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歌唱专业学习中的几个基本问题

2018-07-12 07:57中国音乐学院声歌系100101
大众文艺 2018年6期
关键词:歌唱者歌者形体

(中国音乐学院声歌系 100101)

专业学习歌唱,所经历的过程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基础阶段、巩固阶段和走向成熟阶段。对于梦想成为高水平的成熟歌唱者来说,基础阶段和巩固阶段是至关重要的,是整个学习声乐过程的重中之重,核心中的核心,她关系到一个声乐专业的学习者是否能走的更远、飞的更高。良好的歌唱基础必然与科学的演唱方法相随相伴,完美配合,不弃不离;高水平的成熟歌唱者也必然具备完善科学的基础演唱方法素养,这二者是相辅相成不可或缺,缺一不可的。

多年来的演唱教学与科研实践证明,凡是歌唱方法科学,演唱水平高的报考音乐院校的本科生、研究生及国家级专业院团的演职人员,他们的基础,也就是演唱的基本功一般都相当扎实稳定,并且会取得好的考试成绩和好的演出效果。如果歌者要想在重要的歌唱比赛中取得好名次,除了一流的嗓音条件和与生俱来的高素质的音乐感觉以外,一定要有非常科学完美的演唱专业基础训练,不然,要想取得理想成绩,获得好名次得奖,那几乎是望尘莫及是不可能的事情。例如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吴雁泽、戴玉强,阎维文等;女高音歌唱家彭丽媛、孙丽英、张也、王庆爽等。他们的成功,除了天生的音乐天赋以外,基础好,基础牢则起着支撑作用。那么,歌唱的基础阶段这么重要,理所当然应该引起学习者的高度重视,我们今天就关于这个问题加以阐述。

一、歌唱之基础形体

1.乐器的发音依靠金属、木管、铜管、打击、琴弦等演奏……,发音质量的好坏优劣,有赖于制造乐器所使用的材料、工艺、技术高低及制造者的文化积累,社会经验和审美标准。歌唱者的乐器就是我们身体自身,由声带发出基音,靠共鸣腔体将其扩大,通过空气媒介进行传播。对于自身嗓音先天条件的好坏优劣,我们自己是无法选择的,但是,我们自身这个‘乐器’在进行歌唱时的形体姿势、动作表演、面部表情,对是否能够发出好的声音,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乃至于有一些学习多年的专业歌手,对于歌唱乐器姿势的外在形态,内在用气用力及科学自然的相互协调问题之认识程度仍显不足,不够全面了解自身乐器的结构特点,运行原理,在对待基本演唱方法方面甚至是片面刻板和教条的,从而导致演唱水平达不到理想的期望值水平。实际上不具备正确歌唱形体的人在专业队伍中比比皆是,并不在少数,可以说这不仅牵涉到一般的声乐学习者如大学生、研究生等,而且在一些成名的名人歌手中,也不乏其人,我们从他们的演唱中能够管中窥豹,略见一斑。

其表现:(1)从身体的外部形态看,腰站不直,胸不挺立,低头、扣胸、驼背、伸脖子仰脸、歪嘴、皱眉、哈腰、鼓肚、弯腿、两脚过于分开,伸手出手僵硬,上台下台步伐不灵活、不协调、面部表情单一、眼中无物、不积极、不主动、全身协调呆板等等。(2)相对内在来看,呼吸动作过大,吸气过深、吸气紧、身体内部用力肌肉群紧张、横膈膜外扩紧张、腹部用力下坠、发声前撑腰鼓肚子、提喉提气、舌头后缩、坐喉挤喉卡喉、小腹紧张、精气神欠佳等。以上有关身体外在内在所表现出来的不正确歌唱状态各异,然而对演唱水平的提高影响却很大,学习声乐时间越久,越到高级阶段,歌唱形态所表现出来的任何微小偏差,都决定歌者能否唱出高质量、高位置、高表现力、高水平、高完美的声乐艺术之音,而这些微小的问题往往是不易被发现,发现后又不易被纠正的,它会贯穿歌唱运行过程的自始至终,严重影响正确歌声的发挥。一些很有名气的歌者,出现徘徊反复,往往是由于基础阶段在歌唱姿势方面存在的小毛病所造成的,这就像高科技的精密设备一样,例如大国重器工程,往往因为一个小小螺丝钉不合格、一个电线头接不牢靠,就会形成高精尖设备正常运行的隐患,甚至造成价值连城之设备的损坏。为此,我们一定要小心谨慎,不断纠正演唱中 错误形体动作的出现,以免日积月累形成顽固性的毛病,成为歌唱进步提高的障碍。所以,歌唱形体中出现的错误毛病必须得到纠正,那么正确的歌唱形体是什么呢?

