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民为中心 答好新时代考卷

2018-07-12 02:17刘洪清
中国社会保障 2018年4期
关键词:全国政协委员养老

文·图/本刊记者 刘洪清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2018年全国两会是党的十九大后的首次两会, 其新的时代坐标意义非凡。这一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在这个意气风发的新时代,中国开启了新的改革征程。

两会期间,中国社会保障杂志与代表、委员共话民生保障改革的新成就,共议民生保障的新难点,聚焦民生保障改革的新亮点,探求民生保障改革的新突破。让我们一起来倾听春天里的“两会”好声音——

就业: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3月14日,全国人大代表、神曲乐器制造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郑传玖背着一把吉他走进了清华大学校园,他向莘莘学子们分享了自己从打工仔成为创业者、又将企业从广东迁回家乡贵州正安县的创业奋斗故事。目前,在郑传玖带动下,落户正安县吉他产业园的吉他企业已有26家,正安县年制造吉他500万把,其中80%的产品销往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些企业解决了9000多人就业,其中90%是当地农民。从打工仔到企业家,再到全国人大代表,郑传玖的创业经历深刻诠释了“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励志精神。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关于民生保障问题讲得最多、分量最重的一句话就是: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早在2013年,李克强总理就提出:对于中国政府来说,我们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和改善民生,而最大的民生就是就业。今年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再度将就业问题“置顶”: 就业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是天大的事。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都要把就业放在心上,扛在肩上,绝不允许有零就业家庭出现。

李克强总理把“保障就业”称为政府“最要紧的责任”。他曾透露,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先看两张“汇总了上百个经济数据的表格”。而在这些纷繁复杂的数据中,“就业”无疑是总理最关心的指标之一。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把城镇调查失业率列入预期目标,就是为了更加充分地反映城乡就业状况,也可以说这是自加压力。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莫荣在解读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过去5年来,我国城镇新增就业6600万人以上,13亿多人口的大国实现了比较充分就业。这是历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到“实现了比较充分就业”。就业无疑是过去5年成就的最大亮点之一。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劳动年龄人口仍将保持在9亿人以上。2018年,我国劳动力供给仍将处于高位状态,需在城镇就业的新成长劳动力在1500万人以上,其中高校毕业生就有820万人。莫荣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发言时建议,建立就业预测和失业预警系统,及早分析预测,提前做好政策储备,解决好短期的就业冲击,让就业结构顺利完成转换。建议按照劳动报酬与劳动生产率同步提高的原则,逐步增加工资,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政府要承担起维护公平就业的责任,畅通劳动力和人才流动通道,使创新创业活力在流动中竞相迸发;查找并消除影响平等就业的制度障碍,保障妇女、残疾人以及农民等全体劳动者享有平等的劳动权利。

820万高校毕业生无疑是今年就业工作的重点。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张近东从2003年起开始担任全国政协委员,2018年又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他先后4次将大学生就业的提案、建议端上两会。张近东认为,人力资本是比货币资本还要重要的资本。他鼓励大学生进行多样化、低风险、协同型创业, 规避创业风险;他还建议制定青年创业就业专项扶持政策,将创业资源向三四线城市进行倾斜,维护创业公平环境,优化创业资源配置。

新当选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应城市三合镇三结村春华养生豆皮有限公司经理程梦醒,围绕促进大学生返乡创业,建议设立创业基金鼓励大学生返乡创业,扶持起来的企业每年不定额向创业基金捐款,回馈社会,以形成促进返乡创业的良性循环机制。

当下,许多大学毕业生投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中。3月10日,全国政协委员、京东董事局主席刘强东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保障改善民生水平”记者会上分享了自己“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创业故事:我是1998年开始创业,在创业的10年中有6年是住在四处漏风的工棚里,为了保证24小时能够为会员提供最优质的服务,我自己做客服,睡在地板上,还买了一个老式闹铃,每两个小时响一次。作为创业者,你能在10年的黑暗时光里坚信你的方向是正确的,坚信你做的事情是有价值的,坚信你的公司是社会需要的,只要你能够坚持得越久,相信你就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莫荣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作大会发言

收入分配:效率公平两相宜

“居民收入年均增长7.4%、超过经济增速,形成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等收入群体。”此次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5年来居民增收的“成绩单”格外亮眼。

收入分配一直都是两会代表、委员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总承包公司项目质量管理员邹彬就表示自己对这些年数字不断刷新的工资条还是很满意的。 “去年我买了一台新车,又在长沙城区买了套房,虽然只是付了首付。不只是我,我的工友有的在长沙买了房安了家,有的回老家盖起了新房子,大家都觉得日子越过越有奔头,获得感、幸福感妥妥的。”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稳步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合理调整社会最低工资标准;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和津补贴制度,向艰苦地区、特殊岗位倾斜;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增加子女教育、大病医疗等专项费用扣除,合理减负,鼓励人民群众通过劳动增加收入、迈向富裕。

