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论上海发展

2018-07-12 16:35王宇菁
中国名牌 2018年6期
关键词:朱家角外来人口博物馆

王宇菁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郝明金:26年浦东新区不辱使命

20世纪90年代,我国改革开放从沿海向内地渗透的最重要一环,就是1992年浦东新区的设立。26年里,浦东新区实现了带动上海乃至长三角区域的快速发展,发挥了经济枢纽、服务功能、金融中心、科技高地和要素配置中心等五大效应,极大地提升了上海在长三角乃至全国的经济龙头地位,推动长江三角洲成为全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

上海市市委书记 李强:上海不唯GDP,只唯优质GDP

所谓不唯GDP,是指不以简单追求GDP为首要目标,而是要追求更高质量的GDP。上海城市的发展,重在提升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把功能做强,体现集聚辐射效应。郊区要把提高产出强度和经济密度作为现阶段的重要任务,承担好作为城市发展战略空间的使命和功能。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中心原主任李铁:从外来人口看城市活力

从全国城市发展规律,甚至从世界城市发展规律来看,有经济活力的城市大多是移民城市。在中国北上广深,外来人口所占比重最高。深圳外来人口和本地户籍人口大约为4:1。北京外来人口800多万,占总人口比重2/5,而上海外来人口900多万,占总人口的比重和北京差不多。虽然比重低于深圳,但是总量很高。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都是全国外来人口最为集中的区域,三大城市群创造的GDP占全国比重的40%。根据这些城市发展的成功经验,大量吸收外来人口,是提高城市活力的关键性举措。但也不能盲目地吸收,而是需要尊重市場规律,城市应该及时调整政策,放宽落户条件。

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张兆安:城市圈要变成“朋友圈”

上海与周边的江苏、浙江两省中小城市的一体化进程仍然受到行政管辖边界的阻碍,这使得周边的其他中小城市未能充分享受到核心超大城市的辐射作用,潜在的大都市圈对国家发展和长三角一体化的带动作用未能充分发挥。

相关部门应在长三角城市群发展战略下,加快上海都市圈的规划和发展,具体包括联手制定都市圈规划、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打破行政区划障碍等。比如围绕上海中心城区,制定建成区半径至少在50公里左右的都市圈发展规划,覆盖江苏和浙江的县市。大幅度提高居住年限和社保缴纳年限在落户标准中的权重,加快有稳定工作的外来人口市民化的可能性。导入更多的建设用地指标,未来的新增土地供应沿着轨道交通两边展开,并防止地价房价过快上涨,降低商务和居住成本。

上海市文广局局长于秀芬:上海的文化地标有看点

截至2017年年底,上海市已备案博物馆125座,以上海常住人口2420万计算,每19.3万人就拥有一座博物馆,远高于每28.7万人拥有一座的全国平均水平。上海的目标是达到每16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的水平。

互联网的发展拓展了博物馆的功能,使其早已不仅是局限于收藏、研究、展示藏品的机构。如今的博物馆不再以过去高高在上的单一面目示人,变得更多元化也更接地气。

上海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会落在优化博物馆区域布局,加强文化地标建设。比如积极推进上海博物馆东馆、中共一大纪念馆的新馆筹建工作,打造上海文化新地标;在沿江(黄浦江)、沿河(苏州河)、沿轴(城市南北轴线)、沿路(杨树浦路)重点建设若干博物馆集聚区,实现博物馆科学化布局,构建博物馆现代化体系。

上海市朱家角镇党委书记高健:上海特色小镇乡愁添新愁

朱家角是上海地区最大的古镇之一,可能也是旅游抵达人数最多的古镇之一。人多有时是好事,有时未必是好事,带来了环境的负荷。2017年,来朱家角古镇的旅游人次达到700万,2018年数字还将增加。

原本朱家角在双休日、尤其是长假时人特别多,而周一到周五游客不多。2017年年底,上海地铁17号线贯通到朱家角,并且在朱家角地区设立两个站点。交通通达后,2018年春节期间旅游人次爆满,大年初二旅游人数达到7万人次以上,至今每天人流量都在2万人次以上,而且滞留时间比过去更长。

在求发展的情形下,小镇如何处理保护与更新的关系、特色小镇与房地产的关系、人口导入与产业发展的关系?对于目前上海的九个国家级特色小镇(闵行吴泾镇、金山枫泾镇、松江车墩镇、青浦朱家角镇、浦东新场镇、崇明东平镇、嘉定安亭镇、宝山罗泾镇、奉贤庄行镇)来说,几乎每个小镇都面临着上述问题。

上海市商务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朱桦:上海要变老为宝

上海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桥头堡,是开放度最高的城市之一。在此背景下,上海的180家中华老字号作为上海近代工业文明和城市文明传承的重要物质载体,在经营上却出现了一些困难;而振兴中华老字号,打响上海的“四个品牌”,需要繁荣的民族加工制造业作为支撑。此外,消费也需要纳入考虑,由于上海人口的老龄化趋势不断增强,老人的消费需求也应该得到重视。

商街和商圈都是城市的品牌,南京路和淮海路作为上海和中国商业文明的名片,都要大力改建;陆家嘴和虹桥也同理。要建设24个特色的商业街区,培育具有上海鲜明特色的新时代的新品牌,让新老品牌共同发展,全面带动上海城市的繁荣。

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陈思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上海文化形成的历史因素是强大的商品经济和消费能力,这滋养出了以石库门为代表的市民文化。这种文化具有鲜明的包容性,因而无数海内外文化、艺术在上海这座城市交汇,甚至很多在其他地方无法被包容的东西在这里都能够找到它的土壤,并且发展出它全新的内涵。表现在文学上,则成为了海派文学的宝贵特色。

猜你喜欢
朱家角外来人口博物馆
改革开放后珠江三角洲外来人口政策迭代研究
博物馆
天通苑地区常住外来人口社区公共服务问题与对策研究
露天博物馆
用法治思维审视外来人口子女高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