2.良好正确的歌唱形体:概略讲,初学阶段正确的方法是:(1)身体要舒展大方地站直,两脚一前一后自然分开。(2)身体放松,保持垂直,自然微笑,精神饱满。头向前、眼平视,脖子放松,下巴微收;双肩松,略向后,胸部松开,小腹微收。(3)两臂放松,刚柔适度,出手灵活,迈步稳健,收放自如。(4)注意在演唱或在练习时,临时可以用但不要养成用手用脚打拍子的习惯。(5)立正如军姿,动作有人物;面部有表情,眼神有内容。这些是正确歌唱形体站立姿态的一般性要求,基础阶段所必须要重视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所要延伸提高,升华至有艺术气质,表演歌唱、歌剧演唱、歌唱情感神韵发挥、扮演对象、角色的外在内在形似与神似、大家风范等,则需要更加深入的学习研究,融会贯通来获得。

良好的歌唱站姿形体,对不同阶段学习歌唱者的提升起相当关键的作用,尤其是内在的用力用气的方法,对唱好歌起决定性作用,随着基本站姿形体的正确掌握,熟练运用,培养出‘手、眼、身、法、步’的表演配合,协调统一,使歌唱者逐渐达到高级阶段的艺术歌唱。

二、发声的基础

发声问题的审美观念及声音训练方法直接关系到科学歌唱。当我们平时欣赏歌唱家的歌唱时,那美妙的歌声是歌唱形体训练与歌唱发声训练阶段完成后的成果,是歌者走向成熟的标志。那么如何尽快掌握基础发声阶段,巩固调整阶段从而进入成熟阶段呢?需要特别注意的几个问题:

1.声音之音色。声音的音色即歌唱声音的色彩,由声带运用的状态不同及真假结合的比例多少所决定。一般我们把声音分为真声、假声、真假混合声,进一步也把声音分为真声多的混合声、假声多的混合声和真假参半均衡的混合声等等。歌唱的音色问题对歌者来说是最直接、影响最大的问题之一,因为漂亮的音色表现力很强,非常容易引起听众的各种审美体验、共鸣感受和喜怒哀乐。但是,对于民族声乐专业的学习者来说,重视声音的音色往往偏颇于音色的真声明亮、清脆、集中和焦点等,在不完全了解自己声音特点的前提下,盲目追求声音的集中、穿透、透亮,这往往会产生负面影响,形成歌唱的毛病,从而障碍歌者演唱水平的提高。那么在一般情况下,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为追求集中明亮的音色,有意无意去收紧喉咙,挤卡声带、导致歌唱腔体的紧张,失掉灵活自如的有机配合,从而使身体僵硬不自然、气息不放松等,这样不但唱不出好的音色,反而会使声音越来越紧、越僵、越暗、刺耳,也会出现像砂砾线条般的声音,进一步还会出现音准问题、声带病变、表现力严重受阻,达不到演唱的预期效果。在出现‘暗沙哑’的声音后,通常情况下,歌者很难自己改变自己的毛病,必须遇到有经验的老师或观众给予提醒建议,从而改变观念有望得到解决。

在歌唱专业的群体中,由于追求声音的明亮音色,导致喉咙紧张造成的声音粘连、滞、涩、不流动、沉重等现象比较普遍,这些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即使勉强进入到高级阶段学习,一些歌手仍然会存在问题,受其困扰,很难唱出随心所欲的美妙歌声。解决的原则方法是:全身放松,面部微笑;下巴放松、脖子放松,喉咙打开,喉头放下,改变用挤卡喉咙、收紧喉咙追求音色的倾向。

2.歌唱‘通道’。在歌唱用气的过程中,我们发现“通道”原理非常重要。那么为什么会提出‘通道’概念呢?因为歌唱的发声是需要气息作为动力,吹动声带发出音响,而气息的运行一定得规范、科学。根据人体乐器结构的特点,从小腹的底部直到口腔咽腔,上下自然形成了身体内部概略的大管道腔体,肺部的呼吸器官则形成了气息的具体轨道路线。具体讲,歌唱乐器的头腔、口腔、鼻咽腔、呼吸器官、胸腔、腹腔(上腹部和小腹)上下垂直的贯通连接,则形成了完整的歌唱通道。当声音在保持通道基础上运行时,就会形成表现力强劲的混合声歌唱共鸣,操作声音的强弱明暗、宽窄厚薄也得心应手。在歌唱实践中,强化歌唱气息通道感觉的训练,使其歌唱、气息、用力的管道畅通,没有阻碍,是演唱水平迅速提升的关键。我国声乐大家金铁霖教授就特别重视歌唱通道的训练,他把歌唱‘通道’形象比喻为“宽马路”,声音比喻为马路上行驶的大小不同的各种汽车。道路修的好,交通才顺畅;歌唱也一样,歌唱‘通道’训练的好,声音才美好,质量才会高,尤其唱高音才不会困难。

