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难点 备战高考
——论突破高三化学第二轮复习重难点的四种策略

2018-07-13 00:00
天津教育·下 2018年9期
关键词:高三题目解题

高三阶段的化学复习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轮是按章节整理教材知识,串联每一个知识点,为学生搭建框架;第二轮是在这个基础上进行一定的查漏补缺,注重突破难点、重点、关键点。尤其是处在高三阶段的理科学生,要抓住第二轮复习的时间,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巩固好每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战胜每一个难点,借此提高整个时期的复习效果。笔者将根据自己多年的化学教学经验,使用几种行之有效的教学建议,帮助展开第二轮复习。

一、 查漏补缺,夯实双基

高考题目涉及的内容不只局限于课本内容,还将化学知识与生活相联系,要求学生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复习时我们要以教材和考试大纲为依据。

复习时首先要回归教材,抓主干知识,依据考纲的要求逐一将每个知识点予以落实,然后进行部分知识的外延,如:每一个基本结论与适用条件,每一个重要的单质和化合物的主要化学性质与反应方程式,每一个重要实验基本仪器的操作方法与问题分析,每一类化学计算的理论依据与解题方法等。如复习化学基本计算时,可以物质的量为中心,以每个物理量的单位为切入点,然后展开寻找物质的质量、气体的体积、溶液中溶质等之间的关系,以及将质量守恒定律、阿伏伽德罗定律应用到化学方程式的适量计算、过量计算、差值法计算当中。

二、 串联知识,构建体系

学生在经历了高一、高二的学习与第一阶段的复习后,已对知识点掌握得差不多了,但学会仅仅是其中一个方面,还要在高考中进行灵活运用,要将零碎的知识进行聚集形成框架结构。在第二轮复习中,教师可带领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寻找每一章知识的关联点、延伸点,后将其“串”在一起,展开联想进行外延。教师可组织开展专题复习,找到每个章节知识点内容的关系,将它们聚集在一起开展专题复习,且高考的题型多是综合题目,需要多个关系式一同使用才能解答题目。如对于“阿伏伽德罗”这一高考热点,我们可通过大量的高考题目,将其常考内容进行总结梳理,它会考到状况条件、物质状态、物质结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电离水解五大内容,将这五大内容放在一起进行一次专题复习,让学生不再为这一热点头疼。

三、 循序渐进,各个击破

第二轮复习要求教师和学生进行搭配,帮助学生建立系统化的知识结构,进一步熟悉化学关系式原理,进行大量的运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使之能更快地适应高考的模式。

在第一轮复习中,我们已将各个知识点都回顾了一遍,所以在第二轮复习中没必要面面俱到,学生知道的知识点可以直接略过,抓住重点来复习。

例如, 原子质量、同位素相对原子量、元素相对原子质量、同位素与同分异构体、同素异形体、同一物质等这些知识点极易混淆,为此可使用表格,编选讲义,讲练结合,探寻根源,逐个突破。若有学生存在个别问题,可在课余时间进行讲解,普通问题予以全班讲解,做到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训练,消除学生的盲点、薄弱点,达到真正掌握实质的目的。

四、 强化训练,提高能力

在第二轮复习阶段,教师可依照大纲的要求、高考的难度系数等,选择考点与历年真题相对应或者类似的模拟题。

例如,下列离子在指定条件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选项是( )?A.含有大量OH-的溶液中:CO32-、Cl-、F-、K+;B.与铝反应产生氢气的溶液中:Na+、AlO2-、NO3-、HCO3-;C.含有大量Al3+的溶液中:K+、Na+、NO3-、ClO-;D.使甲基橙呈黄色的溶液中:I-、Cl-、NO3-、Na+。这道题虽是一道选择题,但它综合考了溶液的性质与离子反应的内容。经学生对题阅读选项一一分析后,正确答案为A。

另外,教师要学会培养学生的做题习惯,准确读题、审题、寻找隐含信息,正确地予以分析,准确调用知识解题,在此过程中一定要做到三读:泛读、细读、精读。进行关键词的圈画,不漏掉题目中任何一个信息内容。在解题后还要进行反思,反思解题方法,力求发现更简便、合理的解题方法,争取“做一题,学一法,会一类,通一片”。

五、 结语

总之,高三阶段第二轮化学复习十分重要。在复习过程中,要注意关联记忆,准确记忆;明确考点,把握标准;强化重点,突出难点;重视实验,培养创新;强调规范,严格训练。并在此过程中,找到学生的兴趣点,让学生自主参与实践,让学生动手操作进行实验并归纳总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猜你喜欢
高三题目解题
用“同样多”解题
设而不求巧解题
高三一轮复习检测题(选修3—1、3—2)A卷
学会思考,尊重每一道题目
用“同样多”解题
唐朝“高考”的诗歌题目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高三·共鸣篇
解题勿忘我
追根求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