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示范诵读库”传递中国好声音

2018-07-13 14:55刘剑飞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18年5期
关键词:总台普通话广播电视

刘剑飞

近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教育部联合举办的“中小学语文示范诵读库”作品发布会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音乐厅举行。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教育部汇集最强播音员主持人打造的“最好听的语文”——“中小学语文示范诵读库”正式上线,首批100篇作品发布。

此次上线的100篇音频教材是由我国最强的播音员和主持人录制的,也就是说,这些作品不仅具有权威性,而且具有专业水准,堪称中国最强音、中国好声音。这些声音对中小学生有着重要的积极引导作用。

朗诵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薄弱环节,一些地方没有开设专门的朗诵课程,即使开设了也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朗诵中的动作和表情不到位,文字发音不规范、不标准,甚至在朗诵中掺杂着方言或者用地方版普通话朗诵。这些朗诵不仅会对学生产生严重的误导,更无法表达和展现朗诵之美,无法让学生理解文字所饱含的情感。

朗诵不尽如人意,主要是因为对朗诵教育认识不足,没有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认为只要学生认识汉字、知道怎么读、怎么写就行,没必要学习朗诵技巧。再者,朗诵教育也一直都缺乏教材支持,没有正规的教材引导就等于是盲人摸象,一些方言味浓郁的地方版朗诵给学生造成不利引导也就不足为奇了。

“中小学语文示范诵读库”的上线无疑为中小学生学习普通话和开展朗诵教育提供了教材和示范。有了这套最标准的教材,中小学生就可以按照教材进行标准化的学习和朗诵,尽快让自己的诵读去方言化,以便更好、更深入地学习和理解文字中蕴含的情感和汉语文字的魅力。

朗诵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讲究的是声情并茂、抑扬顿挫,不仅需要字正腔圆,而且表情和动作也要做得恰到好处,既不能虚张声势,也不能忸怩做作。可很多时候,大家都简单地将朗诵与普通话朗读等同起来,认为只要用普通话朗读就属于朗诵,从而导致朗诵中声音生硬、面无表情,或者动作夸张、表情过度。因此,除了教材,还需要对学生的朗诵进行全面的教育指导,比如培养学生的胆识、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引导学生在面对观众时,不胆怯、不慌乱,保持最佳状态。同时,还应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让学生懂得一旦在朗诵中出现失误应该怎么处置和化解。

“中小学语文示范诵读库”传递出中国好声音,值得庆幸,但上线只是朗誦教育的第一步,接下来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开展,比如全方位提升学生的朗诵技能,如此,朗诵教育才是完整的。

猜你喜欢
总台普通话广播电视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澳门特别行政区2021年赛事合作目录发布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评出2019年国内十大体育新闻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基于中国移动5G技术的4K超高清传送测试成功
35件!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获中国新闻奖数量居首位
我是中国娃爱讲普通话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