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强县某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对策分析

2018-07-12 11:00何江飞
世界有色金属 2018年9期
关键词:宁强县废渣岩性

何江飞

(陕西工程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陕西 西安 710068)

矿山开采过程实际上是利用、改造和破坏自然环境的过程,目前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与保护已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如何既合理地开发矿产资源,又不至于造成矿山地质和生态环境恶化以及重大地质灾害事故发生,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研究课题[1,2]。

本文针对陕西宁强县巩家河矿山存在的地质环境问题,通过矿山地质环境恢复以实现绿色矿山的防治目标,可为同类矿山实现绿色矿山提供经验借鉴。

1 矿山基本概况

宁强县巩家河矿位于宁强县巩家河乡二里坝村,该矿区属于一条沟口开阔、沟道狭窄的“V”字型沟谷,沟长约1.2km,纵坡降196‰,汇水面积1.2km2,平均谷坡40°。矿区内沟中共有采矿弃渣17分区,采矿弃渣总量约18.24万m3。这些采矿渣石堆大小不一,因受地形所限或顺坡弃下或直接堆积于沟底,弃渣堆放严重压占土地和毁坏植被。大部分采矿渣堆结构松散,堆积成高陡边坡,且均没有较好的拦渣防护措施,为泥石流的发生提供了充足的物源(图1)。

图1 矿山治理前情况

2 地质条件

2.1 地形地貌

治理区地处秦岭、巴山两大山系的交汇地带,受秦岭纬向构造和大巴山弧形褶皱带的影响,山势陡峻,沟谷深,沟谷多呈“V”形,大部为海拔1000~1600m的山地,山脉多为经向,山脉之间纵谷比较发育。

2.2 地层岩性

本区地层由新到老可依次分为:第四系、中上元古界碧口群(Рt2-3bk)、下元古界东房沟组(Pt1d)、下元古界曾家河组(Pt1z)。

第四系:包括第四系冲洪积层(Q4al-pl)和残坡积层(Q4el-dl)。中上元古界碧口岩群(Pt2+3bk):岩性以角斑岩、角斑质凝灰岩为主。下元古界东房沟组(Pt1d):主要岩性为绿色片岩夹少量碳酸岩。下元古界曾家河组(Pt1z):主要岩性为绿泥石岩,钙质石英片岩,局部花岗岩。

2.3 地质构造

项目区位于阳平关~勉县断层以东北地区,处于秦岭褶皱系摩天岭加里东褶皱带内的陈家山—茶店复背斜的中段。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剧烈,褶皱强烈,断裂较发育,岩体较破碎。

3 治理方案设计

3.1 弃渣堆设计

治理区共计17分区废渣堆。其中位于沟道底部8个区,位于矿山道路边坡边沿9个区。故治理设计对KZ02、KZ04、KZ05、KZ07、KZ13采取清理措施。

对KZ08、KZ10、KZ12 、KZ14、KZ16区采取整平绿化固渣。对其余KZ01 、KZ03 、KZ06渣堆回填以及整平覆土绿化措施。

3.2 拦渣坝工程

坝体断面为梯形,坝体内设排水孔,坝底设置排水涵洞。拦渣坝采用浆砌片石重力坝(图2),采用M7.5砂浆砌筑,坝顶长50.40m,底宽19.8m,顶宽3.0m,设计基础位于中等风化基岩上,坝肩嵌入基岩。

图2 修建后的拦渣坝

图3 恢复后矿渣堆

3.3 排水工程设计

排水工程设计参照规范[3]截排水沟设计断面过流量及流速的计算,巩家河矿区沟底汇水渠断面为梯形,底宽1.0m,高1.5m,上口宽2.5m时,过流量为24.87m3/s,设计按30年一遇最大洪水流量为21.87 m3/s,满足最大排洪需求。

3.4 生态恢复设计

对矿区废渣堆进行生态恢复(图3),绿化采用种植松柏和沙打旺。对渣堆上部进行工程平整,覆土种植柳树、刺槐,对边坡按设计坡率修整边坡,然后覆土0.3m厚,种植沙打旺,行距30cm。

4 结语

通过弃渣堆放坡、拦渣坝支挡加固,截排水及植被恢复等,达到全面保护矿山地质环境、消除或减轻地质灾害安全隐患、并使其实现绿色矿山的目的,其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1)废渣性泥石流隐患的治理,应该因地制宜的制定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不能只注重支挡挡措施。本文采用的废渣堆削坡、就地平整到主沟道内的方法是较经济、合理、科学的恢复治理方法。

(2)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工程要充分考虑地形地貌景观的恢复,本次设计采用林草结合的生态工程设计,可以极大的恢复当地的地形地貌景观,恢复绿地,实现绿水青山的目的。

猜你喜欢
宁强县废渣岩性
先锋植物修复介导的根际微域对铅锌冶炼废渣中重金属的形态分异特性影响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碎屑岩岩性识别方法及应用
大宗固体废渣制备地质聚合物及其性能和应用研究进展
从五种天然色素提取废渣中分离果胶的初步研究
X断陷火二段火山岩储层岩性识别技术研究
基于石灰石岩性的超近距管沟爆破试验研究
宁强县耕地质量提升限制因子及潜力分析
陕南非煤矿山废渣堆特性与边坡稳定性分析
宁强县农村畜禽养殖演变及其趋势浅谈
秦南凹陷地层岩性油气藏勘探关键技术及其应用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