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音乐文化产业现状分析

2018-07-12 07:57大庆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163712
大众文艺 2018年6期
关键词:黑龙江黑龙江省文化产业

(大庆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 163712)

黑龙江的文化产业发展较为清晰,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黑龙江省的文化产业在众多文化产业中已经呈现了较快的发展趋势。从普通的音乐音响领域、视频与影视领域、文化书刊出版等文化产业都已经成为较为广泛的现金流创造行业。这种情况并不少见,纵观在美国400家资产较为丰富的公司当中,有100余家是涉足文化产业的公司。而英语国家整体的文化行业发展速度均几乎是国民经济的两倍增长率。韩国、日本的音像产业早在 90 年代初就成为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

黑龙江音乐文化产业发展的情况直接能够折射出黑龙江省的文化倾斜程度和社会群众在局域内的精神风貌。既是黑龙江文化产业的体现也是区域文化消费的需求。近些年来,黑龙江音乐文化产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是也相应存在着一些问题。关于相关内容,我们始终应该具备着开放的心态面对现状,以期待文化产业能够在合适的环境下健康发展。

纵观黑龙江省音乐文化产业的发展速度还是较快的,过去三十年来始终以前所未有的现象积极变革着。音乐文化产业已经从最早的传统传播形式逐渐延伸到各个领域和多种形式为基础,在作品的内涵、形式、内容和题材、题材众多方面都有较打的创新。总的来说,黑龙江省音乐文化产业能够和市场较好的结合,为市场的繁荣发展起到推动的作用,当然,在产业发展的进程当中也会出现无法避免的困难和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探讨。

一、黑龙江音乐文化产业现状的整体困难和问题

1.高水平音乐人才素质缺乏

黑龙江音乐教育教学体制始终沿用着德国或者可以说苏联时期的“批量生产”的态势,收到半个多世纪的传统义务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影响,教育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均固化严重,笔者无意论述教育方式的优劣,仅就客观事实而言现在产业化人才的数量、质量、结构已经不能够满足社会音乐文化市场的发展需求。综合应用型人才较少,社会化音乐文化产业对于专业人才素质的要求是广泛的,受众群体也是不同的,基本分为两个方面的人才需求:一方面是专业素质较高的人才,适应逐渐提升的高素质音乐鉴赏群体;另一方面是社会化普及越加广泛的前提之下的普及型音乐文化受众群体。在音乐文化人才培养方面需要一专多能型的复合型人才,这种类型的工作者将会更加适应飞速发展和迭代的音乐产业。

音乐文化产业与多种产业多样化融合是目前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黑龙江地区音乐人才素质较我国发达板块相比具有一定的产局,音乐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应注重复合型人才为主,强化综合性和市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特点,逐步调整人才培养结构,高端人才培养和复合型人才培养兼备的教育模式更为重要。

2.知识产权维权成本过高

知识产权是音乐文化产业重要的组成部分,文化产业中也包含音乐原创文化的范围。作为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版权保护是文化产业核心问题,版权以示对于原创作者的尊重,更是对于知识的尊重,也是原创作者赖以生产作品的最根本源动力。知识产权的维权成本极高也是黑龙江范围内的客观法律业界现象,截止2017年以前,黑龙江专门知识产权案件受理法院只有一个。中心化的文化产业公司和发行中介机构投入大量人力与资金成本市场化产品受到盗版侵权屡见不鲜,传统原创作者的利益受到重大损害。知识产权案件存在维权成本高、取证难等法律现象已经是行业内普遍情况。监管倾向较弱、知识产权认定能力有限、案件取证难等各种客观因素均制约着产业的发展。加强音乐文化产业知识产权的建设,保护音乐文化产业在黑龙江有序和繁荣的发展不仅需要强化制度、法制等相关内涵建设,重点还需要强化科学技术在音乐文化行业的作用,提供便于取证、利于诉讼的科学技术,实现和新一代互联网结合的目的。

二、黑龙江音乐文化产业的内涵与特征

黑龙江音乐文化产业的内容包含音乐艺术的众多领域,其构成从传统的音乐生产与演出到外延产业的市场化运营,再到音乐软硬件生产销售都必不可少地承担了黑龙江省文化产业振兴的重要责任。特别是近年来的数字音乐产业发展也较为迅猛,互联网的信息传递功能逐渐延伸到价值传递功能,更加突出了音乐文化产业的重要性。音乐文化产业因为其存在的时空性特点还会结合其他产业,产生混合型音乐生产行业,比如广播领域和影视领域。

第一,创新性。

音乐的流动性特质决定音乐艺术本身的流动性和时空性较强,音乐文化产业本身也具备音乐艺术的特质,进而,音乐文化生产并不是简单的重复,创新性和非雷同化的性质始终是音乐文化产业创作的核心内涵。

