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群经济区建设与管理空间信息综合应用集成示范

2018-07-16 12:04孟祥辉李浩川王柏涛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8年10期
关键词:空间信息经济区城市群

文/孟祥辉 李浩川 王柏涛

1 研究目标

构建面向城市群经济区建设与管理综合监测与评价的空间信息应用技术体系,突破城市群经济区建设与管理的空间信息应用集成关键技术,研发综合集成服务平台,按照分布与集中的原则实现应用系统的统一集成部署和各个课题示范间的协同工作。面向京津冀协同发展需求,以服务于京津冀地区建设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为目标,围绕城乡统筹发展、城市群经济区规划与监测评价、城市空间格局与功能定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共享、产业协同发展、生态环境联防联治等方面,开展京津冀协同发展综合监测与评价,参照国家自然资源和地理空间基础信息库数据整合模式采用统一的数据标准规范,集成其它课题的数据、模型及专题应用示范,实现京津冀城市群经济区建设与管理综合应用集成示范,建立国家级京津冀城市群经济区建设与管理空间数据库和模型库,集中部署在国家地理空间信息中心,并纳入相关业务运行体系,形成稳定的业务化运行支撑能力,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评估及监管工作提供技术支撑,为推动城市群经济区内部产业分工、基础设施、生态保护、环境治理等协调联动,实现城市群一体化高效发展提供决策支持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

2 研究内容

本课题构建城市群经济区建设与管理综合监测与评价的空间信息应用技术体系、研究城市群经济区建设与管理的空间信息应用集成关键技术,研发综合集成服务平台,和集成项目其他课题成果建立“跨城市、全链条、自适应、多目标”的综合集成示范应用系统,支撑未来我国城市群经济区的规划建设与管理。拟解决城市群经济区建设与管理综合监测与评价技术、数据集成技术、模型集成技术、应用集成技术4项关键基础性问题。主要研究任务如下:

2.1 城市群经济区建设与管理综合监测与评价的空间信息应用技术体系研究

图1:主要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图

面向城市群经济区协同发展需求,建立京津冀协同发展综合监测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数据、模型、应用系统集成的标准规范;建立城市群经济区建设与管理空间信息服务技术体系。

2.2 研究城市群经济区建设与管理的空间信息应用集成关键技术,开发综合集成服务平台

开展城市群经济区建设与管理综合监测与评价技术研究,城市群经济区建设与管理数据集成技术及数据集成管理系统,城市群经济区建设与管理模型集成技术及模型管理系统,城市群经济区建设与管理应用集成技术及应用管理平台,城市群经济区建设与管理服务集成技术及综合应用服务系统。

2.3 实现京津冀城市群经济区建设与管理综合应用集成示范

实现项目各课题专题成果集成示范和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综合监测与评价应用示范。

3 研究方法

在科学性、综合性、系统性、层次性基本原则指导下,本课题研究经济发展与人口集聚、产业转移升级、交通一体化、灾害风险、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空间开发格局等方面的城市群协同发展综合监测与评价指标体系,进而整理遥感信息智能分类、时空数据挖掘、统计数据空间离散化和多指标综合等技术方法,在数据、方法、模型三个层次形成城市群经济区建设与管理空间信息服务技术体系。

本课题将在模块化和Web服务的系统架构下,形成城市群经济区建设与管理数据集成标准规范、模型集成标准规范和应用服务集成标准规范,建立城市群经济区建设与管理数据库、模型库,研究综合监测与评价技术、数据集成技术、模型集成技术、应用集成技术、服务集成技术等,开发由数据库管理系统、模型库管理系统、应用集成系统、服务集成系统等系统和模块构成的城市群经济区建设与管理空间信息应用综合集成服务平台。为项目各课题专题成果的集成示范和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综合监测与评价应用示范提供应用开发支撑和信息服务支撑。

本课题对本项目其他课题的研究成果(包括数据、模型、应用、产品)进行集成,建立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综合监测与评价应用示范系统,开展面向京津冀城市群经济区域建设与管理中城乡统筹发展、城市群经济区规划与监测评价、城市空间格局与功能定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共享、产业协同发展、生态环境联防联治等重点主题应用,并形成业务化运行支撑能力,服务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评估及监管工作。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如图1所示。

猜你喜欢
空间信息经济区城市群
结合多层特征及空间信息蒸馏的医学影像分割
长三角城市群今年将有很多大动作
我国第7个城市群建立
把省会城市群打造成强增长极
《地理空间信息》协办单位
甘肃省主要经济区联动发展战略探讨
从国外经验看我国城市群一体化组织与管理
图解北部湾经济区同城化
为什么要建设一带一路经济区
关于地理空间信息标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