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超声检查与临床价值研究

2018-07-16 08:30陈立军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18期
关键词:颈动脉硬化斑块

罗 欢 陈立军

(吉林省珲春市人民医院超声科,吉林 珲春 133300)

在临床上,脑梗死是严重威胁人们健康以及生命的一种疾病,且该病症的诱发因素相对较多,造成缺血性脑梗死发病的原因则主要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据已有临床研究表明,脑梗死的发病与低回声软斑块存在一定联系[1]。随着医疗科技的飞速发展,临床超声检查技术也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以及广泛应用,且在临床诊断血管系统疾病方面,超声技术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在临床上,检查颈动脉疾病的一项重要技术,即为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其特点在于简便、快捷[2]。因此本文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超声检查与临床价值进行了研究与分析,现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90例为观察组对象进行研究,同期选择健康体检者90例为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男48例,女42例,年龄为45~76岁,平均年龄为(60.12±3.18)岁。观察组男50例,女40例,年龄为46~78岁,平均年龄为(61.23±4.27)岁。 两组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备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

1.2 方法:两组均行颈动脉粥样硬化超声检查。采用GE LOGIQ-7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设定探头频率为7~12 MHz。检查前指导患者采取仰卧位,肩部垫枕,后仰颈部,充分暴露并放松颈部。从前方、侧方进行横切面、纵切面检查,对颈总动脉远端、中段、近端直至分叉处进行扫描,扫描完颈内动脉之后,旋转探头90°,横切扫描动脉,左右两侧君按相同顺序扫描。

1.3 观察指标:比较分析两组颈动脉斑块性质、颈动脉内膜-肿膜厚度(IMT)以及动脉斑块发生部位。判断依据:IMT≤1.0 mm,则颈动脉内膜、中膜、外膜正常,结构清晰;IMT>1.0 mm,分叉处IMT>1.2 mm,则表明IMT增厚;IMT>1.5 mm则表颈动脉斑块形成。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22.0进行数据处理。卡方检验计数资料,t值检验计量资料,组间差异经P值判定,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颈动脉IMT对比:观察组左右两侧IMT与对照组相比显著较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颈动脉IMT对比(±s,mm)

表1 两组颈动脉IMT对比(±s,mm)

组别 例数 左侧IMT 右侧IMT观察组 90 1.53±0.24 1.50±0.18对照组 90 0.42±0.07 0.51±0.06 t值 25.8894 30.4244 P值 0.000 0.000

2.2 两组斑块检出率及发生部位对比:观察组粥样斑块检出率为91.11%(82/90),显著高对照组20.0%(18/90),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发生颈动脉斑块部位多处于颈总动脉分叉处,且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据有关临床研究显示,脑梗死的发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存在显著相关性,而早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标志即为颈动脉内膜-中膜增厚[3]。在管腔应力以及脂质增大的情况下,颈动脉斑块突入管腔,就会导致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破裂,此时血小板就会被暴露的胶原和脂质激活,而此时凝血机制能被启动进而引发血栓,或发生其他严重情况,如斑块脱落、溃疡以及出血等。所以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行早期诊断,对于防治脑梗死具重要作用。在临床上,诊断颈动脉的技术相对较多,如MRI诊断、多层面螺旋CT血管成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等[4]。而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粥样硬化,其优点在于操作简便、无创、经济实惠等,且能将血管狭窄程度以及斑块的形成清晰的显示出来。同时还能颈动脉血流动力学情况进行观察,因此逐渐成为了常规检查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首选方法[5]。

本文的研究中,观察组粥样斑块检出率为91.11%(82/90),显著高对照组20.0%(18/90),且P<0.05;观察组左右两侧IMT与对照组相比显著较高,P<0.05;两组发生颈动脉斑块部位多处于颈总动脉分叉处,且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因此可以看出,脑梗死患者采用颈动脉粥样硬化超声检查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和意义。

综上所述,脑梗死发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存在紧密联系,而针对脑梗死患者实施颈动脉粥样硬化超声检查,则能为患者疾病的诊治、预防等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因此值得应用于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颈动脉硬化斑块
山东:2025年底硬化路铺到每个自然村
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狭窄及其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
颈动脉的斑块逆转看“软硬”
一篇文章了解颈动脉斑块
双源CT对心脏周围脂肪组织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基于深度学习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识别
超声评价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支架贴壁不良的价值
microRNA-146a与冠心病患者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
LN17模具钢预硬化热处理正交试验
4类人别轻易按摩颈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