2018年3月20日,人民大会堂中央大厅北侧举办第五场“代表通道”集中采访活动。

其中,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话题迅疾引发热议。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调整历程经历了4个重点阶段:1980年,个税起征点确定为800元;2006年,提高到1600元;2008年,提高到2000元;2011年,提高到目前的3500元。全国政协委员、辽宁奥克化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建民对个人所得税的调整记忆犹新,他曾在2010年全国两会期间提出建议,全面推行政府、企业、工会三方参与的职工工资协商机制,完善社会保障,大幅度提高中低收入个人所得税起征点,逐步推行社会保障税,引导和规范富人捐赠行为。2011年政府就提高了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这让他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履职尽责非常有成就感。至于下一步的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调整到多少较为合理,朱建民认为,7000元左右是较为合理的区间。当然,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到增加子女教育、大病医疗等专项费用扣除,实际上是向实行综合所得税制跨出的重要一步。

全国工商联也提出了建议:个税起征点从目前的3500元提升至7000元,并提高个人自行纳税申报起征点,由目前12万元再提升至24万元,并降低个人所得税最高边际税率,从3%—45%降至3%—30%以下。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永好则表示,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应随着生活水准和经济能力提升,按照比例提高,目前定在1万元左右比较适当。全国人大代表、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也认为1万元的起征点相对合理。

3月7日,在全国两会记者会上,财政部副部长史耀斌对此作出了积极的回应:我们将启动个人所得税的修法。这次个人所得税改革至少有两大内涵值得关注。一是提高起征点,怎么样提高起征点,会根据居民的基本生活消费水平的变化来确定,提出一个提高起征点的建议。二是增加了专项扣除,首先选择的重点就是子女教育和大病医疗。会根据实际情况具体确定专项扣除项目的规模和数目。这次个人所得税改革还要针对个人所得税征税的模式,将分类税制转化为建立起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税制。

除了对个人所得税的关注外,如何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让普通劳动者的腰包一天天鼓起来也是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人社厅厅长戴元湖重点关注的内容,他在建议中指出,在当前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对工资支付保障进行立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要提高立法的法律层级,以法律或行政法规形式,出台《工资法》或《工资支付保障条例》。健全工资增长及决定机制,完善企业工资宏观调控、劳动标准、工资集体协商机制等规定,对工资进行明确界定以正本清源。此外还应完善工资支付保障,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建议吸收各地欠薪治理体制机制创新成果,加大对工资支付违法行为的行政处罚力度,赋予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查封、扣押、冻结、划拨等强制手段和措施,加大工资支付失信惩戒力度。

3月21日,《2018今日头条两会阅读大数据》报告出炉,“收入分配”以12.12%的比例成为今年两会最受关注的议题,且已经3年连居首位。围绕收入分配的热点话题,仍在网络民意中热烈传导。

全国政协委员刘强东谈创业

全国政协委员朱建民谈收入分配

全国政协委员钱学明谈医改

社保:幸福的“定盘星”

最近,一张入选全国第26届摄影艺术展览的作品《独生子》刷爆朋友圈,照片中一名年轻男人坐在两张病床中间,左边是爸,右边是妈。男人的背影看起来有些无助。这张照片引发网友对养老和医疗两大问题的共鸣:你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儿女是你的受益人;你老无所养、病无所医,儿女将是你的受害人。

2018全国两会前夕,中国网推出“‘新时代:中国选择’2018年全国两会调查”。网民投票显示,社会保障为最受关注的热词,且多年来热度不减。调查显示,超八成网友最关心养老问题。中青舆情监测室对采集到的12859条微博用户言论进行大数据分析发现:70后最关注的话题为健康中国;80后作为参与两会话题的主力军,最关注的话题为就业创业和房价调控;90后最关注的话题为养老服务和收入分配。

全国政协委员、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马秀珍也非常关注网络舆情,她认为《独生子》这张照片充分展现了她今年所提出的《关于重视和解决农村独生子女家庭养老问题》的提案的内涵。马秀珍表示,由于我国养老保障体系建设是“先城市后农村”,且农村养老保险保障水平和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标准偏低,这对农村独生子女家庭的保障作用甚微。“小病扛、大病拖”,已成为农村独生子女家庭中老年父母的一种常态。马秀珍建议,提高农村独生子女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金、养老保险待遇和计划生育养老补贴标准,应不低于农村低保户标准。对于家庭确实困难的收入低、子女又不在身边的农村独生子女家庭的老年父母,政府应给予政策倾斜,优先纳入农村低保户享受范围,多方面、多层次地加强保障效果。同时,建议政府在制定医疗保障政策时充分考虑他们的特殊困难,在补贴方面给予特殊照顾。同时降低农村独生子女父母的医疗费用,提高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报销比例。

