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造型的特征及其艺术性赏析

2018-07-12 07:57牡丹江师范学院157000
大众文艺 2018年6期
关键词:设计者艺术性陶瓷

(牡丹江师范学院 157000)

陶瓷之所以能够进入千家万户,不仅在于其化学成分---硅酸盐无毒无害的化学属性使然,同时也是其自身造型的典雅,以及外表光洁、方便在使用后加以清洁等特质,从而受到社会公众的普遍喜爱。问世于我国的瓷器是中国人民对于世界文明发展进程所作出的卓越贡献,故而,我国也被赞誉为瓷器之国。随着人类文化的发展,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陶瓷不断创造出新的表现形式及特定的表现内涵,展现了与众不同的艺术性。本文将从陶瓷造型的特征入手,对陶瓷造型特征的艺术性展开赏析,以供参考。

一、陶瓷造型的特征

1.陶瓷的造型承载着不同历史时期的特定语言形式

从陶瓷造型艺术角度来看,之所以在这个方面能够取得诸多的艺术成就,主要来自于不同时代陶瓷设计者为之付出的心血与努力。同时,在一代又一代的技艺传承过程之中,陶瓷造型艺术不断得到完善与更新,如此便使得陶瓷制品在外形设计方面突破了以往的设计范畴,从而生成了各种全新的艺术造型。而且,传统陶瓷造型语言则似乎“以静态美为基调、给人以安静和平稳的印象,不强调动势,着重于静态,把含蓄隽永的自然韵味融汇其中”。这些造型的特征显示为:象形取意,讲究完整,不断完善以及富有诗意。如今的陶瓷艺术语言则表现为在揭示传统造型的深层内涵,提高认识能力,继承传统陶瓷造型语言的基础上,研究造型语言的构成方法,吸收也借鉴国外的造型设计经验,结合目前国内的现状,从而实现陶瓷造型语言的创新。

2.陶瓷造型艺术设计源自外部世界的启示

当前,诸多陶瓷设计者力求实现对所设计的作品实现个性化设计,其秉承的设计理念为:当代陶艺是个体情感的宣泄与表达,观众对此种设计的理解并不是最为重要的,如此,便导致陶瓷制品的造型语言功能无形之中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难以让除设计者之外的他人感受到陶瓷制品所承载的价值内涵,可以说,如若陶瓷制品自身所应当呈现和凸显的艺术语言无法能够为外部所感知,那么相应的艺术作品则将会是失败的。而且,有思想基础,立足与客观实际的发挥想象力所创作的造型语言,可以避免陶瓷作品面貌相似,从而不再局限人们对陶瓷艺术的理解。

3.陶瓷造型的构成对于任何一件陶瓷制

品而言,其皆遵循着点、线、面的结合。在前述因素的共同作用的叠加之下,作品被赋予了特定的外形之美。需要着重指出的是,陶瓷制品的造型设计并非是简单地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工艺美术设计,同时还应当承载出陶瓷制品自身所具备的使用功能,如此方才是一件设计堪称完美的作品。对于陶瓷制品的设计人员来说,其应当在构思作品的外观的同时,依托对造型艺术设计语言的精准把握,让自身所追求的美学价值能够通过陶瓷制品这一艺术载体作用于外部。尽管造型语言通常是对特定内容的集中反映,不过其同样可以营造出特定的艺术气氛,进而将陶瓷制品设计者的精巧构思展露于外,从而让使用者以及观赏者感受到这种美学情怀,进而迸发出对生活的真挚热爱。从这个角度来说,陶瓷制品的造型语言有着独特的艺术价值。另外就是,陶瓷制品自身所使用的独特材质---硅酸盐,亦能够让其表现出与木质、金属等材质截然不同的艺术设计风格,举例而言,像陶瓷梅瓶这种独特的造型,将让人联想起农业时代,进而让人产生复古之感,而金属材质则代表着工业时代的特点,因而无法与之相提并论。

二、陶瓷造型的艺术性赏析

陶瓷制品能否得到普遍的好评,相当大的层面上取决于其是否具备精美的造型。举例而言,我国历史上的南北朝时期,当时用于盛水的器皿——青瓷双流鸡首壶,一直以其优雅的艺术设计造型而为后世所称道,同时,该制品亦生动地诠释出彼时社会民众的生活特点。

“绿釉陶羊仓”,是汉代的陶器制品,其外观为一只绿色的卧趴山羊形状,羊仓以泥质红陶而质,周身为绿色釉,羊的脑袋往后仰,头部端正直视前方,羊的两只角从耳后向眼睛下面弯曲着,眼睛是微微突出的,而山羊的嘴、鼻、胡须这些形态轮廓非常清晰,体态饱满,整体感觉生动且自然。这种直观具象的陶瓷造型视觉语言,博得当时人民的喜爱。

在我国的陶艺发展历史上,历朝历代的陶工在进行陶瓷制品的设计过程之中,不但能够设计出中规中矩的制品,也能够通过对夸张设计手法的独特运用,以此来实现对自身独特审美价值观的表达。这些陶工的设计灵感来自于其视觉观的演进,同时亦是其在充分调动自身的艺术设计思维、对生活细节加以认真观察并大胆进行设计理念创新所共同形成的结果。回顾我国历史上产生于不同历史时期的陶瓷制品能够发现,这些陶瓷制品表现出不同历史时期的陶工对于特定社会环境下,内心的所思所想,同时亦体现出独特的人文精神。可以说,在这个过程之中,陶工们大胆地将个人的艺术设计想象力同诸多的设计元素巧妙地运用于一处,进而造就了各种精美陶瓷制品的问世。

三、结语

当前,社会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以及社会公众审美观的进步,使得陶瓷制品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在这个过程之中,社会公众对于陶瓷制品的美学特质开始给予了较大的关注,由此便对陶瓷设计者提出了全新的设计要求,即要做到实用性与艺术性的有效结合,如此方才能够受到公众的认可。

参考文献:

[1]曾亚琴,曾亚林.浅析陶瓷造型与装饰的语言特征[J].陶瓷研究,2008,23(1):87-88.

[2]姜霞.论中国传统陶瓷造型的线形美[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0(12):283-285.

[3]周昆,陈琪,陆祥生,等.巩县隋唐时期陶瓷造型风格特征及艺术手段的初步探讨[J].中国陶瓷,1982(6).

[4]况毅.浅谈陶瓷造型在陶瓷装饰中的重要性[J].景德镇陶瓷,2011,22(3):35-35.

[5]张子瑶.线在宋代陶瓷造型中的运用研究[D].景德镇陶瓷大学,2016.

[6]陈莎.立像以尽意,立意以动心——浅论陶瓷造型中的意象形态[J].商业文化,2011(6):257-257.

猜你喜欢
设计者艺术性陶瓷
载歌载舞话陶瓷——瓷之舞
浅谈如何创建初中化学高效课堂
陶瓷艺术作品
基于设计者竞赛平台的UG建模案例教学实践
数学课堂提问七要
浅析老龄化背景下公园小品设计
责成而不劳 费事而不功
德化陶瓷 闽中精粹
Understanding each other
陶瓷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