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制家具创新设计研究

2018-07-12 07:57福建农林大学东方学院350000
大众文艺 2018年6期
关键词:竹编竹子家具

(福建农林大学东方学院 350000)

一、竹文化价值

竹子在中国具有悠久的种植及使用历史,和中华民族的生活密切相关。竹子的许多生物学特性都具有人格寓意,有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古代学者常常会吟咏竹、歌竹等,被竹子高尚的节操所吸引。宋代三大词人之一苏东坡曾说过“宁可食无肉,不要居无竹”。竹早已提升为一种文化符号,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很高的地位,明确了区域与传统文化的审美和道德意识,具有良好的兼容性,而成为社会伦理美学的代表之物。可见中华民族在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文化活动的过程中,将竹的生物特征提升为人类的精神,如开放性、完整性、道德人格被列入美的范畴,形成了中国人的民族性格和审美精神。竹子除了是中国伦理美学的“代言”之外,还体现在其物用方面,竹子用于制作家具、器物自古在广西地区就有着极广泛的应用。与此同时,竹子的繁殖与生长的速度要比树木快,它是一种可以开发利用的生态环境友好型原料,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灾难性的破坏。

二、福建竹家具产业现状

福建省竹林资源较为丰富,是中国竹子主要的分布地区,每年的竹产量高且质量好。2006年福建的六个县被评为中国竹子之乡。到了2014年竹林达106.75万hm2,大约占全国竹林的1/60。福建对竹子的加工,特性的研究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竹产业已成为福建部分地区的重要经济来源。但是福建竹家具制造企业的生产规模仍处于初级阶段,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福建市面上的竹家具种类较多主要有竹集成材、原竹、竹材弯曲胶合家具等,虽说种类繁多,但人们对竹制家具的喜爱明显不够,一般都只是使用少量的竹材料来作为家具的配角,而我们要做的就是让竹子成为制造家具的主角。与其他省市的竹产业相比,如浙江安吉大庄竹业、永裕竹业,安徽龙华竹业等相比,品牌知名度偏低,竞争力还不够,在人才方面专业从事竹家具研发、制造的人才比较少。

三、发展竹制家具需要创新思维

目前,在中国竹家具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因为在中国木材资源是非常有限的,竹资源的开发正是适应了节能环保的策略,国家也大力提倡竹家具的研究。这也践行了很多国家提倡的低碳生活。因此,在中国竹家具产业正迎来一个很好的发展时期,但同时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1.逐步完善竹家具生产和检验标准体系,改进竹家具的结构设计

一直以来,竹家具相比实木家具生产技术水平较为落后,且竹产品在生产和设计方面都没有系统的、专业的指导,也没有相对应的标准体系。因此,建设一套竹家具的检验体系和生产标准是非常重要的。一可有效的节省材料、降低成本、提高产量;二可以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三可以促进竹家具生产规模划和规范划。

竹家具的接合结构是此类家具产业化的关键。现在大部分生产的竹家具结构都是可拆卸结构。这种结构浪费材料,制作工艺繁琐,较难形成标准化生产,且储存成本高。我们可以合理地结合现代设计手法进行研究、设计,赋予竹家具生产新的生命,提高竹家具的市场竞争力。

由于竹子的耐磨性差、易老化,不适合机械零件、连接器、耐磨零件和其他部件做为接头。但这些接头强度更好,不仅能丰富原来的单竹产品,而且提高了竹制品在竹制品功能和性能改善方面的价值。我们需设计并开发了一个更坚固的结构,让竹家具的外形更漂亮。只有这样,才能继续提高消费者对竹家具的热情,延长竹家具的使用周期,减少家具更换的频率,以满足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

2.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

传统竹家具的设计与研究应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主张以人为核心,也要体现在竹制家具的设计中,关注人的情感需求和个人的情感需求,按照量表的基本原理,符合人体工程学,倡导技术美、典雅的装饰,进行人性化的设计和情感因素的融入,借鉴以及有机地融合中国传统家具“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

