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农村金融精准扶贫的问题及对策

2018-07-14 14:50温静静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8年10期
关键词:县域金融机构贫困户

温静静

一、实践

目前,大同市下辖7县,但仍有6县为贫困县,精准脱贫任务艰巨。为贯彻落实习总书记视察山西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更好地推动精准扶贫工作的有序进行,大同市根据“一主两翼,四轮驱动”的金融扶贫工作思路,在建立金融精准扶贫工作机制的基础上,重点优化对贫困县区的信贷投向,特别是对贫困区的特色种养业、优秀经营组织的金融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按照不同贫困县的不同产业基础、生态生产条件等强力推进产业扶贫。另外,在金融精准扶贫的产品和服务方面,不断增加多样性,结合开展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的“驻村金融指导员”工作和“雨露计划”等扶智工作,实现金融精准扶贫和扶志、扶智相结合,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诚信环境,改变精准脱贫户理念;严厉问责金融精准扶贫工作问题并建立监测评价机制,定期总结,加强经验交流,金融精准扶贫工作氛围良好。

大同市县域农村的金融精准扶贫工作成效显著,一方面破解了贫困地区产业发展资金短缺的难题,特别是小额贷款灵活,能够有效解决农户生产经营的资金不足问题,带动了地方特色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随着金融精准扶贫工作的深入推进,特别是市场化运作的金融扶贫工作机制激发了农民的经营生产和致富热情,金融支农效益大大提高,促进了农民的增产增收,提升了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步伐。

二、困难和问题

(一)经济基础薄弱,金融精准扶贫的软硬件资源不足

目前我市在县域农村的金融服务硬件基础设施选择性远远低于城区,除了工行、农行等国有商业银行外,民生、中信等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县乡镇的网点几乎没有,金融机构支持精准扶贫的网点密度、ATM密度等明显不够;而且基层金融机构的服务扶贫工作意识还不太强,特别面对农村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的现状,针对贫困户还存在贷款难、贷款贵现象。

(二)金融扶贫产业市场风险大,风险补偿机制不健全

我市的5个国定贫苦县(浑源县、灵丘县、广灵县、阳高县、天镇县)农业产业受自然生态条件约束风险较大,受灾严重年份较多,贷款支持农户发展相关产业的风险较高,目前保险机构针对金融支持精准扶贫的相关农业产业保险还在探索和试点阶段,成熟的保险产品较少,专项的风险补偿基金力度偏弱,完善的产业扶贫风险补偿机制尚未建立。

(三)农民金融知识欠缺,金融扶贫长效机制面临考验

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多数农民的金融知识几乎没有,金融意识较差,在脱贫思想上“等靠要”的思想还在作祟,依靠政府救济的老观念还较严重,金融信贷向农户投放面临难度,甚至有的农户还存有借钱可以不还的错误思想,受农户保险知识和政策的限制,农业信贷保险在农户的推广中也面临巨大阻力。特别是农户的金融内生需求不足,金融精准扶贫的运营成本较高,金融机构动力不足从长远上限制了金融精准扶贫工作的长效机制的建立。

三、建议

(一)完善农村金融精准扶贫基础设施

一方面,要根据普惠金融理念,积极推动相关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县域农村开展试点经营,增设县域农村的金融机构网点数量和ATM机数量,鼓励投资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到县域农村设点,探索开展农村合作金融组织机构,从有形实体上通过完善农村精准扶贫金融基础设施方便农村地区、贫困人口的金融需求,提高其金融精准扶贫服务的便利性和可得性,进而逐渐改变其对金融服务业的观念认识,使其逐渐了解金融;同时积极发挥互联网功能,从网络空间拓展金融机构业务,弥补传统金融机构服务的成本高等不足问题。另一方面,要通过培训学习、深入基层锻炼等手段,从软件的思想观念上提升金融机构人员的精准扶贫工作积极性,提高其对精准脱贫工作的认识高度,使其自觉具备金融扶贫工作理念。

(二)健全涉农精准扶贫的保险保障机制

一要发挥政府在农业保险的引导作用,如财政出资设立农业风险保险保障基金,积极引导保险机构参与支持,引导涉农保险的良性发展,同时要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抽出专项资金设立涉农保险的风险补偿机制,减轻金融机构的风险负担。二是要不断完善涉农扶贫贷款的审批、评估管理和处置,政府可以引导有条件的县域农村在联保、互保和第三方担保的基础上,开展组建涉农政策性担保公司作为试点,继续依托三权抵押贷款,创新农村金融工具,改善农村担保难问题,破解农村信贷瓶颈。

(三)建立农村精准扶贫工作长效机制

一要金融机构要创新金融服务,满足精准扶贫的需求侧需要,准确把握县域农村贫困地区和贫困户的金融需求特点,继续做好为县域农村贫困户的存贷款业务,同时,多样化金融服务手段从咨询、理财、结算等方面不断创新服务方式,如设立农村理财专业知识讲座,大力推进手机银行、网上银行在县域农村地区的普及工作,在通过灵活多样的金融服务方式为贫困群众提供金融支持的同时,要想方设法激发他们精准脱贫的热情和动力,鼓励他们通过市场找途径、找产业进行创收增收,增强贫苦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二要加大金融知识、农业保险的宣传力度,要派驻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专业人员通过资料宣传、讲解讲授等方式向农户普及金融、保险知识,从观念上引导贫困农户认识金融的基本知识,了解贷款和贷款途径,了解信用的重要性,了解保险对风险的分担机制,增强贫困户金融信贷的自觉参保意识和积极性,不断建构金融机构、保险公司和农户共同分担的共享机制。选取一批县域农村金融精准扶贫典型案例,重点选择在金融支持下成功实现精准脱贫的村、镇或农户个人,供农村和农户学习借鉴,用事实说话,起到推广和示范效应。三要加大金融支持精准扶贫人才的培养力度,选派优秀的金融从业人员到县域贫困地区挂职锻炼,为精准脱贫提供智力动力;也可以邀请专业金融专家对县域农村的扶贫干部进行金融知识培训,提高干部带领群众精准脱贫的金融知识水平和理论素养;还可以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对贫困人口建立常态化的培训机制,通过精准贷款等途径对贷款人进行组织培训,让其了解贷款资金的运用机制,帮助引进优质企业和优质项目的负责人及相关人员为县域农村的贫困户提供相关的技术培训,提高其贷款资金的使用效率。

精准脱贫工作是2020年建成小康社会之前必须要打好的三大攻坚战之一,是当前及今后时期七千万贫困人口翘首期盼的党的重要工作之一,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大同市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继续将脱贫攻坚决胜行动作为十大行动之一重点实施,这是硬任务也是硬要求,需要金融部门持续精准施策,继续在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兜底扶贫、整村提升等方面精准发力,以促使金融支持我市县域农村地区的精准脱贫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猜你喜欢
县域金融机构贫困户
县域消防专项规划研究
致富闯路人带领贫困户“熬”出幸福
『贫困户』过年
金融机构共商共建“一带一路”
贫困户 脱贫靠产业
山东县域GDP排名出炉
资金结算中心:集团公司的金融机构
对县域卫生管理要特别关注
一季度境内金融机构对外直接投资17.79亿美元
重要的是给贫困户一份自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