养老金调待一直是民众热切关注的话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认为,自2005年我国提高退休人员养老金以来,养老金将实现14连涨。考虑到今年经济增长率将会在6%—7%之间,社会平均工资将上调,养老金也会相应有所上调。

2017年,国务院印发《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实施方案》。全国政协委员、社保基金理事会理事长楼继伟认为,要加快“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的步伐,加快试点企业落地,在2018年实现加速划转。他还建议国家尽快出台社保精算报告制度,算清养老金缺口问题。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工作也在加速推进,今年,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有望在全国发挥“共济”作用。全国政协委员朱建民指出,要建立全国统筹公平统一的养老金统筹调剂体制机制,以逐步解决我国区域性养老金统筹不充分、不均衡的问题,全面促进小康目标的实现和老工业基地的振兴。

社保制度是否无缝隙全覆盖,也在两会代表、委员关注的范围内。如何构建“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下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障制度,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中央副主席高小玫建议,明确网约工(快递员、专车司机等)以灵活就业人员的身份参保缴费;借鉴非全日制就业的社保模式,确定平台企业的工伤保险缴费义务,根据网约工就业特点确定合理的缴费标准;要求平台企业缴纳欠薪保障基金;适时制定灵活就业人员(含网约工)失业保险规定,逐步构建全国统一的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体系。全国政协委员、安徽省律师协会副会长周世虹提出,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是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保障网络,但监狱里的罪犯却仍处于社会保障的“真空”地带。司法部副部长熊选国在两会期间对此回应称,将监狱服刑人员纳入社保医保,已列入司法行政改革议程。另外,全国政协委员、台盟中央专职副主席杨健在3月10日全国政协全体会议的大会发言中建议国家相关部门,为有意愿来大陆发展的台湾人才,持续制定更加贴心的政策,在就业、医保、社保、公租房等方面一视同仁。全国人大代表、澳门工会联合总会会长何雪卿建议,出台允许港澳居民在内地参加社保的政策,落实港澳居民子女在内地享有接受义务教育的同等待遇。

在社保领域,领取养老金资格认证问题也引发了代表、委员的讨论。近年来,为防止养老金冒领,不少地方采取了领取养老金资格认证的做法,即要求退休人员必须每年到社保经办机构进行领取资格认证才能领取养老金。全国政协委员王鹏杰认为这种“在世认证” 须立足于服务群众和弱势群体,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真实有效、体系完整的认证服务系统,拿出“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甚至让群众不跑路就能办成事的工作方法。充分运用大数据实现信息共享。社保部门应主动加强与公安、工会、社区、乡镇等之间的联系,建立信息共享、互联互通的数据信息化工作机制,有效解决实际工作中的“认证难”等问题。

近年来,随着失能半失能老人的增多,对医疗、养老的双重需求日益增加,医养结合逐步成为一种新兴养老模式。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聚焦于此,提出了《关于加快“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提案》。这份提案建议,融合“医”“养”资源,加强“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建设的规划性和协同性。具体可采取五种模式:一是增设现有机构的养老与医护功能,即由单一机构提供“医养结合”服务,既可以是配建医疗机构或卫生室的养老机构,也可以是具备养老功能、开展老年护理的医疗机构。二是联合运行模式,即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合作,建立双向转诊机制,由综合性医院提供医疗服务,养老机构提供康复期或稳定期的护理服务。三是支撑辐射模式。即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与医院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合作,统筹共享服务阵地、服务人员等医疗卫生资源,形成日间照料与居家养老相结合的社区医疗服务支撑,为居家社区老年人提供健康服务,在日间照料中心设置家庭医生工作室,由全科医生团队实施签约服务。四是引入民间资本,重点培育优质社会组织和养老医疗企业,成立医养融合综合体,促进医疗养老事业与产业共同发展。五是采用多种高新科技资源,拓展服务载体。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依靠专业服务人员,打造居家养老健康服务平台,为居家老年人提供日常照料、感情关怀、精神慰藉、精神文化等养老服务,使老年人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健康监护、远程医疗等数字化医疗服务。不谋而合,农工党中央也向两会提交了《关于推进基层公立医疗机构 构建“医养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建议》。

众所周知,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老人增加了,护理人员却在减少,问题凸显。作为身居养老护理一线的90后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南通市佰仁堂常青乐龄护理院护理员李楠楠建议,国家在加大对持有《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护理人员给予特殊公益性岗位补贴的同时,对未能持证上岗的普通一线护工也给予岗位补贴和免费培训,以稳定养老护理人员队伍,提高队伍素质。

