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学习路径的“问题链”设计
——以初中“速度”教学为例

2018-07-13 01:56
物理之友 2018年6期
关键词:问题链速度物理

(江苏省无锡市侨谊实验中学,江苏 无锡 214026)

1 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物理课程改革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逐渐明了课程目标是什么,但是受制于实践中策略不恰当,实施不彻底或不敢真正实施,导致效果不明显或者又回到老路上。无锡市教科院今年开展了“指向物理核心素养的单元设计”研究,旨在推进物理核心素养的理论学习、课标和教材的解读,加强课堂教学及评价的研究,提高物理教研活动品质。

2 “问题链”设计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教师的主导作用是相辅相成、互相影响的,没有教师的主导作用就不能很好体现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样,没有学生正确的主体观,教师的主导作用就会走偏,甚至误导。课堂教学的有效进行离不开有效、科学的“单元设计”,而中观的“单元设计”又离不开微观的“课时设计”。为使“课时设计”能落到实处,应关注“问题链”设计这个环节。“问题链”设计得是否合理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从长远来讲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也有深远影响。但“问题链”设计的基础常常被我们教师以学科为基础的预设所决定,这是不对的,对初中物理教学来说,这个问题尤为严重,因为“问题链”设计要基于一个基础——学生学习路径。

所谓学习路径,就是学生在某学段对某个主体概念或内容的学习时,其学习的起点(基础)、载体、氛围、过程、方法等,主要是从学生的角度来审视学生的学习过程,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在“起点”之外,教师都可以施加影响,使得学生的“学习路径”朝着有利于学生高效学习的方向前行。也就是说,我们在“问题链”设计时,除了必须尊重或服从于学生的“起点”之外,教师可以在其他方面进行干预。或者这样说,学生的“学习路径”是动态的,教师应不断调整自己的“问题链”设计,一切朝着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方向发展,而不一定依据学科知识本身的逻辑结构线索发展。下面笔者以苏科版初中物理中“速度”教学为例,来诠释基于学生学习路径的“问题链”设计。

3 教学设计

3.1 单元背景

在苏科版物理8年级上册中,“速度”安排在第五章第二节,本章内容是“物体的运动”,教材编者充分考虑了中学生的学习路径,改变了从机械运动的定义、运动的相对性开始的常见知识呈现方式,以学生身边的运动场景引入探究课题,从具体的长度、时间测量以及运动快慢的比较出发,最后回到世界是运动的、运动是相对的等较为深刻的主题。

3.2 课时目标

(1) 知道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理解速度的定义和单位;

(2) 了解测量速度的基本方法;

(3) 学会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3.3 教学过程

基于学生学习路径的“问题链”教学设计如表1所示。

表1

续表

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思维过程、对知识的表征方式,构成对学生学习路径分析的三个主要方面。研究发现:对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分析和研究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基础,这也是学生学习路径的“起点”,学习路径中的“载体、氛围、过程、方法”等也是基于这个基础,但是这些后续学习路径是动态发展的,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况进行干预,这就说明“问题链”设计也是动态发展的。

4 结语

只有基于学生学习路径,遵循学生思维的规律和知识形成发展的过程,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有效的“问题链”设计是基于学生的学习路径,同时也在不断提高学生学习路径的新“起点”。教师只有充分尊重学生学习路径,才能体现“问题链”设计的合理性,使课堂教学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猜你喜欢
问题链速度物理
只因是物理
行驶速度
速度
处处留心皆物理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
基于微视频与问题链相融合的高三一轮复习教学设计
“问题链”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巧设问题链预约精彩课堂研究
比速度更速度——“光脑”来了
解析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问题链的设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