14):127—130.

[3]张鸿雁.论城市形象建设与城市品牌战略创新[J].南京社会科学,2002(1):327—338.

[4]凌善金,金世胜,陆林.提升地图美感的设计思路——以旅游地图为例[J].装饰,2004(8):8—9.

[5]杨维抒.数字绘画的技术交互性[J].美术教育研究,2012(11):58一59.

[6]王燕萍,高涛.用刚性规划筑起美丽黄石——黄石市规划局工作纪实[J]. 中华建设,2014,(10):65-68.

[7]任云华.浅析媒介在旅游品牌推广中的作用——以湖北黄石国家矿山公园为例[J]. 知识经济,2009,(03):112-113.

[8]王彩凤.分析手绘插画表达城市印象——以设计黄石旅游插画手册为例[J]. 旅游纵览(下半月),2015,(01):283.

猜你喜欢
黄石插画动态
国内动态
黄石国家公园庆祝150年蛮荒岁月——这是怎样的历史
国内动态
就要紧紧粘住你
奋力创造建设现代化新黄石的崭新业绩
国内动态
黄石俱乐部度假别墅
动态
治愈系插画:艺术中的幽默
无脸小插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