今年两会涌现的新话题中,家庭医生签约制度热度很高。台盟中央提交了《关于推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广泛覆盖的建议》,民进中央也提交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的提案》。民进中央表示,应以“家庭医生服务团队”的模式为签约参保人提供规范的家庭医生服务。签约服务费由医保基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和签约居民付费等分担。台盟中央也提出搭建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内家庭医生团队—机构内专科及辅助科室支持系统—综合医院专科医生组成的“三环团队”,建立全科—专科联动机制,逐步建立全科与专科服务有效衔接和联动。通过联动协作,形成为签约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完整服务保障体系。

为攻破“一号难求”,全国政协委员、广西政协副主席钱学明主张建设城市医共体,为分级诊疗奠定基础。在他的愿景里,全部基层医院(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分别隶属于各个市级公立医院,形成若干个医疗共同体(医疗集团)。通过市级公立医院和基层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行一体化管理,做到体系一体、利益一致,合理配置专家资源,实现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和结果互认。方便病人在基层医院就近门诊,住院及专门治疗才去市级医院,康复返回基层医院,以此更好地满足病人的服务需求。将城市公立医院门诊专家医生资源分成两部分,主任医师留在市级医院,副主任医师根据需要轮流分配到相应的基层医院(社区医疗服务中心)。以专家资源的下移实现服务重心的下沉,方便病人就近在基层医院门诊。此外,改革医院门诊制度,实现内部分级诊疗。所有公立医院不再对外挂专家号,一律只挂普通号。形成前台有若干个普通医生出诊,后台有专家医生支撑的内部分级诊疗体制。在医院初诊或患普通疾病的患者,由普通医生诊断医治。对于特殊病例或疑难病例,则由普通医生向专家医生报告,申请会诊;专家医生听取普通医生的初步判断后,再询问和查看病人的病情,共同形成诊断意见。通过此类改革,实现医院内部分级诊疗,让普通医生为普通病人看病,专家医生能够集中力量为疑难杂症病人提供服务,提高医疗服务效率。

全面实施大病保险制度,是一项关系全国十几亿人的重大政策。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医学会副会长饶克勤表示,我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在十多年间已基本覆盖全体人民,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医疗保障水平的提高,医保制度建设应更多倾向于因重大疾病造成的风险防控,提高保障效率。全国人大代表张宝艳建议,首先应完善救助机制,变医后救助为医前救助,畅通重大疾病救助绿色通道;其次,提高医保报销比例,将现在的国家报销封顶规定改为个人负担总额封顶;再次,搭建社会综合救助平台,对已经致贫的重大疾病患者进行全面救助。取消现在的重大疾病确定的标准,按发生的治疗费用总额进行救助。最后,取消重大疾病的转诊限制,让每个人公平地得到救助机会。

2017年,我国如期建成并启动全国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平台,解决了一个重大的民生“痛点”。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河南省委专职副主委花亚伟认为,目前全国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覆盖的人员主要是异地安置人员、异地居住人员、异地工作人员以及异地转诊人员,覆盖人群还不够全;联网上线的医院还不够多,主要是一些三级医院为主体的医疗机构,缺乏二级医疗机构和基层医疗机构,覆盖的医院范围还不够宽。应扩大异地结算平台的覆盖人群,尤其要覆盖外出务工农民工和就业创业的双创人员等;联网上线医院范围扩大至三级医院以下及基层医疗机构,织就更好更广的医疗覆盖网,让更多参保人员享受到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的便利,减轻“跑腿”“垫资”负担,使人民有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代表、委员和民众共同关注的焦点——养老和医疗改革交出了答卷。在深化基础性关键领域改革中,提出要深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建立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协调推进医疗价格、人事薪酬、药品流通、医保支付改革,提高医疗卫生质量,下大力气解决群众看病就医难题。同时,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出,发展居家、社区和互助式养老,推进医养结合,提高养老院服务质量;提高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保障水平,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再增加40元,一半用于大病保险。扩大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范围,把基层医院和外出农民工、外来就业创业人员等全部纳入。加强全科医生队伍建设,推进分级诊疗。

全国两会殿堂,代表、委员议民生,掷地有声。在改革的长河中,激起的每一朵浪花都会被新时代的阳光照耀,每一次民声的升腾都是改革的助力。党的十九大确定了以有利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有利于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作为衡量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标准。只要将兜牢民生底线与建立高质量发展指标评价体系结合,以人民为中心,我们必能找准民生保障事业的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答好新时代的考卷。

猜你喜欢
全国政协委员养老
养老生活
省政协委员抗“疫”书法选
基层党支部纪检委员如何开展工作
养老更无忧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九三学社9件提案入选全国政协重点提案
代表委员履职身影
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3月3日开幕
养老之要在于“安”
代表、委员风采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