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肠内与肠外营养结合在胃癌全胃切除术后的应用效果

2018-07-16 08:30刚*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18期
关键词:白蛋白排气胃癌

汪 涛 余 刚*

(湖北省咸宁市中心医院胃肠外科(湖北科技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湖北 咸宁 437100)

胃癌患者因为机体长期处于消耗状态,进行手术治疗前多数患者的营养指标均难以达到正常水平,加上术后患者需要长时间禁食,营养不良的现象更加严重,使患者的自身免疫防御功能显著降低,使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对患者术后恢复及预后效果造成严重的影响[1]。笔者在本次研究中深入探讨早期肠内与肠外营养结合在胃癌全

表1 对比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的营养指标(±s)

表1 对比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的营养指标(±s)

注:两组术后对比,P<0.05;与术前对比,P<0.05

组别 体质量(kg) 白蛋白(g/L) 前白蛋白(mg/L) 血红蛋白(g/L)研究组(n=20) 术前 60.3±8.1 42.2±5.2 240.6±22.9 104.8±12.9术后 55.6±7.1 35.6±4.1 202.8±19.4 90.6±12.8对照组(n=20) 术前 60.8±8.2 42.8±5.1 242.6±24.1 104.1±13.8术后 59.6±8.0 41.6±4.7 237.4±20.6 101.9±12.9

表2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情况(±s)

表2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情况(±s)

胃切除术后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组别 肛门排气(h) 排便时间(h) 营养药物费用(元) 住院时间(d) 并发症发生率(例/%)对照组(n=20) 76.618.2 92.621.2 5820.6780.7 17.32.6 20.0(6/30)研究组(n=20) 50.917.6 67.914.2 4721.8712.6 12.94.1 10.0(3/30)t/χ2值 11.265 12.324 9.026 10.124 4.011 P值 0.000 0.000 0.002 0.001 0.02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对象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40例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患者,按照随机法将其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20例)使用TPN治疗,研究组20例)患者则使用早期肠内营养加肠外营养干预治疗,其中研究组男12例,女8例,年龄42~79岁,平均年龄(52.9±2.6)岁,贲门癌6例、胃体癌8例、胃底癌6例;对照组男11例,女9例,年龄41~77岁,平均年龄(51.9±2.3)岁,贲门癌7例、胃体癌9例、胃底癌4例;两组患者在年龄、疾病类型及性别等一般资料上无显著差异性(P>0.05),数据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入选的40例患者均在术中经鼻把胃管放置到空肠吻合口的远端(20 cm)部,并进行锁骨下的静脉穿刺术留置PICC[2]。

观察组使用早期肠内营养加肠外营养干预治疗:TEN治疗干预在手术结束24 h后进行,根据患者的实际耐受情况为其提供热量,每日为患者注入500 mL的肠内营养乳剂,500 mL分成10次注入,每次注入时间间隔2 h,每次注入量均为50 mL,剂量逐渐递增,最大值控制在2000 mL/d。术后第7天即可将胃管拔出引导患者逐渐食用流质的食物,同时每天继续在营养管内滴入500 mL的肠内营养乳剂[2]。术后10 d观察其检查结果,各项指标均恢复至正常即可将营养管拔除,最后进行常规的饮食护理;对照组使用TPN治疗:术后为患者常规静脉滴注氨基酸、葡萄糖、血浆、水乐维他及蛋白等营养物质,术后第7天将患者的胃管拔出,改用流质食物[3]。

1.3 观察指标:对比观察患者术前和术后体质量、前白蛋白、血红蛋白和白蛋白等营养指标,同时比较两组患者运用不同方法干预治疗后的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情况。并计算出患者的营养药物总费用。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α=0.05作为数据的检验标准,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的营养指标: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在术前体质量、前白蛋白、白蛋白和血红蛋白等营养指标上无明显差异(P>0.05);接受手术治疗后,对照组取得的各项营养指标均明显低于研究组(P<0.05),见表1。

2.2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情况:对照组在肛门排气、住院时间及排便时间取得的结果均显著高于研究组,数据比较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研究组在营养药物费用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取得的结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 论

胃癌患者的情况较为特殊,患者长期处在消耗的状态,多数患者在进行手术治疗前均存在营养不良的情况,而进行手术治疗后,手术创伤导致机体处于高代谢或者应激的状态,同时患者切除胃部后,消化道的生理功能随即消失,需要患者长期禁食,这一过程使患者的营养不良程度明显加重。

有关医学研究报道指出,营养不良的患者发生感染及肺功能障碍等并发症的概率较高于营养指标正常的患者。上述研究得到的结论均指出,营养支持对肿瘤患者的术后恢复、预后效果及生活质量水平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4]。

TPN是临床常见的营养干预手段,临床应用较为广泛,通过胃肠外途径为患者提供必要的糖类、水分、蛋白质、微量元素、脂肪及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但如果患者长期使用TPN干预可能会引发通透性升高、肠道免疫防御功能障碍、肠黏膜萎缩及肠道细菌异常移位等不良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效果。胃癌患者使用TEN进行干预的效果较为理想,它具有的优点有:①有助于维护患者的胃肠道功能,避免发生功能紊乱现象;②并发症相对较少,可长期使用。

本次研究得到的结果显示:术后研究组患者的营养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排便时间明显缩短,数据均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在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取得的结果均显著高于研究组,数据比较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研究组在营养药物费用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取得的结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由此可见,胃癌全胃切除术患者使用早期肠内与肠外营养结合的方法进行干预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同时对缩短住院时间、缓解患者经济压力及减少术后并发症等方面均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临床推广价值高。

猜你喜欢
白蛋白排气胃癌
碘-125粒子调控微小RNA-193b-5p抑制胃癌的增殖和侵袭
喜舒复白蛋白肽饮品助力大健康
青年胃癌的临床特征
缺血修饰白蛋白对微血管心绞痛的鉴别诊断价值研究
缺血修饰白蛋白和肌红蛋白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价值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早期胃癌诊疗中的应用
胃癌组织中LKB1和VEGF-C的表达及其意义
白蛋白不可滥用
堀场制作所的新型排气流量计
堀场制作所的新型排气流量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