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警察有点痞
——电视剧《余罪》剧评

2018-07-12 07:57浙江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播学院321000
大众文艺 2018年6期
关键词:张一山卧底演技

(浙江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播学院 321000)

《余罪》是由张睿执导,沈嵘、张仕栋等担任编剧,张一山、常戎、吴优、张锦程等主演的悬疑犯罪网剧。该剧改编自常书欣同名小说,讲述了警校学生余罪因特殊选拔而成为贩毒集团的卧底,遭遇惊险事件的故事。该剧一经播出,就受到广泛关注,成为一部现象级的网剧。

与其他国产警匪剧相比,《余罪》一改往日警察脸谱化的形象,塑造了一个吃喝嫖赌样样都会的“痞子警察”。在如今的国产剧中,公安干警都是一副正气凛然的样子,面对匪徒毅然决然地与其进行殊死搏斗,没有丝毫的恐惧。除此之外,就是一副工作狂的样子,为了人民群众的安危连自己的家都顾不上。而“贱人余”余罪就不一样了。这个角色本身突破了传统的正面角色,徘徊在正能量和负能量的边缘。从这个外号不难看出,余罪并不是一位传统意义上的警察,而是一个家境一般、相貌平平、吊儿郎当的人,在学校就是一个“学渣”,在社会上就是一个“人渣”,进入缉毒大队之后又是一个“警渣”,凭着一点小聪明投机取巧,做事不择手段,做人没有很高的道德原则,只求自私自利,毫无奉献精神。然而就是这么一个“警渣”,即使平时再怎么吊儿郎当,但在大事上却从不掉链子,实战能力超强,懂得如何随机应变,一次又一次成功躲过了毒枭对他的质疑,获得了傅国生的高度信任,完成了许队长交给他的卧底任务。在卧底过程中,面对未知的挑战,面对可能会丧失生命的任务,他退缩过,他逃避过,因为他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他有自己的私心,这才是人性最本质的地方,也是打动观众的地方。警察也是人,警察也有害怕的时候。余罪没有什么远大理想,他唯一的理想就是成为一个小片警,帮助父亲管理他的水果摊,不让他父亲受欺负。他未曾想过自己能有什么大的成就,也没有想到过自己有一天会选中成为毒枭的卧底,他只想过稳定的小日子而已。然而命运就是这么捉弄他,因其独有的痞性,而被选中成为卧底,随时面临掉脑袋的风险。余罪在经历各种磨难之后逐渐成长起来了,成为一个优秀的警察。

与余罪相比,他的同班同学解冰,一个在警校里各项成绩都很优异的学霸级人物,却在当了警察之后却成了一直干扰着缉毒大队办事的人。解冰就是一个传统的警察形象,表面上正义凌然,实则是个“伪君子”。他做事不择手段,从来不会去考虑别人的感受。当他以为余罪是个走私犯的时候,为了引蛇出洞,不惜多次利用自己的好友安佳璐,甚至在安安不知情的情况下还假借要与其订婚,骗余罪上钩。最终自以为是的解冰被安安泼了冷水。同时,他是一个非常争强好胜的人,处处想要得第一。即便后来得知余罪是卧底,他仍然不死心,千方百计地想捉弄余罪。解冰这一角色的设置,起到了侧面烘托余罪的作用。有了解冰作为对比,更能彰显出痞子警察余罪的魅力。

电视剧是编剧的艺术,《余罪》的成功离不开小说原著作者常书欣以及编剧沈嵘、张仕栋的不懈努力。艺术来源于生活,常书欣从小就是个“不太老实”的人,有过一段蹲“号子”、做牢头的经历,而就是那段不寻常的经历造就了《余罪》。常书欣坦言道,因为抢夺罪被判了8个月监禁,所以有机会见到了形形色色的犯罪嫌疑人,毒贩、小偷、造假的、杀人放火的、当鸡头的等等。另外,《余罪》的编剧们借着对原著的改编,在保留原始风貌的基础上,让剧情变得更为紧张刺激,可谓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集训快要结束的时候,余罪落入了许处长设下的圈套,失手“杀死”绑架鼠标的人,导致入狱。不明真相的余罪忽然从警校学员变成阶下囚,失去了原有的嚣张气焰,任人宰割。后来知道自己被许平秋耍了,余罪恼羞成怒。为了出狱,余罪大闹监狱,不仅重伤狱中“老大”焦涛,还差点勒死了真正的老大傅国生。此后又抢地铺睡觉,指挥犯人殴打新人。然而没过多久,余罪就已经获取了傅国生的信任,成为了他的知己。人物命运的连续落差、接连不断的意外发生,让观众充满好奇,吸引观众继续观看。通过节奏、人物、冲突的改编,编剧们把小说变成了一部适合拍成电视剧的好剧本。就是因为《余罪》的编剧们过硬的功底,才让一部没有大牌明星出演的小成本网络剧走红。

