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生产理念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运用分析及研究

2018-07-12 12:10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18年5期
关键词:环境影响可行性环节

赵 军

(南京国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京 210000)

1 清洁生产理念同环境影响评价的关系

1.1 一致性

1.1.1战略目标相一致

清洁生产理念实则指的是产品从生产到运用所展开的全方位污染控制;环境影响评价则指的是对项目建设正式实施环节可能会对环境带来的一系列影响进行评估、预测,编制有效预防策略,尽可能地降低环境影响概率,进而为实现环境、社会与经济等三重效益协调发展提供重要参考依据[1]。可见,二者在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以及防治环境污染等方面确立的发展目标相一致。

1.1.2实施过程相一致

清洁生产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环境影响评价,诸如经济效益分析、工程分析以及环保举措可行性论证等均可看成是对项目清洁生产的审计形式。此外,将清洁生产审计有关方法运用到环境影响评价中,有助于全面分析工艺流程、平面布置、产品方案以及物耗能耗等内容,以便预先发现问题,维护整体秩序。清洁生产、环境影响评价的实施过程分别如图1、图2所示。

图1 清洁生产实施过程

图2 环境影响评价实施过程

1.1.3表现内容相一致

作为国内外工业预防基本的经验总结,清洁生产不仅实现了从能源—生产过程—产品的全过程控制,最大可能地减少污染或者促进污染物资源化,还从根本上保护环境,实现节能降耗,为可持续发展做铺垫。由此可见,清洁生产理念同环境影响评价在环保措施、工程分析等方面的内容相一致。

1.2 差异性

1.2.1出发点存在差异

清洁生产的目的是要求企业管理层适时采取先进的技术改造手段,逐步强化管理力度,以便在原生产或者设计基础上稳步提升生产技术水平,科学减少经营成本。而环境影响评价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通过(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即使建设项目施工满足当代环保施工要求。

1.2.2侧重点存在差异

清洁生产多是围绕生产设计本身进行,以源头预防为主,核心目的在于改进生产方法,降低环境污染。环境影响评价则更多地关注生产企业排污标准及其周边环境影响,根据现场调查实况提出一些可行性较高的污染防治对策,目的是为了向宏观控制提供必要的理论参考依据,即同清洁生产源头预防相比更强调末端治理。

1.2.3作用方式存在差异

清洁生产理念实则是企业管理层遭受一定贸易压力或者环境意识提高到一定程度后,所采取的一种全过程自觉预防污染的手段,因而又可看成是一种用于保护环境、促进环境改善的新型手段。而环境影响评价更多是对制度实施过程进行强调,同清洁生产理念显现出的自觉性相比其较为被动,即受法律约束。

1.2.4开展时段存在差异

清洁生产理念在运用环节表现出时间延展性,这是因其存在于可行性研究、设计、运行等各个阶段。环境影响评价自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阶段开始便出现,与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工作同步进行。

2 剖析环境影响评价运用清洁生产理念的重要意义

传统形式的环境影响评价更为关注的是对活动展开之后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评价依据主要来源于各个单位提交的数据信息资料。清洁生产理念倾向于对生产到加工的全过程关注,要求管理层主动了解问题改进状况,并能够从生产经营细节处显现出环保性、节能性等特征。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更倾向综合运用环境影响评价和清洁生产理念,如此便能最大可能地提高环境影响评价的实用性和可行性。除此之外,还可以将其用于指导后续生产活动,起到对污染浪费等问题的预防与控制效果,即从源头处削弱生产全过程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3 探究环境影响评价运用清洁生产理念的具体方法

3.1 工程分析内容优化

通过查阅文献与资料可知,清洁生产审计工作第一步是对废物产生范围进行明确,第二步是对废物产生原因进行分析,第三步是出台减少废物产生概率的方案。

在清洁生产审计流程的基础上实施工程分析操作,首先,要将生产工艺流程图、产污环节图绘制出来,找出能耗物耗大、重点产物等环节,找出工艺选型以及原材料选用中存在的环境风险。其次,要将主要污染平衡图、物料平衡图以及水平衡图等绘制出来,并在分析测算法的利用下得到重点产物环节有关的能耗、物耗、污染物以及水耗等数据。最后,再从生产工艺能源利用及原材料利用等情况着手,将一个可行性较高的清洁生产量化分析方法找出来,进而确定重点环节的污染物排放量和能源资源输入量。

3.2 污染防治措施深化

在清洁生产理念的基础上,结合建设项目实况,人们可以进一步提出污染优化控制方案。该方案主要以回收再利用废物、削减原材料为中心,目的是为了实现污染物的资源化和最小化等,其中较为关键的影响因素为可操作性、可行性。

基于此,在运用清洁生产理念开展环境影响评价时,有必要对污染防治措施进行深化。例如,分析各种减污环节所对应的清洁生产方案可行性、末端治理技术可行性与经济性等内容,目的是为了更为科学地确保后续工程设计的实效性。

3.3 具体运用效果

结合多年工作实践,笔者认为,环境影响评价中运用清洁生产理念非常有必要。在具体的运用中,通过采取一系列工程优化分析和污染防治措施,人们能够有效提升环境影响评价质量,引导项目建设的工作重点从侧重“模式预测”“现状评价”等方面逐步向实用可行性工程分析、污染控制措施等方向转变,即为环境影响评价凸显实效性提供条件[2]。

除此之外,在环境影响评价中运用清洁生产理念,还能引导评价单位逐步改变过去被动的参与模式,即逐步转向主动投入的模式,简单来讲便是引导评价单位主动投身可行性研究活动。这便需要不断挖掘潜在的降耗减污环节,整合经验,提出有效的污染优化防控方案,并将其适时运用到工程设计中。这样便能从工程设计开始为减污目标的实现提供条件,即能够从根本上降低污染物防治工作的投资成本和运行费用,适当降低项目末端处理所担负的经济压力。

4 结语

环境影响评价和清洁生产理念既存在一致性,又存在差异性,但万变不离其宗,二者均是为了能源节约、环境保护所展开的活动。本文通过解读二者关系,阐述环境影响评价运用清洁生产理念的重要意义,探究了清洁生产理念的具体运用方法和运用效果。

猜你喜欢
环境影响可行性环节
PET/CT配置的可行性分析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阅读疗法及其在图书馆应用的可行性探索
《环境影响评价》征稿订阅及广告征集启事
《环境影响评价》征稿订阅及广告征集启事
“三线一单”与环境影响评价衔接研析
桥式起重机使用环节重大危险源辨识研究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PPP物有所值论证(VFM)的可行性思考
多环节发力攻克深层次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