第二,积淀性。

音乐文化的创作者和鉴赏者都具有知识积淀的局限,入门门槛较虽低但是认知门槛很高,音乐文化产业同样具备着这样的基因,这是一个需要创意灵感和技术能力都有一定的积累的行业,因而具有较高的进阶门槛。

第三,高附加值。

音乐文化生产既可以是一次性出卖,又可以反复多次性的出售。这也是因为其独特的艺术本质而决定的。演唱会等即时形式强的生产适合高附加值的一次性出卖;唱片、音视频资料等形式的生产模式适合多次反复性出售,相对于生产制作成本也可以理解为高附加值出售。基于以上的特性,在合法的市场经济竞争中具有相当高的竞争优势,利润率和资金周转率较高。音乐文化的生产要素是信息、知识、文化、技术等,是具有一定的附加值的产业。

第四,融合性强。

音乐文化产业是经济、技术、文化、政治、思想等相结合的产物,不仅渲染了一定的思想感情,还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特征、政治元素、文化特征和艺术特点,具有较强的融化特性。

三、分析促进黑龙江音乐文化产业发展的趋势

在发展黑龙江省的音乐文化领域的过程当中,自主创新能力的加强是重要的一个方面,音乐文化品牌的固化也是增强音乐文化生产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式。突出地方文化特色,重点推进民间特色和原创文化发展将是重要方式。音乐文化产业在黑龙江兴盛繁荣的核心就是传统音乐文化,地域性强的特质可以成为全领域内的行业壁垒,进而满足市场多元化的需求。核心竞争力结合科技含量较大的技术产品将是黑龙江音乐文化生产的主要方向。

黑龙江文化产业今年不仅发展势头较快,发展质量也逐年递增,黑龙江的音乐文化已经成为省内精神文化领域的支柱型产业,具体趋势如下:

(1)社会效益显著,音乐文化产业直接推动就业岗位的增加,居民生活与收入水平质量提升有赖于各个领域的发展,音乐文化产业无疑将会带来社会的巨大财富效益。文化产业的利益逐年增大并将以更快速的形式递增。黑龙江因旅游业在2017年当年增加就业人数10万人,文化产业的就业机会比例较重工业和轻工业比效果十分显著,平均女性就业机会比重工业增加3倍。所以,音乐文化产业的发展的直接利益趋势将会日益明显。

(2)随着黑龙江省对高科技领域的技术研发与应用更多倾斜,省内音乐文化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结合将会更加紧密,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的音乐文化产品将占据音乐文化市场相当广泛的区域进而主导未来文化产业的发展和融合方向。互联网娱乐软件在黑龙江娱乐市场发展较快,多媒体软件发展的速度更加倾向于扁平化,报纸、广播电视节目和书籍的传播速度明显处于劣势。在互联网普及率越高的地方音乐文化产业涉及到的越多。所以黑龙江省的高科技互联网的研究与建设过程必然与音乐文化产业有着不解之缘。其文化产品也由原来的图书、胶片发展为光盘、网站、数据库等形式,应声而变成为更全面变化。

四、总结

黑龙江省文化产业将面向更旷阔的市场开放式发展,在国与国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中心化互联网环境越来越受到挑战的换金钟,省内较多的企业和机构甚至个人已经开始用开放的头脑接待新鲜事物的诞生。所有的科学技术和传统行业都将面临着颠覆式的创新,同样也促进了黑龙江省音乐文化产业的高融合、高竞争、高风险和高利润的发展。从发展现状来看切实遇到了较大的困难与阻力,生产的过程当中需要面临着曲线式的成长,音乐文化产业完善的同时也面临着更加广阔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张迎芬.我国音乐文化产业传统发展路径研究[J].人民论坛.2011,(24).

[2]王玲 .中国音乐产业刍议 [J]. 文艺争鸣 ,2010,(10).

[3]陈英子.强化 “六大意识 ”优化文化产业政策环境[J].新长征,2011(12).

[4]刘琨 . 深圳音乐文化产业研究 [J]. 特 区实践与理论,2009,(01).

[5]单蓓.我国音乐文化产业发展对策分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 , 2010(4):31-32

猜你喜欢
黑龙江黑龙江省文化产业
2022年1-5月黑龙江省各市(地)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2022年1-6月黑龙江省各市(地)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Homeless children in India publish newspaper
黑龙江蒙古族古籍考录
推进鞍山市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之我见
黑龙江省海伦市永和乡中心小学简介
羡慕等
孟津县文化产业发展调查
动词的时态中考高频考点练习题
财政部下达44.2亿元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