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外术后患者胃肠减压不适症状的护理干预

2018-07-16 08:31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18期
关键词:胃管优良率胃肠

王 丹

(大连市中心医院EICU,辽宁 大连 116033)

胃肠减压是经患者鼻腔插管,对胃肠内的积液或积气引流外排,减轻患者的胃肠区域压力,多用于肠梗阻、胰腺炎等腹部疾病的术后护理中,可促进患者恢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1]。我科近年来针对胃肠减压不适症状开展综合护理,取得确切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以我院普外科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280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140例患者,其中男81例,女59例;年龄为22~79岁,平均(48.4±3.7)岁;手术类型:腹部手术42例,阑尾炎39例,上消化道出血27例,胰腺炎24例,其他8例。观察组140例患者,其中男79例,女61例;年龄为26~75岁,平均(47.6±4.3)岁;手术类型:腹部手术45例,阑尾炎40例,上消化道出血26例,胰腺炎25例,其他4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手术类型均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综合护理:①排痰困难护理:患者术后留置胃管,咳嗽会受限制,再加上肺部黏液黏稠,导致排痰困难。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正确排痰方法,并对患者胸骨上窝的主气管进行适当压迫,帮助患者顺利排痰。②口干护理:胃肠减压过程中,因液体引流导致消化道排空,患者容易出现口渴口干现象。护理人员可指导患者涂抹润唇膏,以及给予患者行口腔护理,以改善口干症状。③恶心呕吐护理:因胃肠减压过程中引流不畅,导致胃内容物、血块黏附在食管壁上,患者容易出现恶心呕吐症状。对恶心呕吐患者可采用氯化钠(0.9%)溶液对胃管进行冲洗,保持引流畅通,以缓解患者的恶心呕吐不适。④咽喉不适护理:在胃肠减压治疗过程中时,因插管导致患者咽部产生异物感,且胃管会随患者吞咽运动,导致患者产生咽喉不适。因此,术后要对胃管进行妥善固定,以免胃管移动,以减轻咽喉刺激,保持咽喉清洁,减少咽喉不适。⑤睡眠不佳护理:患者胃肠减压过程中因不适症状会导致睡眠质量受到影响。护理人员应嘱患者白天可通过听音乐、看书等方式转移注意力,减少睡眠时间,规律作息,并保持环境的安静舒适,以提高失眠质量。⑥心理护理:由于患者对胃肠减压认识不足,容易产生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进而影响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护理人员应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积极对患者开展心理疏导,向患者详细讲解胃肠减压治疗的重要性、必要性、可能产生的不适及注意事项,提高患者的认识,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治疗与护理依从性。

1.3 观察指标:①以SAS量表对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情绪进行评价,得分越高则焦虑情况越严重。以SDS对患者护理前后抑郁情绪进行评价,得分越高则抑郁情况越严重[2-3];②护理优良率:以我科自制量表对护理质量进行评价,量表共包括护理方式、护理态度及护理技能等项目,满分100,由患者、医师、护理人员共同评价。以得分85以上为优,以得分75~85为良,以得分60~75为中,以得分不足60为差。优良率为优、良所占比例总和。③以我院自制问卷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问卷满分100,以得分85以上为十分满意,以得分60~85为比较满意,以得分不足60为不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将数据结果录入SPSS22.0数据库处理,以χ2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百分比形式表示,以t检验计量资料,以±s形式表示,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SAS、SDS评分变化:观察组患者护理前SAS评分(63.19±4.07)分,SDS评分为(64.07±4.32)分,对照组护理前SAS评分(63.27±4.51)分,SDS评分为(64.32±4.69)分;观察组护理后SAS评分(43.66±3.68)分,SDS评分为(41.14±4.03)分,对照组护理后SAS评分(53.33±4.21)分,SDS评分为(52.61±3.85)分。两组患者护理后的SAS及SDS评分均得到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2.2 护理质量优良率:观察组护理质量优良率为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14%(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质量优良率比较[n(%)]

2.3 护理满意度:观察组140例患者中,十分满意87例,比较满意45例,不满意8例,护理满意度为94.29%。对照组140例患者中,十分满意60例,比较满意48例,不满意32例,护理满意度为77.14%。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3 讨 论

胃肠减压为普外科术后常用护理方法,对于提高手术效果,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价值。因胃肠减压是通过负压吸附把胃管插进患者的胃部,排出胃内气体与液体,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容易产生不适。研究显示[4],在胃肠减压过程中开展科学有效的护理对于缓解患者不适,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具有重要意义。

综合护理为近年来新兴的护理模式,遵循“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与护理需求,为患者提供全面性、针对性、系统性的护理干预,以满足患者生理、心理、社会功能的需要[5]。本研究对观察组患者开展综合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SAS及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质量优良率及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证明与传统护理模式相比,对胃肠减压患者开展综合护理效果更为确切。

总之,对普外科术后胃肠减压患者开展综合护理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不适,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促进患者预后,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猜你喜欢
胃管优良率胃肠
完全胃肠外营养治疗胃肠外科患者临床效果
豆粕:美豆产区干旱威胁仍未解除,大豆优良率持续偏低
重症昏迷患者可视喉镜在胃管插管中的临床应用
不同胃管固定法对急诊昏迷患者非计划拔管的影响
极低出生体重儿胃管喂养后采用空气冲管的临床效果
胃肠超声造影对胃十二指肠占位性病变的诊断研究
外固定架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前行胃肠减压的影响
胃肠病糊上就好
急性中毒患者胃管置入方法的探讨