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PPH术与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疗效分析

2018-07-16 08:30王定前黄国学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18期
关键词:痔上痔核吻合器

王定前 黄国学

(厦门市第二医院肛肠外科,福建 厦门 361021)

在肛肠疾病当中,常见的疾病之一即为混合痔[1]。混合痔是指痔跨齿状线上下部位,表面同时被直肠黏膜和肛管皮肤覆盖;由于工作性质或不良生活、饮食习惯造成的,如久坐、久站、久蹲、憋便、酗酒、过量进食辛辣刺激、油腻食品等。使得肛门低垂部位血液淤滞、血管团扩张、结缔组织增生而导致混合痔的形成。该疾病不仅在肛肠类疾病中占85.5%,发病率也高达75%。若混合痔环绕肛管一周,则被称为环状混合痔[2]。临床表现为大便时出血或伴随痔核[3]脱出,初期痔核较小且柔软呈鲜红色或青紫色,不易随大便脱出肛门外,排便时出血呈点滴状或喷射状,血色鲜红,不与粪便混合,且间歇性发作;中期痔核较大,排便时易脱出肛门外,便后出血比初期时少;后期痔核更大,质地较硬微带灰白色,动作过大时极易脱出肛门外,且排便时出血量较少或不再出血。

环状混合痔初期反复发作大量出血的话会导致患者出现缺铁性贫血,后期容易出现痔核嵌顿[4]、大量血栓形成、感染以及黏膜坏死等现象,危害人体健康。临床多采用外剥内扎术、分段切除结扎术、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TST)及近年正在临床验证阶段的STARR术进行治疗,手术的目的是彻底治愈环状痔疮疾病的同时尽可能帮助患者减轻术后痛苦、缩短术后愈合时间,并最大程度的减少肛门区解剖结构及功能、外形的破坏。本文当中,对本院2015年~2017年收治的环状混合痔患者展开手术研究,寻求适宜的手术治疗方案,见正文描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选取在我院治疗环状混合痔患者(共收集200例),所选时间属于2015年1月13日至2017年3月13日期间,所有患者均符合肛肠科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将这20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这2组,100例为一组。

观察组——男、女性患者占比各为54、46例;年龄范围上限值:76岁,下限值28岁,年龄平均值(49.49±10.32)岁;病程为4~20年,平均病程为(11.36±4.58)年。对照组——男性患者有52例,女性患者48例;最大年龄为75岁,最小年龄为26岁,平均年龄为(48.39±9.78)岁;患者病程最长为18年,最短为3年,平均病程为(10.84±5.86)年。对比2组环状混合痔患者的各项资料数据差别较小(P值>0.05),由于其对比性不强,则2组可以实施比对研究。

1.2 方法:2组环状混合痔患者在手术前均需进行清洁灌肠。

采用外剥内扎术的对照组患者:给予本组环状混合痔患者静脉全麻或腰硬联合麻醉,在充分扩肛之后保留3条以上的肛管皮桥(宽度为1~2 cm)、黏膜桥(宽度在0.5 cm以上)。保留在痔核自然凹陷的地方,并均匀分布好后在痔核顶端用丝线做贯穿结扎,再在环状痔上做2~4个梭形切口,分离痔核,使之分离到齿线上方约0.5 cm处,钳住基底部后,使用丝线做内痔结扎同时剪去痔组织。手术内扎过程注意保证患者的痔核下端分离和结扎顶点连线不在一个平面上。

实施改良PPH术的观察组环状混合痔患者:手术过程采用静脉全麻或腰硬联合麻醉的方法,成功麻醉后取截石位,扩张肛管,观察痔核的大小、分布以及是否有脱肛现象;然后将扩肛器置入并固定,观察患者的齿线线位置。根据患者痔核的分布和肛门脱垂[5]的实际情况,设计不同的荷包(2/3~3/4周荷包)缝合的位置,注意保留1~2 cm宽度的正常黏膜桥,在置入肛门镜后,在距离齿状线3 cm左右的位置进行荷包缝合,严格控制缝合的深度在黏膜下层,并保证缝合的完整和紧密性。吻合器张开到最大限度,涂抹石蜡,置入直肠腔,确认吻合头放置的位置超过了荷包缝合圈后收紧荷包线打结。引出结扎线向外用力牵引结扎线时,同一时间将吻合器顺时针旋紧,一直旋转到红色指针到近底。压迫30 s后,打开保险松开吻合器完成击发,局部肛缘赘皮可适度追加外痔梭形切除。

1.3 观察指标:观察2组环状混合痔患者的手术效果,如患者术后出血量、尿潴留、肛缘水肿、肛门狭窄及肛门失禁等不良反应的情况。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等手术数据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2组环状混合痔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等数据均数,并用t值检验;用“%”的形式,表示2组环状混合痔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并用卡方值检验,在用SPSS20.0软件核对后,当2组环状混合痔患者的各指标数据有差别时,用P<0.05表示。

2 结 果

2.1 2组对比手术指标:观察组环状混合痔患者的手术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2组数据存在高度的对比性,P值<0.05。见表1。

表1 对比2组环状混合痔患者的手术各项指标(±s)

表1 对比2组环状混合痔患者的手术各项指标(±s)

注:△优于对照组,P值<0.05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恢复时间(d)术后出血量(mL)观察组 100 13.38±4.85 6.53±2.18 7.38±1.37对照组 100 39.87±5.06 12.48±2.75 13.97±1.84

2.2 比较2组的不良反应:观察组环状混合痔患者的不良反应共出现7例,少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24例,P<0.05。见表2。

表2 2组环状混合痔患者的不良反应比较(n)

3 讨 论

混合痔为人类最常见疾病之一,只要预防得当就可降低发病率或减轻症状。但若护理不得当,在出现混合痔后依旧保持不良生活、饮食习惯则导致病情加重,出现脱肛情况。临床对这种重度混合痔现象多采用传统的外剥内扎术进行治疗,但多因为痔严重脱出肛门外或合并感染,肛门内的血管周围结缔组织[6]多而复杂,且痔核大且位置较深,手术处理不当极易导致患者肛缘水肿、尿潴留及肛门狭窄等并发症。PPH微创痔疮手术又称为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在保留肛垫的同时将部分内痔和痔上黏膜、黏膜下组织切除,阻断痔的末端血供,将滑脱的直肠黏膜及其支持组织悬吊,恢复到最佳解剖状态从而达到治疗效果。

现临床为了提高手术疗效,减轻患者痛苦,对改良PPH术进行了研究。现我院关于改良PPH术与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疗效展开了对比分析,根据试验比对可以看出改良后的PPH术在治疗环状混合痔上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的手术时间,提高患者的恢复速度;相较于使用外剥内扎术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24%),改良PPH术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7%),差异显著,P值<0.05。

总而言之,改良PPH手术时间短、恢复快,可有效减轻患者的手术痛苦,降低肛门失禁、尿潴留等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应用于临床治疗环状混合痔手术中。

猜你喜欢
痔上痔核吻合器
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治疗重度内痔的临床作用比较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与传统痔疮切除术治疗痔疮的临床对比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优势与劣势再认识
保留皮肤痔核切除加原位肛管皮肤重建手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效果观察
探索吻合器行业标准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痔疮在孕期发作可以做手术切除吗
痔上黏膜多点结扎治疗脱垂性痔病肛垫下移的疗效分析
胸腔镜肺切除术后吻合器周围组织包裹的CT研究
∧形皮瓣痔核剥离注射肛垫固定术治疗环状混合痔60例临床观察
一公斤槐米治好了我的痔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