然而《余罪》成也编剧,败也编剧。相比较于第一季改编的成功,第二季就逊色了不少。第二季中暴露出来的诸多漏洞,让观众怀疑两季的编剧是否是同一批人。傅国生怀疑余罪是警察,余罪一口咬定警服照片是PS的。傅老大为了判断照片的真伪,居然找来了余罪手下的小弟来做鉴定。小弟跟余罪是一伙的,怎么可能不站在余罪这一方呢?小弟将事先拍好的照片放进焦涛的手机里,说他手机里藏有加密照片,傅老大居然深信不疑,宁愿相信漏洞百出、连底子都没有摸透的余罪,都不愿相信跟了自己十几年、对自己忠贞不二的焦涛。那一瞬间观众以为自己来到了另外一个平行世界,电视剧里面的人智商集体下线,全成了“智障”。除此之外,第二季里,“大胸姐”以及余罪的好兄弟鼠标、张猛、汪慎修、骆家龙都加入了卧底任务,而真实的缉毒队为了防止卧底身份的暴露,是不需要也不允许有这样数量庞大的卧底团队的。事实果真如此,除了余罪之外,其他人的智商都纷纷掉线,“大胸姐”甚至还酒后吐真言,差点说出了自己警察的身份。但不管怎么说,《余罪》虽然有很多不足之处,可依然是一部优秀的电视剧,起码在国产警匪剧之中。

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离不开演员精湛的演技。《余罪》中的演员以九零后为主,虽有些许青涩和稚嫩,但在演技方面还是值得肯定的。这其中,最大的亮点当然就是男主角张一山了,甚至有观众直言说张一山一个人撑起了《余罪》整部剧。余罪这个角色几乎是为张一山量身定制的,张一山浑身上下的“痞子气”刚好与余罪相匹配,这样的角色张一山演起来丝毫不做作,张弛有度,收放自如,自然无比,一气呵成,俨然一幅老戏骨的模样,把余罪这个角色诠释得淋漓尽致,比那些“面瘫”小鲜肉们不知道好了多少倍。有一场余罪偶遇父亲的戏份,余罪与傅国生刚从饭店里出来,就碰到了自己的父亲。为了不露破绽,余罪假装狠心不认父亲,将其推倒。这时,张一山表现出了余罪既心疼父亲,又不得不把戏做足的矛盾状态。与张一山相比,其他年轻演员由于经验不足,演技方面逊色不少。例如饰演“大胸姐”林警官的吴优,演技一直受到观众的诟病。其实作为一个新人演员,吴优的演技算是不错的了,只是在老戏骨张一山的对比之下,吴优的演技就显得不足了。观众最多的评价就是,“她怎么还是一副要死不活,一副中二病的样子呢。”这无疑暴露出了新生代演员演技方面的缺陷。

近年来,像《余罪》这类小成本的电视剧也带来了网络剧市场的迅猛发展。随着国家广电总局对电视剧在电视上播出的管控力度的不断加强,传统电视的开机量不断下降,刺激了网路电视剧的爆发式增长。相比于传统的电视剧,网络剧题材更丰富,尺度更大,更符合年轻人的口味,获得了巨大成功。同时,网剧也给了新生代演员主演的机会,无论是《余罪》里的张一山、吴优,还是《太子妃升职记》中的张天爱、《最好的我们》里的刘昊然和谭松韵,都是在出演网剧之后走红的。相比于传统电视剧的衰败,网络剧展现出其蓬勃的生命力,成为文化产业中富有生机的新势力。

参考文献:

[1]常书欣.我当过坏人,所以我了解犯罪[N].山西晚报,2016-2-23.

猜你喜欢
张一山卧底演技
卧底各个群怎么讨论谷爱凌,“中午吃什么”群亮了
卧底机器人
张一山:红与不红都随缘
动物搞笑瞬间,绝对演技担当
卧底
请开始你的表演,我假装视而不见
卧底
“刘星”之外
——张一山
人生如戏, 全靠演技
张一山:喜欢超越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