我们在声乐的基础学习阶段,如何才可以获得较好的歌唱通道呢?首要的问题就是要了解歌唱的‘通道’是建立在放松、垂直、上下歌唱腔体贯通的柱状基础上,你能否将喉咙打开、‘吸开’保持,在喉咙吸开打开保持柱状垂直线的过程中歌唱!是掌握通道要领的关键,也是搭建科学歌唱基本状态的重要内容。如果用力故意撑腰、坐喉、要声音集中、要声音焦点、急于求成声音之穿透力,好的‘通道’感是很难建立起来的;为追求声音的穿透力,过份深呼吸,强力、蛮力、僵持力试图改变歌唱身体的自然状态等,‘通道’就会被歌者自己逐渐破坏掉。所以,放松是前提,喉咙吸开打开保持上下垂直线是条件,追求自然通畅的歌唱是指导原则。当我们的歌唱感觉很累、感觉困难、声音不流畅、用力用不上、声音位置低、声音不打远、甚至出现‘脖子暴露青筋’,歌声僵直、身体不够放松等,一定是歌唱‘通道’的建立出现了严重问题。

3.关于歌唱的呼吸。歌唱的呼吸问题也是演唱专业的重要基础性问题,我们在学习声乐的过程中,会了解到许多名家把歌唱的呼吸问题强调的非常重要,许多国际级的歌唱家甚至认为‘谁懂得了呼吸就懂得了歌唱’。事实上歌唱呼吸的重要性也的确如此。目前我们经常谈论的、大概了解的呼吸方法如:胸式呼吸法、腹式呼吸法、胸腹式呼吸法、闻花式呼吸法、背式呼吸法、叹气式呼吸法、惊讶式呼吸法等等。这些呼吸的方法很多,有的文章讲的也好像很清楚,但是掌握起来是否容易呢?现实情况的回答是很难,不容易!原因是多方面的,牵涉到声乐学习的如何教与如何学,声乐学习者所处环境群体追求演唱呼吸方法的优劣倾向等问题。在歌唱呼吸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发现胸腹式联合呼吸法是很好的,但是,如果你专门去针对歌唱的呼吸训练时,会遇到很多麻烦。吸气过深,一味强调过深的呼吸不行;呼吸过浅,缺乏呼吸恰到好处的支撑配合也不行;上下通道不连贯会使呼吸不够畅快;歌唱者过于紧张、或提气提肩,身体不放松等,都会造成歌唱呼吸的各种问题。下面根据我们的实践经验教训,认为比较容易达到胸腹式联合呼吸法的方法。

(1)闻花式呼吸:闻花式呼吸方法容易使歌唱的共鸣腔体协调运作;使歌唱的乐器用力肌肉群容易放松;使歌唱者心里紧张状态容易放松;使歌唱者的呼吸气息吸得深而且自然;体会闻花时,因花闻香使人的心情容易愉悦,保持兴奋的积极歌唱状态。具体吸气时的操作是:身体完全放松站直,但不要松垮。在吸气过程中伴随着闻花的体验,脊椎腰带周围同时很舒服地微微向外松开,气息有一部分能够比较自然地流进小腹。这样的吸气既松畅又适度,呼气时能比较好的控制歌唱,形成较好的气息运用支撑。

(2)打哈欠式呼吸法:打哈欠式呼吸方法很容易达到胸腹式联合呼吸法的要求,气息相对吸得松、吸得深、吸得自然,不易破坏歌唱的自然状态。要求站直放松,提笑肌,模仿自然打哈欠时的呼吸状态,动作不必过大,张口尽量自然即可。体会打哈欠呼吸,关键点在于身体柱状腔体通道感的领会与体验,很容易吸得深、吸得自然。

歌唱的呼吸方法既简单又复杂,说简单是因为呼吸本身就是人体生命维持生存的基本要素,好的歌唱呼吸及气息运用其实就是自然呼吸的强化;说复杂是因为问题的关键在于学习声乐的过程中,由于不正确的要求、心理紧张、吸气过深、用力过大、用力过猛等,造成呼吸肌肉群僵硬、不自然,出现不正确的呼吸及用气问题,严重影响歌唱水平的提升,不可掉以轻心。

综上所述,我们在对待专业声乐学习基础阶段中的歌唱形体姿势、音色、通道以及呼吸的气息运用等问题,一定要有科学的态度,正确的方法,及时调整不正确的歌唱姿势形体与呼吸状态,把握住歌唱自然、流畅、协调、音色优美的原则,在专业声乐的学习过程中学不断总结,打好基础,少走弯路,稳步提升,早日成为有水平有高度的人民喜爱的歌唱家。

参考文献:

金铁霖,邹爱舒著.《声乐教学艺术》.人民音乐出版社,2008年12月北京第一版.

猜你喜欢
歌唱者歌者形体
浅析情绪在歌唱中的作用
高职体育教学中形体训练的价值与对策探讨
歌者
高校舞蹈形体训练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声乐教学中歌唱者情感表达的重要性
情感体现与艺术处理
裸露
黑暗中的歌者——试析《寻找小糖人》的叙事技巧和情感诉求
形体与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