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产品设计中知识的分类

2018-07-12 07:57北方工业大学100000
大众文艺 2018年6期
关键词:设计者隐性产品设计

(北方工业大学 100000)

产品设计领域内对知识的定义和理解是多种多样的,对于同一产品的不同设计团队,或类似产品的设计团队,甚至不同组织的类似设计团队,都可能产生不同的答案。知识不仅应该包括设计师应该遵守的规则,而且还包括对设计规则的评审和理解。这些知识不是直接可用的,而是通过对数据分析而获得的。数据以观察、计算结果和实际数量的形式提供给设计师。这些数据的解释、抽象或关联会导致信息的生成。最后,通过体验和学习这些信息并将其付诸行动,这就是获取知识的方法。

而对设计知识对其进行分类,是为了便于更好的理解。在设计和工程领域,知识可以从三个角度划分:

一、显性与隐性

显性知识包括在产品外形、产品功能和产品描述、已解决案例、科学技术、研究资料等。这些方面建立了产品设计所必需的知识平台。在现在,设计师们可以通过网络和计算机获得丰富的显性知识。另一方面,经验、直觉、灵感或隐含的设计规则称为隐性知识,而且往往是参与设计团队的人员的主观的意识。隐性知识在产品中创造新价值是必要的。它作为设计师的知识产权或直接参与产品开发工作的特定设计团队而存在。通常是经过长时间学习和经验获得的,是难以表达的,只能通过不同设计师的分享来学习他们的经验。而且,这种知识也随着组织中人员或团队的变动而产生变化。

二、成品与过程

成品知识包括产品在其生命周期中的状态演变的各种信息。这包括产品需求、零件和组件之间的各种关系、外观、功能、使用方式、与行业相关的各种规则以及技术原理。过程知识可分为设计过程知识、制造过程知识和业务过程知识。设计过程知识作为产品的基础,设计了产品在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的细节。制造过程知识主要是与产品制造相关的活动。业务流程知识包括与市场营销、战略规划、供应链管理、财务和其他相关职能相关的所有过程。虽然成品知识和过程知识不是相互独立的,但它们是不同角度的思考,因此值得单独考虑。

三、总结归纳与动态分析

总结的知识本质上是从经验中获得的知识,这些知识可以被概括成规则、计划或草案、先前解决过的案例等。动态分析的知识可以用来生成额外的知识结构,和归纳的知识所相辅相成。在动态分析知识中,设计的方案是隐含的,具体产品具体分析,对于每一次的不同设计所运用的动态分析都是完全不同的。动态分析知识结构可分为性质知识和技术知识。在性质层次上,知识可以包括:基本常识、相关原理、逻辑关系、一般问题的解析理解等。技术层次上知识包括:内部结构、通用性、所使用的物理定律、数字技术等。

回顾设计史,设计知识从工业革命时期开始,已经经过了长时间的累积形成知识体系,但是体系固有的结构,常常对设计者的视野有干扰,也不利于捕捉隐性知识,这就限制了它在现代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固有的设计知识体系可以自动或通过用户干预捕获设计师。这些被用户干预的设计通常只取得了有限的设计亮点,因为设计者通常不愿意花时间对使用者来解释他们的设计。从产品设计者的角度来看,虽然构建设计知识体系和研究设计的基本原理是必要的,但是要尽可能减少体系结构的固有化。

对设计师来说,在设计过程中做出的一切决定都依靠于设计师的设计知识,尤其在能源、成本和可持续性方面更为显著。这就导致需要在设计的早期阶段将所需的知识投射到后期阶段。因此在数量庞大的数据资料中,迅速精准的筛选无关数据显得至关重要。另一方面,保持产品竞争力需要不同团队的协同合作,缩短产品开发时间,提高设计效率,这些都依赖于团队间知识的有效转移。正因如此,我们很有必要关注产品设计研究的进展,获取和利用设计知识,预测未来的设计的趋势和可能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杨君顺,韩超艳.基于系统理论的产品设计及其评价体系的建立与研究[J].包装工程,2006.

[2]李龙生. 设计文化的价值及其文化传播[J]. 装饰, 2005(8).

[3]Owen R, Horváth I. Towards product-related know ledge asset warehousing in enterprises. In: Proceedings of the 4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tools and methods of competitive engineering,TMCE 2002;2002.

猜你喜欢
设计者隐性产品设计
智能产品设计
让“隐性课程”会说话
汽车外饰产品设计
“彭大将军”文化创意产品设计
浅谈如何创建初中化学高效课堂
杜凤霞产品设计作品
基于设计者竞赛平台的UG建模案例教学实践
高中生物学中的隐性定理
利用“隐性”圆,巧解一类题
责成而不劳 费事而不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