中国传统家具,无论是造型、装饰还是结构、品种、功能等方面,都倡导着一种平和、中庸设计风格,儒家文化思想在其中得以充分体现。竹制家具亦是民族传统文化和精神的一个代表,他的设计取向应必须是与的努力奋斗、积极进取文化精神所相符合的。这就要求了竹制家具在外形上不能有着繁多、华丽的装饰,而竹质材料又使得外观更趋于直线条的风格形式,当然,这种朴素和直线、简约的形式与传统的竹制家具的简易而言,不能是一种简单形式上的改良,它必须是具有精湛制作工艺的、强烈现代简约形式美感的、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审美相联系后做出的一种提炼和概括。对于竹制家具中的美学价值和市场潜力尤其是在造型设计上,应以延续与继承传统竹制家具的思想精髓为主,辅以新时代的创新和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使其与这个不断发展的时代相契合而生生不息。

3.崇尚材质的自然美

自古以来人类对自然有着一种由衷的敬畏之心。对于自然材料来说,宇宙中的自然部分,气味、触觉、细节、变化和给人的心理感受是人工材质无法替代的。传统竹制家具最为显著特点之一是崇尚材质的自然美感,自然材料的大量使用无不反映了这一点。竹子表皮坚硬却又触感光滑、细致,竹竿坚强、刚直却又略带弧线,竹子充满了贞节的细节,所有的大自然都在揭示,在权力的神秘世界下生物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它是生命的自然之美。将这种天然物质融入产品中,可以将生命的神秘性和多样性保存在产品中,通过物质的调整和变化来增加自然的产品或神秘的情绪,使人充满柔情,有强烈的情感共鸣。如今,“绿色设计”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都体现了自然美,恰巧这是传统竹制家具的所要体现的东西,也是它的优势所在。

4.突出工匠精神,发挥创新精神

福建竹编历史悠久 ,产区遍布全省,技法以“雀目”法为主,是连贯地使用四条篾或丝,交叉编织成六角形透空雀目格,使竹编工艺品具有疏朗明丽的质感。竹编可设色,分漂白、染色、上漆三类。漂白竹编保持竹子本色,具有自然的朴素美。染色竹编以老棕色为主,经多次染色,最后磨光,色调古朴庄重。上漆竹编具有竹编外形,漆器质感,别有情趣。编出成品后,再用“插花”法进行装饰,即用不同颜色的竹篾,在成品上插出各种花纹和图案,如一串花、六角花、含蕊花、十字花、蝴蝶花、螺纹绞丝等,使编织品浮现出疏密得当的立体纹样,增添艺术欣赏价值。福建地区一地一风俗,泉州、福州、古田、漳平、宁德、厦门、永春等地各具特点,较为著名。如古田六角花篮,以华丽见胜;永春灰背堆金漆篮,古朴浑厚,坚固实用;漳平青丝篮、长汀竹帘,以篾丝纤细、编工精巧著称。

竹编工艺融合了手工技术与艺术创作,它是利用竹篾片或篾丝进行创新编织而成的各种生活用具或者工艺制品。但是由于工业化带来的冲击,高效廉价的产品替代了传统手工业,传统竹编手工艺面临着“人走艺亡”的困境。年轻一代也都不愿意去学这个认为过时的手艺,没有人肯沉下心做。竹编艺人基本上年纪都偏大,他们有扎实的手艺能力,却因不同的生活的年代造成了思想观念上的落后。随着工匠时代的到来,一度沉寂的传统手工艺重新焕发出新的生命。设计师通过创新设计,通过工匠们的手把手艺的的温度传递到竹制家具中,带给消费者全新的体验。通过注入新鲜的“血液”,这门悠久的传统竹编工艺也能得到传承和延续,发展成“活”的艺术。

四、结语

当今社会人们对环境的生态越来越重视,竹制家具慢慢得到重视。具有中国“特色”的竹制家具,不仅凸显了中国竹文化与和谐的智慧,也传达出一个全球低碳经济与低碳生活方式。竹制家具在再设计从现代的生活习惯和审美出发,改变家具留给人老土的印象,发挥地域特色,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推动竹制家具的再发展。凭借“竹”王国独特的竹文化优势的沉淀,以现代追求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潮流的潜在的世界,竹家具的发展前景。

猜你喜欢
竹编竹子家具
竹编在室内隔断中的应用
竹编艺人
家具上的“神来之笔”
你所不知道的竹子
竹子为什么长不粗
1500m2竹编人文艺术,隐于自然的轻灵简雅!
非遗“竹匠”醉心竹编50余载
家具设计·互动
竹子的中间,为什么是空的
竹子长得有多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