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外科修复手部创伤性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

2018-07-16 08:30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18期
关键词:显微外科创伤性手部

赵 冰

(内蒙古林业总医院骨科,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2150)

手部创伤性软组织缺损在临床中常见疾病,一般发生于外部创伤和交通事故等,发生软组织缺损后会暴露出部分软组织,造成感染等严重并发症,严重时会危及生命[1]。因此,对手部创伤性软组织缺损进行及时有效的修补十分关键,显微外科修复术是一种微创的修复手术,可以对创伤的软组织进行修复,同时保证手部的美观。对显微外科修复术应用于手部创伤性软组织缺损的疗效的研究可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本研究分析了显微外科修复手部创伤性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2]。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的手部创伤性软组织缺损的患者62例,患者表现为手部创伤,经检查为创伤性的软组织缺损。排除存在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心脏和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选择患者中男35例,女27例,年龄为31~52岁,平均(36.8±3.4)岁。手部创伤的发病原因为,刀伤19例,外伤18例,烧伤7例,事故伤14例,爆炸伤4例。

1.2 方法:62例患者均接受了常规的术前检查,给予局部麻醉后,进行了常规的消毒铺巾,首先对创伤面进行清理,将死伤的软组织进行切除,根据患者的不同的创面缺损情况选择供给区的组织皮瓣。其次,根据不用损伤程度的患者给予针对性的显微修复手术,皮肤为轻度的挫伤者,将撕下来的皮肤切开呈网状,植入到原来位置,加压包扎。皮肤的挫伤严重并无肌腱损伤时,选择存在吻合血管的皮瓣进行移植,皮瓣在选择中需要根据患者的皮肤缺损的形状,深浅和大小等情况,结合患者的自身状态选择合适的皮瓣,将全厚皮片植入到缺损处后进行加压包扎。患者存在骨折和肌腱损伤,需要将骨折复位,将肌腱缝合,然后选择静脉,动脉吻合的皮瓣进行移植,缝合后给予加压包扎。患者出现严重的溃烂,组织粘连,需要择期手术的,需要进行彻底的清除损伤组织,止血治疗。最后,患者在进行显微修复手术后,给予常规的抗感染的治疗。术后拆线之后,指导患者进行早期的锻炼,帮助手部功能的恢复。治疗后,对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

1.3 评价标准[3]:治疗效果的评价指标选择伤口愈合情况,手部感觉和手功能的恢复情况。其中感觉分为5级,S1为无感觉,S2为在单一的神经支配区内有深部的组织痛觉,S3为在单一的神经支配区内有表浅的组织痛觉,S4为在单一的神经支配区内有表浅的组织痛觉,无皮肤过敏。S5为能完成单一的神经支配区内的两点辨别试验。手功能的评价应用TAM标准,可反映关节的整体活动度,是总的关节屈曲度总和与各个关节伸直受限之和,活动范围正常时为优,TAM大于健康侧的75%时为良,TAM大于健康侧的50%时为中,TAM小于健康侧的50%时为差。本研究中优良率为优和良的比例之和。

1.4 统计学的分析:应用统计学的软件SPSS18.0对计量的和计数的结果进行相应的统计学上的分析,计量的数据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的比较用t检验;计数的资料用百分比表示,数据的对比采取χ2校验,以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62例患者在治疗后,皮瓣均成活,1期愈合率为60例(96.8%),2期愈合率为2例(3.2%)。62例患者治疗前后的感觉功能比较见表1,结果可见,治疗后患者的感觉功能为S3~S5级的比例为85.5%,明显高于治疗前25.8%,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

表1 62例患者治疗前后的感觉功能比较[n(%)]

62例患者治疗前后的手功能比较见表2,结果可见,治疗后患者的手功能TAM的优良率为80.6%,较治疗前的12.9%有明显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

表2 62例患者治疗前后的手功能比较[n(%)]

3 讨 论

手部创伤性软组织缺损在临床中的发病率较高,因为不同的创伤原因和创伤的程度,患者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感染,骨折和肌腱损伤等,严重危及患者的手部感觉和功能,感染严重时会出现全身的并发症而危及生命。在手部创伤性软组织缺损的治疗中治疗时间十分关键,在第一时间内对创伤进行清理,确定损伤程度,进行治疗方案的选择可以有效的防止病情的进展,更有利于患者的治疗的预后效果,提高手部功能的恢复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手部创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需要及时的治疗,在治疗中以手部的修复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其中显微外科修复术是一种在临床中应用逐渐增加的治疗方法,治疗中可以保证手部的外观良好,对患者的创伤性小,根据患者手部的软组织的缺损情况选择合适的皮瓣进行置入,缝合与加压包扎修复,显微外科修复术的治疗效果可指导临床中治疗方法的选择。

本研究中选入的手部创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在显微外科修复手术后,患者的皮瓣均成活,愈合性好,治疗后,患者的感觉功能和手部功能较治疗前有明显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可见,显微外科修复术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显著,使患者在早期清创后,根据损伤缺损大小,深浅等情况选择合适的皮瓣进行移植治疗,在皮瓣置入中注意动静脉的结合和神经的结合,增加雪光的吻合度,保证血液循环管的畅通,可以促进手部创伤部位软组织的恢复,有利于患者的手部的感觉和总的活动功能的恢复,在治疗中没有严重的并发症的出现,并采取了有效的抗凝和抗血管痉挛的治疗,有利于血液循环,能提高患者的治疗的预后效果,改善手部的功能,能明显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综上所述,显微外科修复手部创伤性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显著,皮瓣的成活率较高,手术治疗有较高的成功率,患者治疗后的预后效果良好,有利于手部功能的恢复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的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显微外科创伤性手部
显微外科技术治疗再植术后中指持续肿胀成功1例
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的皮瓣选择
尺动脉腕上皮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封闭负压吸引技术联合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手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
肛门内镜显微外科手术用于直肠少见肿瘤治疗的临床价值
显微外科在口腔医学教育中教学设计与培训时机的探讨
右美托咪定抑制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
膝关节创伤性多发韧带损伤中后外复合体重建的临床疗效
延续性康复护理对复杂性手外伤患者显微外科修复术功能恢复的影响
17例创伤性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治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